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5)
- 2023(2969)
- 2022(2569)
- 2021(2620)
- 2020(2095)
- 2019(4707)
- 2018(4742)
- 2017(8387)
- 2016(5148)
- 2015(5887)
- 2014(6046)
- 2013(5763)
- 2012(5717)
- 2011(5390)
- 2010(5709)
- 2009(5419)
- 2008(5740)
- 2007(5691)
- 2006(5135)
- 2005(4925)
- 学科
- 济(17298)
- 经济(17270)
- 管理(13897)
- 业(12052)
- 企(11484)
- 企业(11484)
- 理论(7664)
- 教学(6985)
- 方法(6593)
- 学(6528)
- 教育(6463)
- 中国(5669)
- 制(4971)
- 财(4616)
- 数学(4407)
- 数学方法(4148)
- 贸(4126)
- 贸易(4121)
- 业经(4089)
- 易(4018)
- 和(3988)
- 农(3819)
- 体(3699)
- 学法(3430)
- 教学法(3430)
- 银(3287)
- 银行(3281)
- 策(3278)
- 融(3244)
- 金融(3243)
- 机构
- 大学(83689)
- 学院(79314)
- 研究(27463)
- 济(25362)
- 经济(24554)
- 管理(24178)
- 中国(19704)
- 理学(19582)
- 理学院(19223)
- 京(18896)
- 管理学(18597)
- 管理学院(18434)
- 科学(17328)
- 范(16373)
- 师范(16253)
- 所(14745)
- 财(14270)
- 江(14008)
- 师范大学(13335)
- 教育(13245)
- 研究所(13063)
- 中心(12288)
- 北京(12285)
- 州(11491)
- 财经(10880)
- 农(10627)
- 技术(10575)
- 经(9673)
- 业大(9358)
- 系(9281)
- 基金
- 项目(42546)
- 研究(34467)
- 科学(32395)
- 基金(28165)
- 家(24220)
- 国家(23943)
- 科学基金(19707)
- 教育(19005)
- 社会(18862)
- 社会科(17668)
- 社会科学(17660)
- 省(16549)
- 编号(15980)
- 成果(15716)
- 划(14652)
- 基金项目(13820)
- 资助(12208)
- 课题(12148)
- 自然(11977)
- 自然科(11730)
- 自然科学(11728)
- 自然科学基金(11501)
- 年(10398)
- 重点(10065)
- 项目编号(9982)
- 部(9672)
- 大学(9157)
- 性(8923)
- 一(8684)
- 规划(8653)
共检索到13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洪瑞 崔允漷
跨学科主题学习集中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精神,是一种有待持续建构的中国课程话语。从学理建模上看,新课程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表征为“科目A跨科目B”型与“科目A跨科目B+”型两种类型,旨在区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广义的超学科学习,明确其在综合学习中的位置,同时推动政策执行的可操作与可观测,引导各科教师深度参与其中。从关系澄清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跨学科学习的迭代变革,是主题学习的学科属性复归,是推进综合学习的中间路径。从实践要义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把握学校学习的学科属性,建构有意义的综合性主题,落实综合学习的变革旨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志成
弗莱雷解放教育课程建构论重视全体成员参与、注重学生生活经验、提倡培养批判意识、强调原生主题来进行课程的建构。基于批判建构主义的原理,弗莱雷实施了"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这一新的课程改革计划的主导思想是:探究和确定现实世界中的原生主题,围绕主题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开展以批判与建构为特色的课程改革计划,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
弗莱雷 原生主题 跨学科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漷 郭洪瑞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既是亮点又是难点,但它是一个多义词,亟须厘清。在新课程改革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是指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实现跨科目教学,以培育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操作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科目A跨科目B”型与“科目A跨科目B+”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四个关键特征表现为以科目之跨为起点,以主题整合为抓手,以实践学习为路径和以素养培育为旨归,强调了其科目学习的逻辑起点,观照了学习内容组织的变革,凸显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习革命的表征。从实践策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重实施单元化,以单元作为设计实施的单位和载体;应注重主题意义化,建构有意义的综合性主题;应注重内容结构化,开展指向整合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注重学习实践化,推进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变革;应注重评价表现化,嵌入表现性评价变革传统评价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张良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为重塑时代新人的素质结构所采取的创新举措。其内涵涉及三个方面: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体现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和价值关切的三位一体;以学科为立足点,关注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实践的交融互渗;以综合学习为特征,彰显学习的整体性、联结性和具身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为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一顽疾所进行的破冰行动,它能够为教材内容组织形态和呈现方式的变革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是为实现义务教育减负增效改革目标所采取的调节措施。其实施期望不仅体现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目标的交融,同时以内蕴大观念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实现任务下的学习活动与多样化学习支持的协同,并超越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开拓新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内涵 定位 实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永军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课程范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有助于教学观及其模式的改变 ,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群 王荣珍
