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9)
2023(11529)
2022(9988)
2021(9845)
2020(7934)
2019(18915)
2018(18961)
2017(34828)
2016(19963)
2015(22704)
2014(23056)
2013(22131)
2012(20533)
2011(18501)
2010(18656)
2009(16648)
2008(16107)
2007(14191)
2006(12504)
2005(11260)
作者
(55557)
(45782)
(45522)
(43590)
(29303)
(22058)
(20801)
(18179)
(17816)
(16501)
(15880)
(15303)
(14509)
(14431)
(14230)
(13966)
(13872)
(13669)
(13195)
(13036)
(11642)
(11446)
(10920)
(10562)
(10324)
(10249)
(10149)
(10092)
(9223)
(9051)
学科
(71880)
经济(71792)
管理(50869)
(47066)
(40306)
企业(40306)
方法(33777)
数学(28149)
数学方法(27775)
教育(23842)
中国(23835)
(21617)
理论(18458)
(18214)
(17203)
业经(15929)
地方(13645)
(13233)
(12690)
技术(12172)
农业(12028)
(11723)
贸易(11716)
(11326)
环境(10688)
(10560)
教学(10559)
财务(10501)
财务管理(10484)
(10204)
机构
大学(282710)
学院(274110)
管理(105414)
(99755)
经济(97087)
研究(93960)
理学(91323)
理学院(90199)
管理学(88522)
管理学院(87997)
中国(62683)
(62474)
科学(58622)
(47067)
(46865)
师范(46555)
(45798)
研究所(43051)
(40741)
中心(40725)
北京(40530)
(39694)
业大(39034)
教育(38525)
师范大学(38274)
财经(36933)
(33831)
(33566)
(33064)
技术(32176)
基金
项目(185208)
科学(145837)
研究(142623)
基金(130557)
(112350)
国家(111256)
科学基金(94789)
社会(85829)
社会科(80839)
社会科学(80817)
(73005)
教育(72178)
基金项目(69161)
(63366)
编号(61279)
自然(60636)
自然科(59139)
自然科学(59124)
自然科学基金(58040)
资助(53479)
成果(52778)
课题(44452)
重点(42307)
(42150)
(39603)
(38468)
项目编号(37975)
教育部(36802)
(36343)
大学(35825)
期刊
(110910)
经济(110910)
研究(90800)
教育(63198)
中国(59383)
学报(43102)
科学(38964)
管理(37237)
(35326)
(33516)
大学(33266)
学学(29393)
技术(26887)
农业(25106)
图书(18738)
(18284)
金融(18284)
财经(18071)
业经(16650)
经济研究(16507)
(15358)
职业(14987)
问题(14023)
理论(13648)
(12976)
论坛(12976)
科技(12776)
(12658)
书馆(12656)
图书馆(12656)
共检索到40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生  
本文在吴国平博士对拙作平议的启发下,重新检讨了自己对我国教育理论现实状况认识转变的过程。主要是从“大教育现象”的质疑中引出对教育学科分化的关注;从教育分支学科现象中引出教育学“姓教”自律;从教育学名实之辩中引出“教育理论”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区分;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再分析中促成对我国教育理论现状的再认识。本文主要是出于对教育学学术信誉的关注而为教育学正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平  
当下教育学研究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方面,教育学研究的传统几近消失,前辈教育学人治教育学的学统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既有的各种教育学说又面临着对教育现实失语的尴尬。本文尝试从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入手对陈桂生教育学研究思想进行梳理,以了解陈桂生以事实为研究对象,以概念构筑认识基础,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方法,并感受陈桂生先生平实的治学态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吴家莹教育学体系"的标示特征吴家莹在《新教育学的建构——创新教育知识的经验》中将具体的实践经验研究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的层面,慨然提出了"新教育学"的概念。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从十九世纪后半期起,原属于哲学领域的知识,纷纷离开哲学,各自独树一帜,成为独立的科学或学科。教育也勉强成了一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宝存  马忠虎  
本文分析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探讨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尝试构建了一个包括研究生教育存在论、研究生教育本质论和研究生教育实践论三部分内容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并对研究生教育科研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覃丽君  谭菲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以工程教育学为学科基础,遵循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逻辑,其实质是技术与人文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交融。在实践中,跨学科的逻辑表征在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缘起、目标与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认为,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是美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我国可借鉴相关的做法,通过深化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理念、组建跨学科培养组织等方式创新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岩峰  汤苏宁  
教育工作者具有担负起教师教育学科开拓创新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问题是我国师资队伍优化的重要课题,从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出发,派生出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教师研修、教师资格等范畴,再由这些范畴和众多的概念构成系统结构,最终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教育学学科体系。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科,它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鲁洁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是引领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发展方向的知名学者。在几十年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中,她围绕"人的教育"来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学,形成了极具创新性的教育学理论。她的教育学理论的特色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人为中心来建构教育学;建基于德育理论的教育学理论;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出发构筑教育学理论;在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中建构教育学理论;从教育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建构教育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从自己读研究生期间的经历出发,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生活即研究。介绍了自己将平时的听课、读文和砺学都当作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机会与资源,提出听课要听出自己研究的问题,读文献要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砺学要砺出自己研究的优势,进而使学位论文的写作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蕴涵着依次递进的三重意涵:一是独立思考,二是对某(些)问题的创见,三是对某(些)问题创见的系统论证。分析了当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呈现出的思想贫困现象,阐述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路径,即坚守为己之学,习得论文结构;学会学术提问,孕育新颖观点;增强自省意识,倾心论文修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世  
教育理论的建构无法割舍与教育实践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学理论品性的基本特征是人本性。科学主义情结有害于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故而应当以"教育学的科学性"的说法,取代"教育学是一门科学"的陈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在老一辈教育学人中,陈桂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其研究别具一格,值得探讨。他主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文献选编,长期执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选读课,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力作。这些成果表明,陈桂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切关注;(2)普遍渗透了自觉的历史意识;(3)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4)旨在凸显教育主题。这些特点使其研究有别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在此意义上,陈桂生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兴国  
陈桂生先生所著《孔子授业研究》以孔子授业为研究对象,把《论语》看作是有关孔子教育实践的记录,即通过语言来显现的教育实践(授业)。为把握孔子如何授业这一问题,《孔子授业研究》主要是从语境而不是从语义出发,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孔子授业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对象上,《孔子授业研究》将孔子授业行为而不是孔子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取向上,"历史"的研究与"哲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力图把孔子的授业行动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以回归我国教育文化的源头。在研究方法上,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相互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天祥  
文章首先对科学方法论作阐释 ;然后用科学方法论探究《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 ,包括该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中介概念、中心概念、后继概念、过渡性概念、逻辑终点 ,并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最后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作具体分析、论证 ,说明确定逻辑起点是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