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2)
2023(9106)
2022(8300)
2021(7943)
2020(6750)
2019(15763)
2018(15725)
2017(30339)
2016(16893)
2015(19183)
2014(19322)
2013(18929)
2012(17204)
2011(15512)
2010(15381)
2009(13967)
2008(13459)
2007(11688)
2006(10141)
2005(8761)
作者
(48206)
(39538)
(39530)
(37488)
(25337)
(19086)
(17873)
(15716)
(15199)
(14234)
(13785)
(13237)
(12599)
(12571)
(12256)
(12062)
(11884)
(11776)
(11303)
(11167)
(9847)
(9828)
(9544)
(9091)
(8899)
(8846)
(8812)
(8766)
(7895)
(7817)
学科
(63953)
经济(63880)
管理(48527)
(44806)
(38509)
企业(38509)
方法(31127)
数学(26240)
数学方法(25934)
中国(16495)
(16167)
(15839)
(15403)
业经(14519)
理论(13701)
地方(12928)
(11598)
教育(11322)
技术(11111)
(10863)
贸易(10858)
农业(10811)
(10772)
(10503)
环境(10091)
(10046)
财务(9982)
财务管理(9964)
企业财务(9443)
(9145)
机构
学院(239686)
大学(239538)
管理(96064)
(87334)
经济(85250)
理学(83570)
理学院(82640)
管理学(81202)
管理学院(80778)
研究(75231)
中国(53442)
(51266)
科学(48682)
(40025)
(37583)
业大(35373)
(34758)
研究所(34442)
(33871)
(33853)
师范(33598)
中心(33250)
财经(32838)
北京(32375)
(29733)
(28597)
技术(27483)
农业(27131)
师范大学(27104)
(27062)
基金
项目(164748)
科学(128874)
研究(123623)
基金(117469)
(101251)
国家(100343)
科学基金(86311)
社会(74550)
社会科(70440)
社会科学(70421)
(65412)
基金项目(63233)
教育(58126)
自然(56674)
自然科(55310)
自然科学(55300)
(54960)
自然科学基金(54284)
编号(52502)
资助(48353)
成果(42965)
重点(36589)
课题(36258)
(35980)
(34377)
(34197)
项目编号(32445)
创新(31658)
科研(31217)
教育部(31036)
期刊
(95320)
经济(95320)
研究(70694)
中国(41736)
学报(38614)
科学(34908)
教育(34338)
管理(34157)
(31214)
(29583)
大学(29059)
学学(26937)
技术(22370)
农业(22200)
财经(16450)
(16296)
金融(16296)
图书(15712)
业经(15401)
经济研究(14043)
(13853)
理论(12838)
问题(12714)
实践(12077)
(12077)
科技(11938)
技术经济(11337)
情报(11085)
现代(10977)
(10900)
共检索到33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志军  
院校研究的重要特征是过程性,院校研究的意义在于过程之中,过程在院校研究中居于关键地位。院校研究过程的特殊之处在于,院校研究的过程与问题的质疑与发现、分析与判断、反思与解决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正是院校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过程。院校研究的过程是随着院校发展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是求真、尽善、立美过程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基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属性和功能的新发展,可以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院校分为学术类、专业类和职业类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大学和学院两个层次,即授学术性学位的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授专业性学位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学院,授职业性学位的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按上述分类框架调整国内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实施上述分类框架的关键在于公共资源分配法制化,建立有效的区域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打通学生升学、转学的壁垒,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凯  戴军  
文章针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与开发费用问题,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该问题的新特点,并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国家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标准进行了探讨———对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在重要性原则的指导下,采取更为宽泛的满足一定条件的资产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屈玉霞  张曙光  
过程性评价具有评价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性等特点。实施过程性评价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确定评价的标准和内容,综合采用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交流式评价等评价方式。改革实验表明,过程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全面发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发展教学智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旭  
价值转形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社会生产发展演化的价值转形条件生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分析,蕴含其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历史分期。按照马克思对这一进程的历史分期,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经历了由商品按照个别价值(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交换向按不完全市场价值交换、按市场价值交换和按生产价格交换的历史转化过程。这一历史转化进程所涉及的市场价值、资本及其构成以及生产方式演化等范畴,构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不同的中介,借由这些具有历史规定的中介范畴,马克思完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的分析。因此,科学地把握价值转形理论,必须回到社会经济系统及各要素的生成历史,回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中所遵循的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相统一的方法,才能真正地理解价值转形为什么是一个自洽的科学的论断,进而消除各种纷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包小忠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错误货币金融政策的悲剧性产物,是日本社会的制度过程,特别是企业融资制度扭曲的一种必然结果,这是根本性的内部因素,尽管这些内部因素本身确实是受到许多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静波  
