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5)
2023(2318)
2022(1891)
2021(1696)
2020(1420)
2019(3196)
2018(3249)
2017(6493)
2016(3610)
2015(4023)
2014(4017)
2013(4020)
2012(3662)
2011(3342)
2010(3465)
2009(3529)
2008(3603)
2007(3505)
2006(3178)
2005(3058)
作者
(10233)
(8479)
(8219)
(8076)
(5447)
(3982)
(3764)
(3265)
(3176)
(3155)
(2988)
(2855)
(2821)
(2787)
(2726)
(2577)
(2551)
(2515)
(2359)
(2243)
(2192)
(2053)
(2047)
(1981)
(1953)
(1910)
(1821)
(1711)
(1701)
(1666)
学科
(16705)
经济(16684)
(12298)
管理(11493)
(9948)
企业(9948)
方法(7236)
中国(5965)
数学(5572)
数学方法(5532)
(5130)
(5054)
劳动(5036)
(4811)
理论(4349)
(4109)
业经(3914)
教育(3743)
农业(3689)
(3655)
(3161)
(3153)
财务(3152)
财务管理(3146)
(3020)
贸易(3017)
企业财务(3006)
(2937)
(2881)
(2723)
机构
大学(59058)
学院(57081)
(24374)
经济(23955)
管理(19755)
研究(17974)
理学(16516)
理学院(16322)
管理学(16076)
管理学院(15946)
中国(13805)
(13223)
(12272)
财经(10413)
科学(9708)
(9377)
师范(9344)
(9341)
(9193)
(9085)
经济学(8391)
研究所(7914)
北京(7852)
师范大学(7582)
财经大学(7582)
中心(7542)
经济学院(7500)
(7360)
(6291)
(6146)
基金
项目(31478)
科学(25214)
研究(25170)
基金(23423)
(19548)
国家(19342)
社会(17236)
科学基金(16681)
社会科(16267)
社会科学(16262)
教育(12240)
基金项目(11643)
(11477)
编号(10413)
(9824)
成果(9794)
资助(9653)
自然(9353)
自然科(9128)
自然科学(9127)
自然科学基金(8971)
(7618)
国家社会(7322)
课题(7259)
重点(7074)
教育部(7011)
(6920)
人文(6895)
项目编号(6626)
社科(6431)
期刊
(29674)
经济(29674)
研究(20988)
中国(13297)
(11831)
教育(9271)
学报(8683)
管理(7965)
科学(7459)
大学(6987)
财经(6975)
学学(6312)
(6039)
(5782)
(5441)
金融(5441)
经济研究(4619)
技术(4407)
业经(4298)
问题(4266)
图书(3893)
农业(3454)
(3392)
理论(3121)
书馆(3076)
图书馆(3076)
(3006)
技术经济(2925)
国际(2813)
实践(2751)
共检索到9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当前深化劳动与劳动价值论认识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有重点的分析。笔者认为 ,要使这种“深化认识”的讨论取得有效的进展 ,不仅要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而且关键要在认识和分析问题上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 ,包括处理好“完整、准确把握”与“深化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对待马克思批判过的理论和观点、对“划清界限”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并把握好从实际出发与理论和政策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炼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因具体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 ,与此同时 ,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连富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当代共产党人的时代课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新的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进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峰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是要否定和抛弃劳动价值论,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当前的讨论中须特别注意,不应混淆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以及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价值理论应能说明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和变动。扩大生产劳动的概念,劳动价值论对现实经济问题仍具有解释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商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不是由物化劳动创造的 ,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也是区别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标志。那种认为“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就不能成立 ;相对剩余价值无从得来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不能成立 ;按资分配失去理论根据”的说法 ,不仅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而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错误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卞彬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 ,在西方还是在我国 ,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上世纪 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 90年代初中期曾经出现了三次争论的高潮。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思想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为了有助于讨论的深入进行 ,揭示这种分歧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找出理论创新的方向。本文就当前经济理论界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动态和进展进行综述和简要评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定余  潘志强  
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就业、政府政策、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科学创造价值”、“技术创新价值”等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 ,指出知识价值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思运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坚持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 :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是深化认识的基础 ;在此前提下 ,深化认识应结合实际 ,指导实践 ,解决现实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灿  
当代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本文认为 ,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知识劳动运用于生产过程 ,作为高智力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概念已进一步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 ,大量的知识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以知识劳动为基础的企业中 ,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出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承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 ,就必须给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本合理定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企业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来自其他企业的活劳动,而且是本期的活劳动,这说明社会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讲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是完完全全的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既然是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一切商品和劳务都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所以按资分配虽重要,但资本决不能制造产品,创造价值,所以“分取”的数量有一个界限,超过界限就称为剥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