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9)
2023(14066)
2022(12244)
2021(11467)
2020(10122)
2019(23280)
2018(23075)
2017(44830)
2016(23858)
2015(26719)
2014(26143)
2013(25812)
2012(23858)
2011(21410)
2010(21472)
2009(20112)
2008(19905)
2007(17999)
2006(15355)
2005(13545)
作者
(66050)
(55465)
(55422)
(52854)
(35549)
(26798)
(25273)
(21589)
(20971)
(19920)
(18936)
(18613)
(17607)
(17495)
(17318)
(17059)
(16652)
(16361)
(16047)
(16039)
(13703)
(13523)
(13428)
(12886)
(12516)
(12458)
(12373)
(12156)
(11165)
(10996)
学科
(101358)
经济(101250)
管理(75494)
(74597)
(64543)
企业(64543)
方法(51322)
数学(44681)
数学方法(44153)
(27892)
(25171)
中国(24783)
业经(21623)
技术(20183)
(19401)
(19380)
(18379)
(18341)
贸易(18330)
财务(18321)
财务管理(18278)
(17770)
理论(17763)
地方(17708)
企业财务(17422)
农业(16646)
(15955)
银行(15921)
(15378)
金融(15372)
机构
大学(342528)
学院(339369)
(141280)
经济(138590)
管理(137603)
理学(119228)
理学院(118049)
管理学(116050)
管理学院(115401)
研究(104942)
中国(81207)
(70054)
(66923)
科学(61949)
财经(53694)
(51356)
(50899)
(50772)
中心(50323)
(48696)
业大(47361)
研究所(45883)
(43657)
经济学(43565)
北京(43501)
师范(43255)
(40539)
财经大学(39912)
农业(39590)
经济学院(39346)
基金
项目(225387)
科学(180484)
基金(166845)
研究(165060)
(143702)
国家(142511)
科学基金(124992)
社会(106986)
社会科(101609)
社会科学(101581)
基金项目(88320)
(88214)
自然(81224)
自然科(79505)
自然科学(79484)
教育(78374)
自然科学基金(78134)
(73812)
资助(67978)
编号(66029)
成果(53523)
(51138)
(51136)
重点(50182)
创新(47049)
(46737)
课题(45163)
教育部(44969)
国家社会(44378)
人文(43789)
期刊
(150284)
经济(150284)
研究(98343)
中国(64603)
(55063)
管理(52642)
学报(50028)
科学(47109)
(44358)
大学(39215)
教育(37630)
学学(36602)
技术(31824)
(31610)
金融(31610)
农业(29173)
财经(28337)
业经(24523)
(24258)
经济研究(24092)
问题(20159)
技术经济(18560)
统计(17532)
(16788)
(16778)
(16615)
图书(16593)
商业(16109)
科技(16008)
(15986)
共检索到49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冬   程家明  
实证分析了经营者工作态度和经营者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比较了这两个因素对企业创新的相对重要程度 ;认为尽管经营者的“德”与“才”对企业创新而言都不可或缺 ,但是就中国企业现实情况看 ,经营者的“德”比经营者的“才”对企业创新更为关键 ;因此 ,在相关监督资源的分配上 ,应优先保证经营者在创新过程中对所有者利益给予充分的关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莫固华  袁九才  黄琳  曾志云  
文章认为, 国企改革, 就宏观而言, 现代企业制度是方向; 就中观而言, 以明晰产权为特征的国企三级管理模式是手段; 就微观而言, 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经营者。因而, 经营者问题, 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模型进行经济学推导与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问题, 要通过完善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关的激励机制和与外部环境有关的监督、约束、竞争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海丽  
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是最小化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也是对经营者行为制衡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具有治理作用,从决定经营者报酬水平和作为更换经营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两个维度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制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燕  
本文从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在对企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以后,说明了企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效用构成,并对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效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降低企业经理道德风险行为的理论思路与现实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树明  李兴绪  
本文以2001-2003年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其经营者的报酬情况。本文发现,经营者的年度报酬和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统计上的弱相关关系。同时公司的行业性和地区性对于经营者薪酬具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启亮  
根据两权分离的变异和人力资本的质态特征 ,笔者在本文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论 ,阐述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五大特点、四个职能和五个方面的内容 ,并分析了人力资本财务的分层结构 ,试图为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娜  
通过1999~2005年我国73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考察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控制权市场和公司业绩等因素对经营者变更的影响,以及经营者变更之后公司业绩的变化。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业绩下滑、董事会的独立性、公司控制权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了经营者的变更。短期来看,如果公司业绩下降,经营者变更是扭转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无论更换经营者还是公司控制权的改变都不是提高公司业绩的长效机制,只有通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才能够保持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丽萍  黄勤  
科技创新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国R&D投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现出互动关系:当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时,企业倾向于选择降低股权激励的比例,研发投入增量与股权激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从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来看,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同时,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股权激励的比例还未达到最优水平,为了提高股权激励的效果,企业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激励考核指标时,要考虑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承武  许芳  
长期以来,经济学对经营者绩效问题的研究,主要都是以企业绩效为基础的,忽视了对经营者行为的研究。文章从理论界的这点不足出发,从经营者行为和素质的角度完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蓉泉  
本文认为,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都普遍存在着行政干预、效率低下等问题,其根本症结也是共同的,即都囿于企业的“国有”身份而采取了一整套反市场化的封闭性政策体制。在高度重视政府特殊职能的发挥、政府对特殊国企的控制及不同类型国企与政府关系应有不同的前提下,对于国企与政府间的资产关系、国企内部的管理关系以及经营者的选用机制、分配机制、荣誉机制、培训机制、保障机制等,逐步地、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场化”机制,使国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尽可能摆脱行政干预而高效运作,不仅可能,也是国企二元化目标内在的要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保权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 ,通过建立两个模型来分析中国家族企业经营权传递中的两个问题 ,即选择家族成员还是选择外人 ,以及在选择外人的情况下任何对其实施有效的激励。在模型中我们引入一系列假设 ,然后证明了其合理性 ,并指出改善这个模型的关键是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郭桂玺  张宗益  
本文选取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研究经营者升迁的决定因素对公司绩效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长更多的关注政治激励,总经理更多的关心物质激励,当存在晋升机会时,政治激励、物质激励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年轻管理者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往往主观地被低估,任期、政治关联、学历同晋升机会、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上级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能力的判断时,应剔除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特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两权分离”,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代理问题,而经营者持股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激励方案。本文认为,经营者持股可以满足代理人的多种需要,从而激励代理人产生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经营者持股是代理人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激励契约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