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2)
2023(9761)
2022(8305)
2021(7419)
2020(6423)
2019(14510)
2018(14511)
2017(29463)
2016(15589)
2015(17420)
2014(17736)
2013(17931)
2012(17131)
2011(15785)
2010(16415)
2009(16142)
2008(15802)
2007(14676)
2006(13720)
2005(13093)
作者
(46095)
(38622)
(38257)
(36903)
(24551)
(18181)
(17434)
(14667)
(14556)
(13917)
(13499)
(12747)
(12667)
(12600)
(12286)
(11974)
(11326)
(11278)
(11118)
(10629)
(10238)
(9329)
(9325)
(8896)
(8846)
(8728)
(8575)
(8342)
(7734)
(7462)
学科
(89323)
经济(89225)
管理(51165)
(45299)
(37066)
企业(37066)
方法(30246)
数学(26419)
数学方法(26256)
中国(23291)
(22231)
(21072)
地方(19674)
(18846)
业经(17284)
(15845)
(15167)
(14672)
银行(14654)
(14074)
(13849)
金融(13846)
地方经济(13737)
(13455)
贸易(13444)
(13041)
(12269)
财务(12243)
财务管理(12211)
农业(12082)
机构
大学(247814)
学院(245221)
(118990)
经济(116781)
管理(89338)
研究(86647)
理学(74953)
理学院(74144)
管理学(73229)
管理学院(72753)
中国(67800)
(60252)
(51689)
财经(46367)
科学(45880)
(43477)
(41740)
经济学(39568)
(38349)
研究所(38192)
中心(37390)
经济学院(35287)
财经大学(34065)
北京(33460)
(31727)
(31272)
师范(31035)
(30374)
(29917)
业大(28011)
基金
项目(142364)
科学(113213)
研究(108565)
基金(105415)
(89440)
国家(88728)
科学基金(75973)
社会(73624)
社会科(69956)
社会科学(69939)
基金项目(54272)
(53376)
教育(49495)
(44420)
自然(44253)
资助(43901)
自然科(43139)
自然科学(43128)
编号(42635)
自然科学基金(42413)
成果(37435)
(33750)
重点(32317)
(32202)
(31868)
国家社会(31422)
课题(30554)
教育部(29876)
(29056)
人文(28925)
期刊
(146063)
经济(146063)
研究(88207)
中国(48498)
(47859)
管理(37102)
学报(32119)
科学(30752)
(29593)
(28684)
金融(28684)
财经(26076)
大学(25882)
经济研究(24801)
学学(24416)
(22622)
教育(22479)
技术(20710)
业经(20403)
问题(19761)
农业(18814)
(16210)
技术经济(14313)
国际(13841)
统计(12416)
理论(12354)
世界(12246)
经济问题(12174)
商业(11885)
现代(11757)
共检索到395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与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相比,我国存在工业比重过高而第 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结构偏差。它表明生产结构不适应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一般需 求结构,经济增长受到需求增长的制约。因此,只有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通过结构 调整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才能将经济的短期回升与中、长期稳定增长结合起来。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左  
不当的GDP导向、财税收支、规制与垄断等问题导致GDP支出结构偏差,进而导致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偏差与GDP支出结构偏差相互强化,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思路应着力打破这些核心的体制机制瓶颈,选好切入点,特别要注重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偏差的体制机制设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关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经济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俄罗斯经济仍是一种恢复性增长,经济发展仍很脆弱。本文从制度、产业结构、外债负担、外资流入和国内资本流出、支柱产业增长前景以及专业人才大量外流等方面论述了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对其经济发展的前景作出了预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为研究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效率等环境变量对财政预决算偏差的影响,本文构建三个理论假设并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符合预期。研究表明:上述各要素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稳定关系;地区经济增长对预决算偏差的影响最为显著,呈现正向扩大效应;地方政府效率与预决算偏差的长期关系更加稳定,且对预决算偏差具负向冲击力;财政预决算偏差中,支出偏离度与收入偏离度的关系微弱,弹性系数较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缩小预决算偏差,我国应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降低GDP指标权重,重视提升地方政府效率,推进建设规范有序的现代财政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贯春  刘媛媛  张军  
传统文献通常假定所有经济体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抑或是将地理位置和人均收入作为分样本的先验划分依据。然而,这一假定是否恰当并未引起足够关注。在有限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地区真实GDP条件分布的相似性将不同地区的增长路径内生聚类为多种模式,并探究了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增长源泉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省级经济体的增长路径存在异质性,可以利用3组别有限混合模型进行刻画。同时,人力资本和政府支出有助于理解不同省级经济体的异质性增长模式,而地理位置和人均收入亦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更为重要的是,约1/3省份的增长路径存在模式转换,且表现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区经济增长的分解结果发现,尽管资本积累在不同增长模式中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全要素生产率是导致不同模式存在差异化增长率的根本原因。特别地,忽略增长路径异质性将高估物质资本的贡献率约8.2%,并低估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约7.7%。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新立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告别了短缺经济,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实质上,许多需求不足现象是结构上的问题即供给水平低造成的。因此,打破需求制约,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转变;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相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分利联盟是指在市场约束力量不足以规范其经济行为之前,通过经济寻租、政府寻租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寻求收入再分配的群体。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分利联盟不断生成和发展,它们的寻租活动妨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改变了社会的激励机制,引起政府决策效率下降和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将对中国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构成"软制约",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并应通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租金消散机制等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GD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长短期能源弹性系数说明,从长期来看,能源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必须注意能源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制定中长期规划来引导经济结构和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杨先明  
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正日益凸显,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规避资源制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罗默(2003)和索伦森与惠特—雅各布森(2012)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3种自然资源水、土地和能源纳入模型考虑,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现阶段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很显著:由于能源、水和土地不能与劳动力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资源约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率每年比没有资源约束的情况要降低5.25%。因此,在丧失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可行途径就是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本轮经济调整历时长幅度深,经济下行的压力大,凸显"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需要分清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阶段性及结构性因素,辨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及中长期趋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以反周期扩张性政策应对国内外经济紧缩,以市场化改革破除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阶段因素制约,促进我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裕国  
改革以来, 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逐步成为导向经济增长的主动因。通货紧缩形成的根子在微观生产单位的低效益,直接原因是消费需求疲软。消费需求制约或导向经济增长的进程与通货紧缩形成过程相互交织, 产生了正面与负面的叠加效应: 既有利于深化市场取向改革, 又增大了摆脱通货紧缩的困难。必须重视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及变动的研究, 确立城乡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天山  
一、改革前后农产品供给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制约及其变化如果仅为分析方便用,只作一个大概的分类,社会对商品性农产品的需求可分为二类:Ⅰ.基本需求,主要包括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必需的食物消费需求与人口自然增加所产生的新增需求,以及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要求改善食物结构所产生的需求;Ⅱ.发展性需求,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与扩张对原料的需求量,农业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食物消费需求,以及出口换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池元吉  
在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负增长后 ,1 999年度日本经济可能实现正增长 ,但要想真正步入复苏和增长的轨道 ,还面临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日本现在正面临继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制度创新的形势 ,由于动力不足 ,阻力过大 ,2 1世纪将是日本国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的世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越仁  鲁向东  
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研究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应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现有金融结构的特征和合理性,提出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调整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