什么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这是研究这门学科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目前对这个问题大致有4种看法:1.认为资本在国际间的运动规律是研究对象;2.队为货币在国际间的运动规律是研究对象;3.认为以上两者都是研究对象;4.把两者统一起来作为研究对象。这4种看法各有道理,不能三言两语加以肯定或否定,而应当把国际金融活动作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出带本质性的核心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科学史学"的影响,以追求客观、实证的目标为己任,较少关注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新变化,更少关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批判,导致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弱化,鲜见关于教育史研究问题的争论。教育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史研究应当:一、加强与史学理论的结合,更新教育史研究理念,开展教育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二、克服单一的"叙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加强叙述史研究与"主题史研究"的结合,增强教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三、重视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因素",主动介入和参与现实的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功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文化研究是顾明远先生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文化的理论是顾明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顾明远教授文化观的若干辨析》一文的基础上,对顾明远先生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理论特色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与探讨,进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顾明远先生文化研究的核心是指向教育现代化;"物质观"、"运动观"和"相对观"构成了其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则是顾明远文化论的主要理论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推进院校研究,学校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识到院校研究与学校领导者的关系,犹如"汽车表盘"与"驾驶员"的关系。院校研究者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识实践具有紧迫性、动态性、模糊性、总体性等特点,从而把握实践研究的规律性;处理好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关系,认识到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互为补充,应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处理好中立性与服务性的关系,坚守自己的职责,以强烈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做好院校研究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田  
美育是美学方面内容的多元综合教育,只有把握住美育这一结构整体的本体事实,诉诸综合分析方法,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出美育的本质。而肢解美育整体、只执一个方面的美育本质论,则陷入了本体论和方法论误区,无法找到真正的美育本质之所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寿波  
本文在"大物流论"五个主要理论"物的流动论"、"综合物流论"、"大物流科技论"、"大物流工程论"和"大物流产业论"基础上,新提出了"物流要素论"和"物流性质论"。物流要素论认为,无论自然界、社会界和经济界的物流都是由物质、流动、主体、地域和时间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MFORT理论,五要素中物质是核心要素。物流性质论提出物流有固有和非固有两种性质。物流固有性质反映物流基本要素的本质特征,是物流具有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物流非固有性质反映物流非基本要素的非本质特征,可以依据物流运作主体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物流固有性质有五个:物质性、流动性、主体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物流非固有性质也有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当前,伴随企业改制和资本重组的热潮,资本经营也成了一种经济时尚。但在理论上,关于资本经营的说法不一,甚至认为资产经营就是资本经营。与此同时,把资本经营的作用夸大到无限的程度,似乎只要资本经营,企业改制就可以成功,企业就可以搞活。为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简·维瑟  刘音  
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习,延伸并深化学习的意义。有意识的学习只是学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几乎都发生在正规学习环境之外。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经常发生在我们通常认为不是学习环境的情景中,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本文着重探讨一些在正式学习之外值得我们关注的学习,以期使人们看到学习全景的广阔性和综合性,以及学习模式的多样性。今天的学习者处在一个丰富而多样、不断且剧烈变化的学习全景图中。传统的学习定义已经不能反映这种复杂性、丰富性和美感了。作者认为对正式学习的过分关注会使一个更完整、全面和综合的学习概念变得模糊。在目前对学习定义缺乏的背景下,作者提出了另一种对学习定义的方法,即"不定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跃龙  
本文分别在对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和企业权威的考察认为 ,科斯关于组织费用与交易费用的比较而导致企业产生的逻辑是不存在的 ;分别在对市场扩张和企业规模的分析认为 ,企业与市场的规模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是互为依存的 ,但市场与企业的规模也不是相互决定的 ,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依赖路径。同时 ,在对企业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分析认为 ,二者具有主从依存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