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1)
- 2023(5881)
- 2022(4799)
- 2021(4631)
- 2020(3742)
- 2019(8502)
- 2018(8570)
- 2017(14206)
- 2016(9075)
- 2015(10268)
- 2014(10259)
- 2013(9510)
- 2012(9036)
- 2011(8495)
- 2010(8693)
- 2009(7893)
- 2008(7676)
- 2007(7326)
- 2006(6837)
- 2005(6465)
- 学科
- 济(29073)
- 经济(29041)
- 业(19831)
- 教育(19593)
- 管理(18442)
- 中国(16770)
- 企(13400)
- 企业(13400)
- 方法(12506)
- 数学(10605)
- 数学方法(10443)
- 农(10441)
- 学(10417)
- 理论(9496)
- 农业(7566)
- 技术(7425)
- 财(6544)
- 教学(6528)
- 业经(5947)
- 发(5869)
- 劳(5688)
- 劳动(5669)
- 制(5194)
- 发展(5148)
- 展(5025)
- 融(4815)
- 金融(4814)
- 研究(4700)
- 贸(4662)
- 贸易(4660)
- 机构
- 大学(132640)
- 学院(124821)
- 研究(52523)
- 济(44762)
- 经济(43647)
- 管理(36771)
- 科学(32723)
- 中国(32543)
- 京(31119)
- 理学(30810)
- 理学院(30306)
- 教育(30047)
- 管理学(29494)
- 管理学院(29253)
- 所(28071)
- 范(27634)
- 师范(27391)
- 研究所(25581)
- 农(23954)
- 师范大学(22705)
- 江(21577)
- 中心(21355)
- 北京(20777)
- 财(20626)
- 农业(19046)
- 业大(18890)
- 院(18484)
- 技术(17997)
- 州(16540)
- 财经(16169)
- 基金
- 项目(77622)
- 科学(61901)
- 研究(61455)
- 基金(52535)
- 家(47236)
- 国家(46691)
- 科学基金(37472)
- 教育(36039)
- 社会(35910)
- 社会科(33695)
- 社会科学(33685)
- 省(31176)
- 划(29562)
- 编号(26156)
- 基金项目(25595)
- 成果(24916)
- 自然(23014)
- 自然科(22489)
- 自然科学(22477)
- 课题(22369)
- 资助(22261)
- 自然科学基金(22087)
- 重点(19588)
- 部(19045)
- 发(18345)
- 年(18063)
- 创(16705)
- 规划(16527)
- 教育部(16518)
- 性(16234)
共检索到20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景云
某种社会中的某种劳动是否认知为生产劳动,要从该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去分析。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下,各类劳动者都是进行社会产品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既有物的生产,也有具有某种技能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生产。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培育)劳动者的某种技能劳动能力的生产劳动。科研与开发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具有内含更高技术水平的、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产品与新的材料的生产劳动。所以,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和科研与开发工作者的劳动是种生产性的劳动。他们的劳动是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增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富胜
国内学者对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目的的变化使西方学者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采取了新的标准。马克思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进 ,劳动的生产性对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需要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外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是劳动能力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和方式的简称。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碧霞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2)用什么方法来综合计量国民经济生产劳动总成果。本文从经济理论建设的要求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实需要两方面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西蒙·摩顿 张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能生产出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性的,而且只有这种劳动才是生产性的。其含义是:第一,产出的实质是没有意义的,惟有社会生产关系才有意义;第二,劳动产品必须能够销售出去;第三,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可转换性生产活动。所有其他雇佣劳动都是非生产性的。这种区分具有如下意义:第一,这种区分关注了小量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依赖性,因而使得在特定期间内研究资本间依赖性的强弱变化成为可能。它辨别了部门利润率的各种决定因素,也区分了不同资本参与倾向于利率平均化的竞争的不同方式。第二,在分析决定政府开支大小的历史因素时,该区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该区分的有用性也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证研究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永嵩
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江苏省教委、苏州市教委联合召开的邓小平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9月14日至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一些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和企业家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深入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出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的重要论述,结合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际,就邓小平教育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孟威 安洪溪 刘文渊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相对于五、六十年代来说,存在着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滑坡、脱离社会、脱离生产实践的困惑,这是社会上许多用人部门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分析和解决?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认识。即使在总的认识上比较一致,再深入探讨时,不仅在理论意义上有不同看法,在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解龙
生产劳动是一种能够通过市场关系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配置生产要素的 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劳动具有社会化和层次化的属性。生产要素是社会化和层次化的 生产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联接机制。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生产要素 社会化 层次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萧宗六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已经确定下来,并且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在出台之前,经过长达十年的酝酿、讨论和辩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作润 郑礼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相结合”)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邓小平文选》第104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结合”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相结合”的内容、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今天,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我们讨论“相结合”问题,似乎应在更大的视野背景中,即以客观社会现实要求为主线索说明相结合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为社会生产新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物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劳动,或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和提供服务的劳动。并提出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问题,界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非生产劳动,阐明了现阶段智力劳动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及在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新价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宇 曾长秋
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依然有所区别。准确地把握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并科学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创造价值的劳动 经济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述英
文章从生产劳动实践引发理论演变的方法论重新定义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劳动价值论 服务价值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洪武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分为一般与特殊。作为特殊,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概念与所生产的产品的物质形式无关,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劳动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也有各种表现形式,发展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劳动既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又可指导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精神生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卓晴君
长时期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使教劳结合迈出新的步伐的关键在于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为理论武器指导实践行动。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教劳结合思想?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应该特别予以注意:一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二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重温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历史和理论再思考,以促进当前学界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