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93)
2022(1730)
2021(1604)
2020(1459)
2019(3221)
2018(3318)
2017(6627)
2016(3718)
2015(4287)
2014(4451)
2013(4509)
2012(4500)
2011(4304)
2010(4561)
2009(4403)
2008(4703)
2007(4607)
2006(4171)
2005(4013)
2004(3779)
作者
(12412)
(10211)
(9853)
(9607)
(6795)
(4985)
(4635)
(3917)
(3872)
(3764)
(3571)
(3520)
(3519)
(3471)
(3238)
(3213)
(3044)
(3001)
(2838)
(2792)
(2754)
(2504)
(2459)
(2438)
(2334)
(2297)
(2275)
(2178)
(2055)
(2049)
学科
(18641)
经济(18618)
(11770)
管理(11017)
(10853)
企业(10853)
方法(7067)
(5269)
中国(4975)
数学(4802)
(4768)
贸易(4766)
理论(4734)
数学方法(4733)
业经(4656)
(4649)
(4630)
(4259)
(3982)
(3845)
金融(3844)
(3698)
(3641)
银行(3635)
教育(3576)
(3494)
地方(3460)
(3283)
(3209)
(2690)
机构
大学(67321)
学院(64526)
(28128)
经济(27556)
研究(24688)
管理(22393)
中国(18238)
理学(18235)
理学院(17986)
管理学(17766)
管理学院(17616)
(14873)
(13948)
科学(13701)
(13495)
研究所(11939)
财经(10857)
(10605)
(10456)
师范(10390)
中心(10256)
北京(9947)
(9663)
经济学(8827)
(8724)
(8598)
师范大学(8481)
(8317)
财经大学(7830)
经济学院(7817)
基金
项目(34574)
研究(26988)
科学(26929)
基金(24579)
(21133)
国家(20946)
科学基金(17304)
社会(16929)
社会科(16013)
社会科学(16009)
(12588)
教育(12520)
基金项目(12210)
(11037)
编号(10946)
成果(10942)
资助(10765)
自然(10024)
自然科(9793)
自然科学(9792)
自然科学基金(9630)
(8224)
课题(8138)
重点(8001)
(7563)
(7306)
教育部(7097)
国家社会(6946)
项目编号(6878)
中国(6864)
期刊
(35239)
经济(35239)
研究(24441)
中国(12565)
(11243)
学报(10301)
教育(9671)
管理(9615)
科学(8786)
大学(7907)
(7740)
学学(7093)
(6986)
金融(6986)
财经(6873)
(6017)
经济研究(5332)
(5233)
问题(5109)
农业(5023)
国际(5011)
技术(4866)
图书(4617)
业经(4490)
世界(4371)
理论(3620)
(3569)
论坛(3569)
书馆(3453)
图书馆(3453)
共检索到10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周琛影  
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的一大进步。但有人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并列起来作为贸易的基础,并且认为比较优势已经过时,竞争优势才揭示了贸易根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于这种完全割裂二者的看法,本文提出不同的见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杨伟  王胜  
全球化下要素内涵与外延拓展,贸易优势的来源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贸易优势的内涵,而且拓展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梳理并拓展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认知,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国际竞争力体现的竞争优势是在满足相同消费者效用下产品相对价格的比较。从贸易优势来源和表现的角度剖析二者的一致性,贸易优势源于产品优势,根源于要素数量优化与质量升级。利用相对效用价格比原则构建一致关系的分析框架,实现了供给侧的成本优势和需求侧的质量优势的有机结合。借助双重异质性模型同时考察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产品相对价格和贸易优势的影响,验证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一致性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揭筱纹  任勤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主要由投入物总量增加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增加投入型增长”,即外延或数量扩张型增长;一是主要由单位投入物产出的增加而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提高效益型增长”,即内涵或质量效益型增长。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贸易应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翼名峰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指的是,在没有市场扭曲的条件下,贸易两国在闭关自守时本国产品价格比率与外国产品价格比率之间的关系,当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比率较低时,这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该国另一种产品一定没有比较优势,贸易伙伴国的情形正好相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当前,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也与货物贸易不同。本文从服务的特征、职能和活动类型等方面出发,讨论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探讨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起过有效作用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后,由其阶段性特征决定,需要寻求新的动力更强的发展引擎。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理论指导需要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在实践中需要摈弃单纯追求出口数量而不注重出口效益的出口导向战略,改变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比较优势的外向结构,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产业链环节的科技含量,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点也相应转向获取国际创新要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翔舟  
在各级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活动中 ,存在较严重的风险与成本 ,不能明晰或正确操作与区域经济管理密切联系的概念及载体是原因之一。政府关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竞争力必须有一个明晰的界定 ,这样 ,才能使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有明确的标准 ,从而降低因盲目运行所带来的风险与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润堂  张华  
本文从现代市场观念和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捷径,最后简要评述了实现这种转变的几项战略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尚涛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这两套不同的理论范式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问题,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在简单性与复杂性世界观下的两套概念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简单性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具有简单性世界观的一系列特征;而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复杂性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二者在研究方法、可证伪性和可覆盖性、概念的完备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两套理论各自有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大鹏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武汉市,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源,认为武汉市发展滞后的根源是过分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没有实现竞争优势持续创造。文中提出新时期构建武汉经济的竞争优势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李琳  温珍梁  
许多学者认为比较优势已经过时,应由竞争优势代替比较优势;而且一些学者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会导致“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理论是动态的;竞争优势内生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的四面”其实只有两面:一是要素禀赋结构,二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而这两面正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一国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良波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及机遇决定的。本文主要从前提、角度、范围、性质等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袁向东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而在国际贸易上,我国传统的理论是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分配与地位。笔者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国要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竞争优势,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缪国书  
中部崛起战略的路径依赖是: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注重培育和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产业链战略,把产业升级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施大都市圈化战略,提升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