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7)
- 2023(6884)
- 2022(5511)
- 2021(5040)
- 2020(4440)
- 2019(9769)
- 2018(9704)
- 2017(19185)
- 2016(10379)
- 2015(11666)
- 2014(11622)
- 2013(11689)
- 2012(10669)
- 2011(9257)
- 2010(9842)
- 2009(9796)
- 2008(10379)
- 2007(9876)
- 2006(9029)
- 2005(8832)
- 学科
- 业(71837)
- 企(68870)
- 企业(68870)
- 管理(53923)
- 济(51990)
- 经济(51908)
- 业经(25050)
- 财(22451)
- 农(19925)
- 方法(19622)
- 务(18513)
- 财务(18491)
- 财务管理(18473)
- 企业财务(17470)
- 技术(15776)
- 农业(14950)
- 制(14154)
- 策(13150)
- 企业经济(12199)
- 理论(11954)
- 数学(11824)
- 划(11811)
- 数学方法(11678)
- 体(11278)
- 和(11261)
- 中国(11253)
- 经营(10991)
- 技术管理(10811)
- 体制(10024)
- 决策(8750)
- 机构
- 学院(165106)
- 大学(158693)
- 济(72580)
- 经济(71297)
- 管理(68934)
- 理学(57449)
- 理学院(56988)
- 管理学(56476)
- 管理学院(56161)
- 研究(46844)
- 中国(41589)
- 财(38217)
- 京(32914)
- 财经(29292)
- 江(27910)
- 经(26203)
- 科学(24911)
- 农(24642)
- 所(23640)
- 州(22273)
- 中心(21679)
- 经济学(21083)
- 北京(21030)
- 财经大学(20949)
- 商学(20916)
- 商学院(20747)
- 研究所(20239)
- 业大(19674)
- 经济学院(18904)
- 农业(18850)
- 基金
- 项目(91608)
- 科学(74470)
- 研究(72807)
- 基金(67040)
- 家(55230)
- 国家(54595)
- 科学基金(49492)
- 社会(48131)
- 社会科(45614)
- 社会科学(45598)
- 省(37456)
- 基金项目(35045)
- 教育(32266)
- 自然(29800)
- 编号(29737)
- 自然科(29139)
- 自然科学(29134)
- 划(28898)
- 自然科学基金(28699)
- 业(27354)
- 资助(26754)
- 成果(24544)
- 创(22738)
- 制(20591)
- 部(20435)
- 创新(20129)
- 课题(20013)
- 重点(19924)
- 发(19916)
- 性(19812)
共检索到265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叔莲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的观点后.遭到了一些人的蛮横批判后而写的一篇说理性的辩驳文章。文章再次从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澄清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模糊观念和“左”的东西。文章认为,改革传统的国有制是为了使国有制的有效实现途径,是为了使国有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章充分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叶琳 黄速建
一定基本社会制度下建立与发展国有企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目标和功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基点与要求则决定了国有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使命与任务。本文认为,应从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化视角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代表公众利益全面参与和控制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是政府下属的特殊机构,是经济主体的替代物。国有企业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当家作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家全面参与和控制经济的工具与实现形态。改革开放后,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没有改变国有企业作为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这一特殊性质,但成为国家参与、干预和调控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是市场的替代物。国有企业的功能内涵有所拓展,不仅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当家作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还是国家参与、干预和调控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未变,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基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的使命与任务更为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军
论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转换秦军以产权为中心所形成的企业责、权、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称为产权机制。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的核心结构,它既是深层利益机制实现的依托,又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机制的中坚层次,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转换的契机。由于产权的占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良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出现是深化改革的一次飞跃。目前的问题是:1、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主体对象限于小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没有参与,转让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2、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缺乏自主性;3、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促使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和尽快形成转让规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的两大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津夫
论国有企业的产权革命白津夫如果说企业发展经历了"工厂革命"和"经理革命",形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模式和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则是以产权革命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制度与公司制度的本质差别就在于产权方面,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志刚 倪吉祥
一、关于产权和产权交易的基本概念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对象是什么?产权交易与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从事的资产交易有什么区别?与证券交易有什么不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从产权概念入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作者在几篇关于国有企业的论文和《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一书中曾经指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企业而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被理解为,要为目前我国所有的国有企业建立一种普遍实行的一般的企业制度形式,即试图按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规范一般企业的规则来规范我国所有的国有企业。在本文中作者将进一步讨论国有制对企业组织和经营的实质性影响,作为特殊企业,国有企业的主要优点和弱声,以及哪些企业适合采取国有制等问题。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特殊企业 规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杰 侯孝国
在旧的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并不存在企业产权这个概念,我们甚至不承认产权概念。实际上也无需产权概念介入中国经济。因为产权概念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市场交易,我们不搞市场经济,那么,产权似乎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春霖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张春霖所谓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一般说来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本文拟从这两种表现入手,分析问题的性质,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出一种解决不良债务问题的初步思路。①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本文要研究纯国有企业中是否存在非国有产权问题。一般认为,纯国有企业的资本金完全是由国家投入的,所有制单一,在企业改制进行产权界定时,似乎不存在产权争议,不存在非国有产权,应该将该企业的净资产全部界定为国有产权。笔者认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存在非国有产权:1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属于非职务发明的,这部分知识产权属于个人产权;2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组时,设置的科技股、管理股和创业股,在产权界定时,应界定为个人股;3无全民单位担保而借入资金创办的全民制有制企业,其收益积累的净资产应界定为集体所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雪松 张黎明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活力不足 ,经营不善 ,效益低下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产权模糊 ,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整体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作者提出 ,必须依靠创新突破国有企业内部矛盾的阻碍和束缚 ,主要从 3方面入手 :(1 )制度创新 ,通过股权多元化 ,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 ;(2 )技术创新 ,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加快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管理创新 ,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企业家生成机制的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修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立
多种原因造成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本文用资本结构理论对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高负债造成企业巨大的财务危机成本。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企业几乎无破产危险,此时高负债的真正危害在于它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的原因所在。最后,提出利用债务整组、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修泽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眼光审视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客观上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是以变换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根本性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体运作上,要采取"分类改革、三线推进"的方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美珠
一、国有企业集团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已经形成实力较强、门类较全的完整体系。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起着基础、支柱和先导作用。以宝钢为例,宝钢是国家投入300亿元巨额资金的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