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7)
- 2023(4727)
- 2022(4059)
- 2021(4258)
- 2020(3424)
- 2019(8044)
- 2018(8129)
- 2017(13948)
- 2016(9195)
- 2015(10743)
- 2014(11243)
- 2013(10409)
- 2012(10101)
- 2011(9362)
- 2010(10053)
- 2009(9309)
- 2008(9801)
- 2007(9365)
- 2006(8827)
- 2005(8554)
- 学科
- 济(26496)
- 经济(26446)
- 管理(22228)
- 教育(20511)
- 业(20345)
- 企(17364)
- 企业(17364)
- 中国(15522)
- 理论(10847)
- 学(10457)
- 农(8974)
- 财(8962)
- 方法(8928)
- 制(8165)
- 教学(7846)
- 数学(6403)
- 业经(6124)
- 数学方法(6079)
- 发(5811)
- 银(5745)
- 银行(5731)
- 策(5519)
- 农业(5508)
- 行(5444)
- 体(5423)
- 和(5285)
- 务(5076)
- 发展(5075)
- 财务(5045)
- 地方(5042)
- 机构
- 大学(136422)
- 学院(129440)
- 研究(49441)
- 济(40674)
- 经济(39263)
- 管理(37675)
- 中国(33157)
- 教育(32563)
- 京(32071)
- 范(30735)
- 师范(30594)
- 理学(30222)
- 科学(29681)
- 理学院(29669)
- 管理学(28724)
- 管理学院(28437)
- 所(26470)
- 师范大学(24942)
- 财(24182)
- 江(23977)
- 研究所(23274)
- 北京(22158)
- 中心(21362)
- 州(19277)
- 农(18407)
- 技术(18120)
- 财经(17816)
- 院(16777)
- 职业(16600)
- 经(15711)
- 基金
- 项目(67580)
- 研究(58371)
- 科学(53094)
- 基金(43544)
- 家(36775)
- 教育(36234)
- 国家(36138)
- 社会(32241)
- 社会科(29931)
- 社会科学(29920)
- 科学基金(29019)
- 成果(28589)
- 省(27449)
- 编号(27436)
- 划(25536)
- 课题(23317)
- 基金项目(20957)
- 年(20021)
- 资助(19029)
- 重点(17038)
- 部(17015)
- 性(16889)
- 自然(16629)
- 项目编号(16600)
- 规划(16513)
- 自然科(16228)
- 自然科学(16225)
- 自然科学基金(15909)
- 教育部(15293)
- 发(15238)
共检索到23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本文就当前藏区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分析了教学语言选择对藏族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当前教学语言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一部分的教育所应考虑的基本条件和学校教学语言选择的依据,以对藏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法论依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波
藏汉双语教育是藏族学校教育最明显的特色,藏汉双语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必须根植于浓郁的双语教育文化。双语教育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之中。藏族学校双语教育文化建设是落实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
藏族 双语教育 双语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岗措
具有藏民族文化符号意蕴的"锅庄"舞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开发和传承这种舞蹈,将其纳入高等院校的美育教育中,既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活力,同时使他们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众参与之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
藏族 “锅庄”舞 特色 美学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焕 丁玲辉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优秀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教育传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对于西藏学校来说,教育者应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承内容,拓展传承的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和文化作品等方式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
关键词:
藏族传统文化 教育传承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涯 巴登尼玛
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社会、宗教场所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婚礼作为嘉绒藏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透过其中宗教活动的分析才能获得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显著价值,才有可能在其本土文化基础上构建更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
嘉绒藏族 婚俗 宗教 教育功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红艳 周金山
民主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要而根本的元素。民主理念含义丰富、分歧众多,其主要共识为: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合一、精英民主与多元民主的有机融合、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相互协调。借鉴阿玛蒂亚·森的概念,民主对于学校教育的贡献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建构性的,民主理念对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在阶级的教育被改造为大众的教育;其二是工具性的,民主改变学校中权力、信息、知识供给等系列的要素配置方式,使得学校决策更为合理、资源分配更有效率。民主运用于学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自身存在选票逻辑和街头逻辑等不稳定因素;民主固有的平等主义与学校能力本位的精英主义存在冲突、大众权威与教师专业主义存在冲突;民主程序运用于未成年人的受限性。学校教育应避免民主程序的滥用。
关键词:
民主理念 学校教育 参与民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新中国建立以来,藏族教育事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藏区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将从藏文化的背景、藏区社会现状以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几个方面,对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馨茹 祁进玉
地方性知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道德教育具有密切关联,但在实践中两者关联性存在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地方性相关知识的支撑,二是地方性知识传承缺乏德育课程开发路径。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Z藏族中学为田野观察点,在教育人类学视域下,通过观察和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学校德育和地方性知识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地方性知识所蕴含的道德教育知识深入挖掘并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中,为两者的融合呈现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融合进行了策略性思考和讨论。研究发现,唯有以深度挖掘地方性知识中的道德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才能基于地方性视角帮助学生逐步认知道德思想,筛选地方性知识作为道德教育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观念,最终回到地方性知识生产和践行的原生"场域",达到践行道德品质的目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吴炎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已开展多年,目前在办学规模、装备配备和师资队伍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设备使用率低、师资问题严峻、薄弱学校仍然薄弱、学校建设趋向统一等问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只有解决师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的标准,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走特色标准化之路,才能创建更多的优质学校,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捌马阿末 巴登尼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甘孜州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牧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前教育办学形式的区域适应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师资专业化程度较低、课程适宜性仍待提高等。分析上述问题的根源,应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系、建立平民化的实用型学前教育机构、力求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和本土化、开发适宜于区域内学前儿童需要的课程及活动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教育既传承和创新着文化,本身又具有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丰富而成的。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的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内涵、主体的文化内涵、制度的文化内涵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等。提升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需要教育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由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改革办学评估标准和方法,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池野正晴 钟启泉
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对话教育 对话与讲授 两极构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沫 李俊
综合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定位。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既面临一般问题,也存在特殊困难。根据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在统筹力量给予支持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之间、保持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之间、不同学段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之间、立足本土培养师资与引进人才之间、维持民族地区学生相对独立升学路径与拓宽学生成才通道之间,存在一些持续张力和"两难",是综合改革应当着力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不失时机地推动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革,采取有效政策工具,稳妥解决这些"两难"问题,使各族学生共享教育公平。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综合改革 甘肃省 甘南 藏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尧坤 刘翔平
一、社会技能研究兴起的背景 社会技能的培养是7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及教育学兴起的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不良而展开的新兴研究。虽然心理社会发展和社会化等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对象,但有关社会技能培训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略,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的一种研究偏见造成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才让措
为探讨藏族学生汉语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799名牧区藏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语听、说、读、写及语词思维(语词推理、语词联想)能力进行测验的结果表明:(1)通过测验藏族中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预测其汉语水平;(2)藏族中小学生的汉语水平表现出由低向高、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发展的趋势;(3)汉语水平的发展与语词推理、语词联想之间相关显著,表明藏族中小学生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
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 汉语能力 青海藏族中小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