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4)
2023(8499)
2022(7233)
2021(6505)
2020(5377)
2019(11932)
2018(11861)
2017(22023)
2016(11737)
2015(12799)
2014(12776)
2013(12387)
2012(11264)
2011(10157)
2010(10434)
2009(10073)
2008(10080)
2007(9513)
2006(8418)
2005(7773)
作者
(31890)
(26673)
(26461)
(25114)
(16981)
(12709)
(11926)
(10054)
(10023)
(9660)
(9066)
(8968)
(8771)
(8504)
(8285)
(8112)
(7849)
(7758)
(7611)
(7587)
(6805)
(6387)
(6311)
(6192)
(6026)
(6014)
(5948)
(5940)
(5218)
(5118)
学科
管理(47926)
(43495)
(43438)
经济(43364)
(40071)
企业(40071)
技术(15927)
(15340)
方法(15022)
(14969)
中国(13670)
业经(12731)
技术管理(12089)
数学(11455)
数学方法(11335)
(10750)
(10366)
理论(9685)
(9660)
银行(9655)
(9259)
(9223)
财务(9199)
财务管理(9176)
(8999)
金融(8995)
体制(8857)
(8770)
企业财务(8737)
地方(8617)
机构
大学(169303)
学院(169164)
(69445)
经济(67988)
管理(66690)
理学(56595)
理学院(56039)
管理学(55354)
管理学院(54998)
研究(52558)
中国(40985)
(37477)
(34300)
科学(28822)
财经(28499)
(27447)
(25543)
(24728)
中心(24106)
(22220)
师范(22062)
(21762)
研究所(21655)
经济学(21485)
北京(21331)
财经大学(20907)
业大(19552)
(19331)
经济学院(19068)
(19012)
基金
项目(107858)
科学(87527)
研究(85185)
基金(78171)
(65807)
国家(65205)
科学基金(57979)
社会(56392)
社会科(53536)
社会科学(53524)
(43992)
基金项目(41117)
教育(40007)
(35824)
自然(34192)
编号(34061)
自然科(33453)
自然科学(33447)
自然科学基金(32903)
资助(29512)
成果(29442)
(28951)
(27415)
创新(26012)
课题(24993)
重点(24320)
(24113)
国家社会(23437)
(22991)
项目编号(21848)
期刊
(82786)
经济(82786)
研究(55673)
中国(40683)
(31972)
管理(29502)
教育(24729)
学报(21297)
科学(21107)
(18509)
大学(17571)
(16997)
金融(16997)
技术(16327)
学学(16165)
财经(15677)
(13572)
业经(12987)
经济研究(12416)
农业(11747)
科技(10424)
问题(10399)
技术经济(8956)
(8684)
论坛(8684)
(8249)
会计(8201)
现代(7936)
财会(7929)
图书(7924)
共检索到266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琳  胡艳婷  
知识创新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创新组织作为这些功能的综合体,支撑着知识经济的运行。协同创新被看作是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其组织的运行机制与陀螺运转的工作原理相似,各运转要素可按其功能归入不同的圈层。制度、行为和保障圈层以战略圈层为中心,在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的合力作用下,推动组织陀螺高速旋转,完成既定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龙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全面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立足我国高校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辨明目前高校在协同创新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围绕这四个主要问题,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项目甄选机制、动力与保障机制及"四大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组成的高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春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创新的价值再次被社会所关注和认可。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及科研院所间的合作角度对如何开展协同创新进行了分析,结合协同创新的特点,分析当前影响协同创新的因素,最终通过机制的构建来实现政产学研的有效协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清峰  
构建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机制,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以及建设好雄安新区的重要路径,应根据网络化、开放性与动态一致性原则,立足京津冀城市体系、以网络化思维进行统筹规划,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打造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国  
随着我国创新活动不断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运行已远非某个单一主体所能承担,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高水平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人才荟集、研究力量密集等优势,作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源头,在协调创新链条中的作用日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骏飞  姜颖  付明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然而由于京、津、冀三地发展的不均衡,如何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快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区域特征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横向比较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思路与对策,以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维蔚  石岿然  朱跃钊  
为了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演化并揭示参与者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单群体和两群体系统的演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概率与协同超额收益正相关、与投入总成本和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使得产学研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最大化;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将有效减少双方的背叛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妮娜  朱先奇  高力平  
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有助于降低创新风险、充分共享创新资源。围绕政府导向下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引入前景理论的心理感知效用替代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MATLAB对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博弈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变化进行数值计算,并仿真分析政府选择"激励"策略的博弈过程,讨论了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协同创新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激励力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博弈参与主体过于依赖政策而止于研发;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政府合理的监管下更容易达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控制创新成本、提高双方收益、维护协同创新的稳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光  卢彬彬  
协同创新以开放、信任、共享为前提,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以及各主体的内部功能单元均可成为网络组织的活性结点,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组织。基于网络组织这一组织形式,对研发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从战略、契约、资源、利益分享、持续改进等5个方面构建研发协同创新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曼  胡斌武  
我国行业协会指导高职教育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脱节,行业指导功能被弱化;角色职能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利益取向鲜明,教育公益性被侵蚀。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普遍特点与主要职责是:行业组织分布广泛,职责明确;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提供政府教育资讯,监督学校办学行为。据此,实现行业与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就需要行业努力参与教育决策咨询,全力制订能力标准、职业资格,协力指导学校教学改革,合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黄玲青  涂用军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兵  
在国家全面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和产教融合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性与产业性相融合的特性。这一特性也使得高职教育成为连接产业端和公共服务供给端的重要领域。PPP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可以成为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范式和机制,并助力高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现。PPP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重点要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教育产权机制、私方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谷军健  
本文分析了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作用机制,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制度创新指数,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关系,并测算了两者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下降、市场发育和产权制度创新具有显著协同关系,通过"技术→制度"和"制度→技术"两条路径对产业生产率升级产生协同效应,其中市场发育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大,产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次之,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小。除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外,"技术→制度"路径协同效应大于"制度→技术"路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太胜  
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本文试图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机制的功能与结构分析,解释创新网络的集体学习机制,以及协同创新机制如何提升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迎军  
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