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1)
2023(8094)
2022(6781)
2021(5892)
2020(4967)
2019(11083)
2018(10874)
2017(20844)
2016(11093)
2015(12550)
2014(12746)
2013(12631)
2012(12038)
2011(11310)
2010(11690)
2009(11481)
2008(11223)
2007(10432)
2006(9625)
2005(9165)
作者
(33300)
(28065)
(28022)
(26666)
(17994)
(13159)
(12517)
(10675)
(10667)
(10100)
(9942)
(9480)
(9220)
(9198)
(8977)
(8555)
(8149)
(8132)
(8070)
(7630)
(7427)
(6766)
(6691)
(6578)
(6390)
(6347)
(6210)
(5842)
(5626)
(5459)
学科
(70012)
经济(69932)
管理(39653)
(31256)
(27292)
企业(27292)
方法(20286)
地方(17090)
数学(17057)
数学方法(16913)
中国(15464)
(15399)
(15151)
业经(13938)
(12884)
地方经济(12403)
(11875)
(11656)
(10137)
金融(10134)
环境(9704)
(9631)
银行(9624)
(9274)
体制(8947)
理论(8659)
(8482)
经济学(8337)
(8134)
财务(8107)
机构
大学(179923)
学院(177512)
(85969)
经济(84352)
研究(64123)
管理(63608)
理学(53221)
理学院(52592)
管理学(51913)
管理学院(51554)
中国(48834)
(42700)
(37185)
科学(34236)
财经(32702)
(31990)
(29333)
经济学(28763)
(28479)
研究所(28130)
中心(27687)
经济学院(25316)
财经大学(23885)
北京(23792)
(23497)
师范(23349)
(22531)
(21937)
(21857)
业大(19944)
基金
项目(105791)
科学(84421)
研究(80479)
基金(78353)
(66675)
国家(66130)
科学基金(56908)
社会(55536)
社会科(52725)
社会科学(52711)
基金项目(40223)
(39864)
教育(36589)
(33015)
自然(32877)
自然科(32055)
自然科学(32048)
资助(31707)
自然科学基金(31488)
编号(30832)
成果(27239)
(25690)
(24553)
重点(24282)
国家社会(23943)
(23602)
课题(22706)
教育部(21969)
(21365)
人文(21330)
期刊
(109628)
经济(109628)
研究(64225)
中国(37736)
(35158)
管理(27348)
学报(24099)
科学(23208)
(20933)
大学(19531)
财经(19309)
(19114)
金融(19114)
学学(18425)
经济研究(18089)
教育(17509)
(16779)
技术(15532)
业经(14148)
问题(14072)
农业(13079)
(10756)
技术经济(10486)
世界(9727)
国际(9328)
改革(8874)
(8874)
经济问题(8756)
统计(8638)
现代(8402)
共检索到29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云健  刘爱军  
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意识形态属性、价值关系和国家治理的要求上存在内在的紧张。意识形态属性上,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则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价值关系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非公有制主要是实现个体的经济私利;国家治理上,公有制经济偏好固化甚至强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非公有制经济要求弱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王晓阳  
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人民价值实现的理论论证由经济制度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经济制度价值导向的历史考证、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人民价值生成的逻辑展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阐发了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真正注重人民价值实现的制度形式。在这一制度影响下,我国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逐渐显现,深入探究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人民价值实现的相关理论,对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意涵,拓宽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研究,体悟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经济实践,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明伟  
在新时代条件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人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人民群众而言,赋予并强化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经济地位与基本经济权利;激发了其劳动兴趣,肯定了其劳动价值,保障了其合法劳动所得和提高了其生活文化水平;推动了人与人、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保障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基础。对公共自然资源而言,保障了其归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所有,丰富了人民群众与其之间的真实结合渠道,推进了对其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以及优先保护与强化治理等,确保其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发展服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康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都已经证明,实行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因此,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学理解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一是要真正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二是要真正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意味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蕴含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术界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丰富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构成中国经济学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彭双艳  李正图  
任何经济体的制度体系都可细分为基本经济制度与非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子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决定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也决定非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因此,把握基本经济制度体系的状况尤其重要。既然如此,如何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是了解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发展状况及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在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中地位、功能和作用的关键。该文试图从发展状况、环境与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基本经济制度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本经济制度指数,以观测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趋势及其客观规律。为验证此指标体系与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济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中国不同省域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在坚持性质不变基础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本文从省域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环境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省域层面在贯彻基本经济制度时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1)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2)政府环境贡献大于市场环境并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3)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在省域的结构特征,我们进一步探究出一条中国省域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春力  
多措并举推进国有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改革在股权结构多元基础上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员工持股,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社会保险基金成为国有企业重要投资人。调整产权结构,建立股权制衡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调整产权结构和实施产权激励措施,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立鑫  
劳动力作为一项特殊资产,存在着特定的产权结构。劳动力产权有着五层次的结构。当劳动力主体不能完全拥有这五层次的产权时,即存在着对劳动力产权的强制分割,这种分割的具体差别也就构成了不同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当劳动力主体完整地拥有这五层次的产权时,则意味着劳动力主体是“自由”的,而这正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所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王晗  
经济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1))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和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2022年,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科学内涵、重大意义以及拓展研究展开了多方面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社会化的、机械化的、高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手工的、自给半自给的生产并存;现代化工业,同落后工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为数众多的文盲半文盲并存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的“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然而对“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的理解存在着许多分歧。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做出正确的解释。应该看到,两个“毫不动摇”不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立人  
党的十六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再次肯定公有制为主体,并且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也纳入,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这是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有着多样的现实条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澄清了不同看法,其结果很可能形成混合经济居大的格局:宏观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微观上是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为典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系列的对策,除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令人想起毛泽东曾经讲过的四句话:"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彭双艳  李正图  
任何经济体的制度体系都可细分为基本经济制度与非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子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决定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也决定非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因此,把握基本经济制度体系的状况尤其重要。既然如此,如何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是了解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发展状况及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在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中地位、功能和作用的关键。该文试图从发展状况、环境与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基本经济制度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本经济制度指数,以观测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趋势及其客观规律。为验证此指标体系与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证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指数能够反映基本经济制度实际情况,进而也能预测基本经济制度的未来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