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7)
2023(5166)
2022(3690)
2021(3234)
2020(2387)
2019(5248)
2018(5236)
2017(9903)
2016(5280)
2015(5968)
2014(6317)
2013(5781)
2012(4971)
2011(4445)
2010(4421)
2009(4183)
2008(4272)
2007(3861)
2006(3609)
2005(3613)
作者
(14620)
(12325)
(12186)
(11596)
(7907)
(5752)
(5687)
(4794)
(4649)
(4268)
(4117)
(4037)
(3951)
(3950)
(3813)
(3771)
(3612)
(3586)
(3560)
(3555)
(3118)
(3080)
(2951)
(2779)
(2776)
(2724)
(2713)
(2704)
(2478)
(2425)
学科
(24605)
经济(24582)
(16144)
贸易(16136)
(15648)
(14200)
管理(12973)
(11282)
企业(11282)
中国(8615)
方法(8061)
(7873)
业经(7021)
地方(6218)
数学(6049)
数学方法(6007)
关系(5793)
(5757)
(5261)
出口(5259)
出口贸易(5259)
(4857)
农业(4836)
产业(4470)
理论(4454)
(4383)
发展(4355)
(4347)
国际(4303)
(4097)
机构
学院(78854)
大学(77719)
(37128)
经济(36533)
研究(27365)
管理(26583)
理学(22675)
理学院(22446)
管理学(22017)
管理学院(21898)
中国(19812)
(15819)
(15151)
科学(14849)
(13381)
(12327)
财经(12283)
经济学(12252)
研究所(12036)
中心(11599)
(11412)
经济学院(11170)
(11153)
(11114)
(10866)
师范(10788)
(10133)
(9759)
业大(9734)
北京(9708)
基金
项目(48637)
科学(38176)
研究(37660)
基金(35053)
(30078)
国家(29829)
科学基金(25197)
社会(25062)
社会科(23822)
社会科学(23818)
(18673)
基金项目(18004)
教育(16714)
编号(15650)
(15115)
自然(14374)
自然科(14058)
自然科学(14056)
自然科学基金(13806)
资助(13580)
成果(12853)
(11557)
重点(11256)
(10840)
国家社会(10762)
课题(10740)
(9907)
发展(9832)
(9818)
(9698)
期刊
(42631)
经济(42631)
研究(26043)
中国(14095)
(11723)
管理(11572)
(11296)
(11004)
学报(10918)
国际(10158)
科学(9534)
大学(8852)
教育(8601)
学学(8273)
经济研究(8152)
农业(8136)
业经(7648)
问题(7633)
(7101)
金融(7101)
财经(6115)
技术(6017)
(5825)
贸易(5825)
世界(5451)
(5411)
商业(5028)
国际贸易(4949)
(4561)
经贸(4176)
共检索到122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力平  
《国际经贸探索》 2000年第 2期发表了《再论“外贸民营化”》一文,该文作者认为外贸民营化是外贸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则在进一步界定民营内涵的基础上,反驳了外贸民营化的观点,重申国有专业外贸公司改革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根据各公司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创业;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实行登记制,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松华  
作者的论文《第四浪潮 :外贸民营化》由本刊1998年第1期发表后 ,在经贸论坛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和学术争论。本文对“外贸民营化”这一理论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更加深刻地说明了国营外贸公司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不仅反驳了那种将“民营”和“国有”对立起来的论点 ,而且系统地探讨了外贸行业的多种民营模式 ,提出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本文对本刊 2000年第 2期发表的《再论“外贸民营化”》一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民营化”是一个不规范的用语;“民营化”的实质就是私有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不能以“民营化”作为改革的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本文就本刊1998年第1期发表的《第四浪潮:外贸民营化———广东外贸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一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营为主体的原则。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政府赖以运用的重要物质力量,也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靠和基础。没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国家要抵御市场的波动和外来金融、贸易风浪的冲击是不可能的。本文还就维护外贸领域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力平  
《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1期刊登了胡松华《第四浪潮:外贸民营化》的文章(以下简称《胡文》),本文认为《胡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有部分观点不妥,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讨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松华  
本文提出目前广东外贸体制改革是要“实行外贸民营化”。文章还提出民营化的途径是“对国有外贸企业,不论大小和所属部门,在进行清产核资之后,一律向社会出售;债务严重的企业经债务重组后,进行拍卖;对无法出售、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破产清算。”文章还说,“就外贸民营而言,它本身包含了现代自由贸易体制的基本内容,即政府对国际贸易一般不进行干预,削减进出口贸易中的障碍和歧视,允许资本充分地自由流动,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文章分析广东实行外贸民营化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实行民营化的具体步骤等。现将原文发表,目的是供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国臣  吕振艳  
民营化构成了转型经济最重要的变革之一,目前围绕转型经济民营化问题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本文针对国内民营化研究倚重经济学视角的局限性和不足,从管理学特别是组织和战略管理视角对民营化与企业治理结构、资源、能力以及内外部制度环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本文明确了管理学视角下民营化研究的理论前提和边界,阐明了民营化的管理和组织复杂性,最后为未来民营化组织和管理研究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璐  
部分民营化作为世界性的国企改制路径,被诸多理论研究表明是多方改革目标相互平衡的结果。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这种改革被赋予额外的使命;其实际改制效果,为大量研究证实具有积极效应,但是此类改革效果总体上弱于完全民营化。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民营化没有彻底割断企业同政府的关系,以及剩余国有股份在公司治理中的消极表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红  章建石  
近年来,民办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理论界也对形形色色的民办学校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然而这难以掩盖当前对民办教育背后的基本问题缺乏关注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办教育的无序。本文在对近年来教育民营化的概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教育民营化的内涵作出了一定的概括,并从多个角度审视了教育民营化的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剧锦文  
城市公用事业是由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行业组成,主要包括城市自来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管道燃气、供热、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以及园林绿化等。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三十六条"),针对城市公用事业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从实践的角度看,在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才开始重视对这一领域实行以民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若森  
本文结合国外既有相关研究,重点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外部推力、内生机制、最优均衡模型以及超产权论与最优经济转轨路径等五大方面,对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指出,就中国经济转轨及中国经济重构的绩效而言,国有企业民营化其实只是一个相对表面的初始变量,如何基于市场竞争结构与相关制度供求的变化而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整合于企业治理优化的控制系统中,才是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小梅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竞争性行业民营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对于以自然垄断产业为主的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却相对滞后。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应该有较大的突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文标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现状从当前中国373家主流商业银行来看,95%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控股,5家国有大型银行自不必说。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属民营企业控股。在144家城商行和212家农商行中,仅在江浙一带有14家小型民营银行。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民营银行在主流商业银行体系中仅占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