- 年份
- 2024(2083)
- 2023(3267)
- 2022(2444)
- 2021(2438)
- 2020(2153)
- 2019(4889)
- 2018(4940)
- 2017(9837)
- 2016(5148)
- 2015(5936)
- 2014(5893)
- 2013(5814)
- 2012(5081)
- 2011(4520)
- 2010(4789)
- 2009(4466)
- 2008(4492)
- 2007(4012)
- 2006(3503)
- 2005(3276)
- 学科
- 业(16618)
- 济(15262)
- 经济(15235)
- 管理(13682)
- 企(12091)
- 企业(12091)
- 险(10791)
- 保险(10700)
- 中国(7823)
- 方法(6877)
- 银(6289)
- 银行(6288)
- 行(5921)
- 制(5858)
- 数学(5832)
- 数学方法(5757)
- 财(4993)
- 融(4929)
- 金融(4928)
- 农(4905)
- 理论(4719)
- 各种(4441)
- 类型(4366)
- 种类(4333)
- 各种类型(4331)
- 业经(4030)
- 保险业(3778)
- 贸(3661)
- 贸易(3657)
- 务(3647)
- 机构
- 学院(68570)
- 大学(67291)
- 管理(27311)
- 济(25850)
- 经济(25132)
- 理学(22196)
- 理学院(22009)
- 管理学(21651)
- 管理学院(21537)
- 中国(20082)
- 研究(18945)
- 财(15443)
- 京(14083)
- 财经(11671)
- 江(10969)
- 经(10579)
- 科学(10369)
- 中心(9901)
- 北京(9301)
- 所(8999)
- 州(8938)
- 财经大学(8813)
- 农(8469)
- 融(8302)
- 金融(8145)
- 公司(8006)
- 业大(7981)
- 研究所(7846)
- 经济学(7802)
- 范(7715)
- 基金
- 项目(41151)
- 研究(31993)
- 科学(31749)
- 基金(28668)
- 家(24098)
- 国家(23873)
- 科学基金(20863)
- 社会(19380)
- 社会科(18199)
- 社会科学(18190)
- 省(16286)
- 教育(15180)
- 基金项目(14802)
- 编号(14228)
- 划(13496)
- 自然(13248)
- 自然科(12970)
- 自然科学(12967)
- 自然科学基金(12732)
- 资助(12531)
- 成果(11682)
- 课题(9726)
- 重点(9002)
- 部(8919)
- 创(8879)
- 项目编号(8767)
- 性(8589)
- 创新(8272)
- 年(8196)
- 制(8131)
共检索到11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再谈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与王尧同志商榷○张淑珍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并未有一致的看法。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保险合同应该是不要式合同。这一观点已在《保险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尧
本刊今年第1期原文发表了张淑珍同志所撰写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文,现又收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尧同志所撰写的文章,以此文来争鸣,这是很好的,可以把学术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保险法》。 此文有价值,值得认真一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交纳保险费不是人身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与蔡广国同志商榷○李兆良《保险研究》1997年第7期刊登了蔡广国同志撰写的《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一文(下称《蔡》文),读后觉得文中有一些观点不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再研究和探讨,以利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卫东
也谈保险合同形式及其生效的法律问题——兼与李兆良、蔡广国两同志商榷○周卫东编者按:本刊连续发表了一些争鸣文章,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为保险理论和保险法理的完善奉献了一点力量。周卫东写的这篇文章,能够按照保险法第3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保险合同是否必须按法定形式或手续订立,也即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所谓要式合同,是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为不要式合同,即法律不要求必须以某种形式订立,当事人可以任意采取何种形式都为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我曾在1994年第6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一文。由于文章的短浅,言犹未尽。也许正为此而引起了商榷。感谢刘尧同志的质疑,他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不仅让我更深切地认识到德育享用功能之客观存在,而且更体会到充分发挥德育之享用功能的教育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馨
本文对《论商业保险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比较》提出商榷 ,认为保险合同是属于民事合同的一个分支 ,从属于民事合同 ,理由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符合一般法理上的“主体说”,“目的说”,“选择说”,保险合同属于“私法”范畴。
关键词:
保险合同 民事合同 公法 私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彦岭
《保险研究》1995年第2期载李守军文章《我国应建立政策性的企业债券保险制度》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可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债券的顺利发行,预防债券投资风险,保证个别发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倒闭破产而无法按期偿还本息时,由国家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予以赔付。笔者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的思路无视企业债券的特点,同时也违背了保险原则,在政策上是一种误导。笔者仅就其主要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李守军同志商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鄂川 偶见 杨茂华
《保险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了游源芬同志撰写的《对“保险利益”认识的再探讨》(文中简称《游文》)一文,引起了保险理论界的关注,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与游源芬同志商榷的文章,为了使理论日趋完善。现摘编部分观点刊登,供同仁们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华春辉
本文从合同和民事合同的概念、我国民事合同的概念及原则、我国《合同法》中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和《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保险法》 商业保险合同 民事合同 民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风 张丽勤 黄亚杰
药品加成率是考核医院药品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规定,医院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分别按15%、16%、30%加成。在实际工作中,各医院所反映的药品加成率与规定比率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院药品的购进由单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宣海林 赵有强 李春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大佑
也谈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兼与王德利同志商榷贵州财经学院贸经系邮编:550003徐大佑《价格月刊》1996年第3期发表了王德利同志《论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它着重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具有一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