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8)
2023(6195)
2022(5073)
2021(4906)
2020(4271)
2019(9758)
2018(9871)
2017(18929)
2016(10331)
2015(11762)
2014(11819)
2013(11722)
2012(10509)
2011(9709)
2010(10297)
2009(9979)
2008(9699)
2007(8890)
2006(8020)
2005(7163)
作者
(31278)
(25954)
(25799)
(24540)
(16594)
(12533)
(11526)
(9996)
(9809)
(9440)
(9171)
(8913)
(8726)
(8568)
(8052)
(7981)
(7764)
(7715)
(7607)
(7598)
(6597)
(6430)
(6410)
(6019)
(5928)
(5876)
(5743)
(5723)
(5296)
(5107)
学科
(43809)
经济(43773)
管理(31115)
(25691)
方法(22146)
(22038)
企业(22038)
数学(18382)
数学方法(17858)
(11134)
理论(10809)
中国(10565)
(9816)
业经(9747)
(8112)
(7898)
(7800)
地方(7776)
农业(7572)
资源(7259)
环境(7072)
(6366)
贸易(6357)
(6197)
(6160)
(6129)
技术(6121)
(5946)
(5780)
教学(5772)
机构
学院(155828)
大学(154902)
管理(59444)
(55536)
经济(54057)
理学(50199)
研究(49636)
理学院(49616)
管理学(48343)
管理学院(48054)
中国(38608)
(33653)
科学(32819)
(26918)
(25530)
(24629)
(24031)
师范(23852)
研究所(23168)
(23161)
中心(23062)
北京(21719)
业大(21673)
财经(21277)
(20533)
师范大学(19123)
(19072)
农业(17961)
(17614)
技术(16785)
基金
项目(100043)
科学(77937)
研究(71815)
基金(71091)
(62616)
国家(62135)
科学基金(52882)
社会(44417)
社会科(42140)
社会科学(42121)
(39961)
基金项目(37114)
自然(35218)
自然科(34174)
自然科学(34160)
教育(34039)
(33527)
自然科学基金(33515)
资助(31164)
编号(29762)
成果(24180)
重点(22576)
(21513)
(21342)
课题(20948)
(19691)
科研(18778)
创新(18398)
计划(18070)
大学(18045)
期刊
(66393)
经济(66393)
研究(42902)
中国(32060)
学报(25425)
科学(23756)
管理(21979)
(21132)
(20841)
教育(19857)
大学(18817)
学学(17338)
技术(14754)
农业(14528)
(11551)
金融(11551)
业经(11175)
财经(11119)
图书(10688)
资源(9925)
(9620)
经济研究(9261)
统计(8983)
问题(8793)
(8542)
(8210)
(8168)
(7853)
书馆(7820)
图书馆(7820)
共检索到23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萍  
如何保持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促进民俗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实践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内容、重点 ,保护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顾韬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陕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探讨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宝明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善于开发、综合性开发,才能发挥其历史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莉珍  
陕北有着发展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目前陕北民俗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使其形成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必须注重开发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的民俗旅游活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伟,刘锋,刘家明  
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 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可以预见, 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宁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循序渐进的回族民俗风情专题旅游的立体开发网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汤利华  李芳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构建了北京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借助模糊变换方法,通过游客对古村落民俗资源模糊评价打分,对北京13个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其整体状况良好,但各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永丰  罗仕伟  王昕  
本文针对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复杂性、模糊性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专家知识、主观经验和游客感知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以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为例,为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思炎  
略论民俗旅游□陶思炎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可以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巴兆祥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我国各地参与旅游竞争的一种有效发展战略。本文阐述民俗旅游的对象和定义、构成民俗旅游的条件、民俗旅游的类型、旅游与民俗的关系,以期指导民俗旅游开发,为民俗旅游学的建立作一些基础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红  
天津是一座具有悠久传统习俗的城市 ,文化底蕴丰厚。本文通过分析天津民俗文化旅游景观的形成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探讨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提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 ,为天津旅游业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省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该省民俗旅游特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晓春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 ,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 ,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 ,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 ,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 ,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刘武安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对文化功能变迁理论的梳理,利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了旅游者与"表演者"互动空间,提出了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简要分析了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研究中出现研究路线分离的迹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旅游的梯级开发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涛  
我国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已成为影响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尽快改变以观光周游型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共识。人们在实践中也已经进行了种种有益的尝试。譬如,深圳“锦绣中华”和“民俗旅游文化村”的建立,各地有特色的节庆活动的推出,以及民族舞乐餐的出现,特色菜系的挖掘、开发,都标志着我国在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所做的实际努力。要弄清在今后一个时期里旅游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以便在明确的发展思路下实现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优势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