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9)
2023(10019)
2022(8397)
2021(7578)
2020(6065)
2019(14052)
2018(13635)
2017(26382)
2016(14376)
2015(15769)
2014(15790)
2013(15955)
2012(15411)
2011(14040)
2010(14274)
2009(13114)
2008(12979)
2007(11771)
2006(10710)
2005(10125)
作者
(45139)
(37698)
(37483)
(35673)
(24320)
(18318)
(16812)
(14663)
(14550)
(13635)
(13239)
(12653)
(12555)
(12435)
(12307)
(11749)
(11139)
(11061)
(10967)
(10879)
(9620)
(9606)
(9310)
(8752)
(8605)
(8596)
(8535)
(8352)
(7947)
(7611)
学科
(69194)
经济(69131)
(36959)
管理(35128)
(27237)
企业(27237)
方法(24019)
地方(22054)
中国(21803)
数学(20684)
数学方法(20480)
(18991)
(15416)
业经(15329)
(13815)
农业(13544)
地方经济(13017)
(12489)
贸易(12475)
(12265)
金融(12265)
(12179)
银行(12138)
(12122)
(11939)
(11818)
(11423)
环境(10168)
技术(9855)
(9354)
机构
学院(208706)
大学(207744)
(88629)
经济(86807)
研究(83942)
管理(72283)
中国(63148)
理学(60804)
理学院(59982)
管理学(58804)
管理学院(58438)
科学(53226)
(46457)
(45309)
(43889)
研究所(41030)
(40653)
中心(36634)
农业(34593)
(33817)
业大(33282)
财经(31130)
(30512)
北京(29959)
(28845)
师范(28420)
(28312)
(28069)
经济学(27737)
(27203)
基金
项目(136120)
科学(105924)
基金(97352)
研究(95213)
(88126)
国家(87374)
科学基金(72226)
社会(60378)
社会科(57281)
社会科学(57266)
(54332)
基金项目(50253)
自然(47057)
(46260)
自然科(45960)
自然科学(45944)
自然科学基金(45151)
教育(42607)
资助(40900)
编号(36203)
(35858)
重点(32041)
成果(30092)
(29344)
发展(28178)
(27998)
(27729)
课题(27551)
计划(26565)
创新(26301)
期刊
(105860)
经济(105860)
研究(67228)
中国(49751)
(41171)
学报(39234)
科学(35026)
(30131)
管理(29606)
大学(28634)
农业(28198)
学学(27133)
教育(23921)
(23450)
金融(23450)
经济研究(17996)
业经(17653)
技术(17210)
财经(15760)
(15424)
问题(14000)
(13698)
(11085)
世界(10692)
(10283)
技术经济(10279)
国际(10222)
业大(10188)
科技(10147)
商业(9757)
共检索到337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在提高中国增长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基础上,进一步估算中印两国要素资本和要素投入,重新比较了中印两国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印度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远大于中国,其增长质量优于中国,且在不断改善中,在产业结构和层次上也优于中国。中国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2001年之后中国增长质量进一步恶化,因而中国增长可持续性堪忧,经济转型是必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靖宇  马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王玺  古明明  
中国和印度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不同增长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决定了印度和中国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高增长来自高投资、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贡献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推动,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带来的服务业出口以及国内消费的拉动。当前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深化改革的抉择,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中国模式虽然获得了发展的奇迹,但是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当前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印度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业发展推动增长的模式相比增长潜力相对不足,但是基于索洛余值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反映这点,通过对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的改进并对中印两国发展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燕娟  邓岩  
种子贸易对中巴农业及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指标,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贸易的互补性、竞争性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种子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的特征,且贸易的互补性显著大于竞争性,仍然存在较大发展潜力。中国与巴基斯坦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种子贸易并拓展产业合作领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留法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霆  
参考韩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利用产业高级化指标评价产业结构,对中国和印度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预测未来两国的产业升级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印度的产业结构状况优于中国,具有为其经济增长贡献的更大潜力;中国拥有更大的产业升级动力,将在未来缩小与印度的差距;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诸多相似问题,可通过广泛合作和共同研究来寻找解决之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占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稳定快速发展。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较快发展势头能不能保持下去,发展潜力与发展规模怎样,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国内外都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作初步分析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目  赵先信  钟凯峰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杨目赵先信钟凯峰●中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首次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建国以来,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导致的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向农  
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空间积聚的趋势。基于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对西安旅游产业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讨论了波特产业集群理论在西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适应性,并提出促进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丽丽  杨刚强  江洪  
本文在建立干中学理论模型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制衡关系基础上,通过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区域金融发展速度进行经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收敛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中国经济增长差异每降低1%,其金融发展差异缩小8.79%。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充分发挥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更要注意过快的金融发展所产生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刘鹏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的转换,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率(TFP)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约在3.6%左右。TFP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外源性效率提高的因素在下降,技术进步和内源性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在要素投入方面,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内在因素。如果能够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在2008—2020年间仍然可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埃特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如何通过在总体规划当中的可持续性设计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今年我受湖北省的邀请,为武汉做了一个宜居城市地区总体计划的设计。这个宜居城市地区的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预计它的城市居民达到10万人,而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