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0)
- 2023(5182)
- 2022(4508)
- 2021(4458)
- 2020(3882)
- 2019(8819)
- 2018(8856)
- 2017(18878)
- 2016(10243)
- 2015(11598)
- 2014(11909)
- 2013(12054)
- 2012(11545)
- 2011(10429)
- 2010(10700)
- 2009(10320)
- 2008(10645)
- 2007(9834)
- 2006(9065)
- 2005(8874)
- 学科
- 济(39249)
- 经济(39189)
- 业(27625)
- 管理(27281)
- 企(21048)
- 企业(21048)
- 银(19666)
- 银行(19521)
- 制(18309)
- 行(18214)
- 方法(18116)
- 数学(16217)
- 数学方法(16018)
- 中国(15032)
- 财(12637)
- 融(12364)
- 金融(12364)
- 农(11619)
- 度(11400)
- 制度(11395)
- 业务(10296)
- 银行制(8947)
- 贸(8929)
- 贸易(8919)
- 易(8757)
- 体(8281)
- 学(8026)
- 业经(7690)
- 务(7372)
- 财务(7353)
- 机构
- 大学(152063)
- 学院(150167)
- 济(65012)
- 经济(63468)
- 管理(54272)
- 研究(52270)
- 中国(49145)
- 理学(44652)
- 理学院(44128)
- 管理学(43462)
- 管理学院(43160)
- 财(36568)
- 京(33064)
- 科学(29281)
- 财经(28083)
- 所(27687)
- 农(25456)
- 经(25315)
- 中心(24821)
- 银(24444)
- 研究所(24324)
- 江(23895)
- 银行(23456)
- 北京(21923)
- 行(21914)
- 经济学(21097)
- 财经大学(20976)
- 州(20093)
- 农业(20026)
- 经济学院(19162)
- 基金
- 项目(85139)
- 科学(66195)
- 研究(62881)
- 基金(62272)
- 家(53728)
- 国家(53285)
- 科学基金(44315)
- 社会(39918)
- 社会科(37864)
- 社会科学(37851)
- 基金项目(32111)
- 省(31517)
- 教育(29137)
- 自然(27749)
- 划(27316)
- 资助(27220)
- 自然科(27077)
- 自然科学(27067)
- 自然科学基金(26585)
- 编号(25264)
- 成果(22688)
- 部(20160)
- 重点(19135)
- 性(19000)
- 课题(17942)
- 发(17919)
- 教育部(17389)
- 创(16932)
- 人文(16619)
- 国家社会(16433)
共检索到24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凤萍
我国银行业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银行自身的改革的影响所致。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力度减弱,基准利率频繁变动,加大操作成本。在目前情况下,必须采取针对性策略,运用多种组合手段进行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迎梅
从经济、制度、技术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以及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断深化的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尝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混业经营以及加快金融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锋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冠海
从经济学上来说,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就金融机构而言,则表现为存贷差过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不是钱多了,而是钱投入到有限的几个方向,最大的隐患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导致产业空心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因此,中国的流动性问题不可能由中央银行一家来解决,最根本的是要多个部门联手,通过财政、外汇、金融等多项措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流动性过剩 问题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飞燕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积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水平维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资本充足率限期达标等因素起了作用。考虑到仍在发挥作用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2006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王丽娅
最近,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议论颇多,议论的焦点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本文基于既往研究中值得深思的四个问题,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构成出发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判断标准及影响因素进行界定,以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成因的微观视角管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并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不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投机性超额储备 存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刚 董方军 袁伦渠
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给金融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不良影响,必须疏堵结合,有效化解。
关键词:
存差 银行流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芳 王妙如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7—2005年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外,都存在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的情况;然后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传导机制分析,并定量研究了各因素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程度,得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外汇储备、企业债券发行额和上证指数;最后提出了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锦
文章指出了在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同时通过分析我国资金的流向认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失衡,并分析了我国形成国有企业和四大商业银行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在双重预算软约束框架下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只愿意发放贷款给国有企业才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预算软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京华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特征 ,并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防范 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翁洪琴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M2与M1持续背离、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等。本文深入解释了银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具体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对银行经营特别是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并基于金融结构创新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贷款有效需求不足 盈利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