2022年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正式发布,在学生能力培养路径层面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跨学科学习在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同样被关注和规划。中美两国课程标准在核心理念、总体目标和内容框架上都有差异,中国课程标准从课时安排、学习方式、实践范例的角度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国课程标准更多地在科学类学习中通过跨学科的核心概念支撑跨学科学习,并通过STEM课程加以落实。两相比较,中国可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分领域围绕共同主题或核心概念开展跨学科学习,进一步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和评价策略,同时发挥教科研体制优势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体规划。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中美课程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红林 田莉莉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课程改革新要求,但它并非新事物。跨学科教育随着学科的分化与整合,已有较长历史,不过在长期的学校分科教学中未得以凸显。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学校的传统育人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理想新人的培养要求,当下在国家课程标准中推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当其时。其基本要义是以某一学科为依托,基于主题建构学习任务,进行学科整合,形成以培养跨学科素养为目标的主题单元网络,以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或任务完成过程贯穿始终。依据不同的跨学科方式和主题来源,可以形成单学科拓展式主题学习、多学科交叉主题学习、跨学科大概念主题学习、超学科主题学习等不同类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研发机制,确定适切的主题支点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框架,处理好“1”与“X”的关系,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重构学校物型环境创设学习新空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玉华
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核心素养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在实践中存在“跨而不合”“合而不深”等现象,需要从“浅表”走向“深度”。本文立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追求和基本特征,建构了包括指向学习内容的“学科整合程度”、指向学习过程的“学习投入程度”和指向学习结果的“问题解决程度”的“三度”分析框架,引导和支持教师从不同水平、动态视角、“质”的方式来辨析并判断实践中的区别与变化。走向深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需要以源自真实情境的大问题、大任务作为组织中心;在多门学科“学以致用”中实现“用以致学”;通过“学习赋权”助力学生自主投入与反思建构。同时,学校应关注不同水平和素养指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系统规划。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谈清怡 肖晓燕
由于中西方的学情不同,二者的跨学科学习在课程目标和性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一是课程性质不同。西方的跨学科经过了分学科、多学科的阶段,进入了跨学科的范畴,并逐步向超学科的方向迈进。STEAM是与分科课程并列的综合课程。而我国的跨学科学习还带有学科性质,跨学科学习被设置在每个学科单独的课程标准中,因此尚未脱离分科课程范畴。
关键词:
中西比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松 江丽容 黄灵亮
本文通过酒店前台和后台工作技能的对接,采用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形成跨学科主题设计式学习形式,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酒店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主题 跨学科 鸡尾酒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龙
跨学科学习是深化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潜在的契机,需要妥善处理好“跨学科性”与“学科性”的关系。目前,人们对跨学科学习理解存在概念认识上学科立场的模糊性、价值观上忽视学科学习的合理性和知识观上轻视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导致过于强调“跨学科性”而忽视“学科性”,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摇摆不定。坚守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是跨学科学习绕不过去的真问题,为跨学科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是实现跨学科学习深度育人的关键所在。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需要树立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价值取向,依托真实问题进行整体谋划设计,协同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合作。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性 学科立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捷 鲁家皓
文章基于跨学科课程建设,结合课程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把迭代式教学应用在跨学科课程中的设想,并从迭代式教学的优势、前提、教学重点三个方面,理论上论证了迭代式教学与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意在为跨学科课程在高校教育改革中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跨学科 迭代式教学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小平
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不断革新,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解决问题视角出发的跨学科学习是一种新的知识传输模式,是对传统知识传授模式的革新。这种知识传输模式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自我导向与合作共享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事实理解与意义生成的融合过程。要保证基于问题的跨学科学习真正实现,就必须在问题设计和选择上做到细致入微,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及时将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入课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转变学习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教学改革 学习方式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郎镝
<正>1.关注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的设计,需要依据现有各独立科目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时交叉渗透、对接延伸。在教学目的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情感、思想、文化综合,课程与文本、行动、生活、实践融通;在教学资源上,要在明确主导学科和相关学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选取典型内容,设计典型学习,运用典型学科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典型实践,最终让学生获得典型体验,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平 赵凌
合作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借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已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但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学校,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