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3)
2023(8067)
2022(6507)
2021(5826)
2020(5045)
2019(11390)
2018(11292)
2017(22131)
2016(12056)
2015(13334)
2014(13173)
2013(13459)
2012(12122)
2011(10605)
2010(11011)
2009(10730)
2008(11017)
2007(10195)
2006(9137)
2005(8555)
作者
(34593)
(29106)
(28890)
(27186)
(18707)
(13659)
(12817)
(11176)
(10931)
(10519)
(9885)
(9759)
(9668)
(9194)
(9129)
(8660)
(8533)
(8402)
(8313)
(8225)
(7177)
(7177)
(7117)
(6749)
(6511)
(6402)
(6401)
(6387)
(5795)
(5609)
学科
(75460)
(70602)
企业(70602)
(62701)
经济(62629)
管理(55881)
方法(28085)
业经(25578)
(22456)
(22151)
数学(20113)
数学方法(20013)
(18144)
财务(18133)
财务管理(18122)
企业财务(17173)
农业(16799)
技术(15668)
中国(13754)
(13456)
理论(12545)
(12427)
(12384)
企业经济(12146)
(12006)
经营(11580)
(10451)
(10432)
贸易(10424)
技术管理(10397)
机构
学院(187123)
大学(181199)
(84137)
经济(82857)
管理(78152)
理学(67000)
理学院(66405)
管理学(65648)
管理学院(65312)
研究(54805)
中国(45360)
(39996)
(36960)
财经(31743)
(31219)
科学(31115)
(29532)
(28754)
(27770)
经济学(25381)
业大(25278)
研究所(24606)
农业(24531)
中心(24358)
商学(23702)
商学院(23498)
财经大学(23149)
(23049)
经济学院(22933)
北京(22924)
基金
项目(114282)
科学(93002)
研究(85655)
基金(85448)
(72580)
国家(71832)
科学基金(64267)
社会(57773)
社会科(54914)
社会科学(54899)
(45572)
基金项目(44970)
自然(40531)
自然科(39709)
自然科学(39702)
自然科学基金(39111)
教育(38523)
(36247)
资助(34456)
编号(33694)
(31202)
(27294)
成果(26171)
(25787)
重点(24952)
创新(24406)
(24232)
国家社会(23987)
(23204)
人文(23048)
期刊
(98759)
经济(98759)
研究(55325)
(35871)
中国(35567)
管理(35248)
(30000)
科学(24711)
学报(23707)
农业(20791)
大学(19062)
业经(18364)
学学(18317)
技术(18205)
财经(17691)
(16217)
金融(16217)
(15422)
经济研究(14977)
教育(14650)
(14062)
问题(13102)
技术经济(12911)
世界(10718)
现代(10704)
财会(10533)
商业(10388)
(10180)
经济管理(9038)
国际(8581)
共检索到28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光伟  
依据唯物史观,具有累积性质的生产力概念可以支持广义的价值概念:劳动对效用的关系。考察劳动对效用关系的历史演化过程及其各种历史形态可以发现,价值性质随生产力性质变迁的内在特征和依据是:劳动通过“劳动迂回中心”而达到和实现劳动集合或劳动结合。一个与时俱进和现代化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拓展的必备的理论要件和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晓凡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也正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市场经济尝试到如今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国生产企业的工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也从原先的劳动光荣逐步过渡到劳动生存,继而转变为劳动创业论。对于大多数产业工人而言,劳动价值观已经从精神层面的支撑转变为物质层面的需求。劳动力结构的多元化与组织内劳动价值观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常态。转轨期我国劳动者需要对劳动价值观的再认识,应该尊重自然的劳动规律。实现劳动的内在和外在统一是劳动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西南工学院邓金堂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取代了家庭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与经济资源的矛盾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史表明,资本主义企业一直致力于解决企业人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加以批判;把剩余价值、剩余产品完全归功于活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研究上两个不同而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扭曲。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物化劳动,因此,科学技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从而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士辉  王宏  
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个普通的,但却是广泛应用的原理。长期以来,虽然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但却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只有揭示马克思在推导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关系时的理论假定前提,才能说清楚这个原理极其有限的适用性以及与现实的矛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思秋  
在企业解散过程中,涉及劳动者劳动合同何时终止,清算组雇佣的人员与被清算企业关系等问题。相关问题在理论界有一定的争议,值得研究和商榷。企业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员工劳动合同终止日应以企业经营资格受限之日为参考;对于企业决议解散并雇佣人员从事清算工作的情况,由于企业经营资格受限,不具备安排雇佣人员从事所营业务的条件,宜认定双方之间为劳务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虹  葛玉辉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阐述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是劳动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制度机制建设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完善"劳资自治"机制、外部利益制衡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和处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制度创新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富  
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企业雇佣方式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并使企业劳动关系变得更复杂。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企业合约中难以涵盖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简化和外部化为管理权向劳动关系领域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并直接导致了劳动关系的自由化。过去30年,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企业及劳动力市场都获得了太多的创新空间,但公共力量的创新过于滞后。嵌入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对劳动关系自由化过程的干预性介入。复合型劳动关系体系是与雇佣方式多元化趋势相适应的,三层次劳动关系框架的设计是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勇  高汝熹  
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本文认为,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发挥工会组织调解功能;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规范私营企业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劳动争议转化为劳动冲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姜颖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现行法设置了企业合并时劳动关系由存续企业承受的规则。该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却依然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如应扩大劳动关系由存续企业承受规则的适用范围,资产收购式并购时,如果资产收购构成营业转让,也应当由收购企业承受原企业劳动关系;企业并购时应由并购企业承受的不仅包括由劳动合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由集体合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应当引入异议劳动者解约及补偿的规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小仕  陈全明  
企业是一种劳动关系的治理结构。劳动者作为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与资本共同承担着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自身发展中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须承担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这对建立相互认可的劳动关系,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劳动者利益诉求和企业发展周期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变化及对劳动者社会责任的动态扩展过程,并提出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简单模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祥进  杨东宁  徐敏亚  雷明  
在"用工荒"已经出现并将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其特有的"生产力困境"。追求高度分工的运营策略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也使企业变得脆弱且反应迟钝,难以应对"用工荒"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寻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大样本(N=1185)企业员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感知到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能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同时提高其工作绩效;而且当企业采用高度分工策略时,上述关系变得更强。员工离职率的降低能有效提升企业应对"用工荒"的能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因此,我们认为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荣  
新古典劳动经济学的严格自利假设将个体偏好固化在经济层面,这一分析范式无法解释诸多劳动供给现象,有必要对研究假设进行修正。在行为劳动经济学家的努力之下,社会性偏好等应运而生。偏好的多元化正在逐渐改变着个体劳动供给行为。简要分析新旧假设条件下的效用函数及劳动供给决策变化,在此基础上可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招工难"现象,劳动供给主体的结构变化可能加剧多元化偏好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消除异常的选择性劳动供给行为,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平衡各行业、岗位的综合效用水平,确保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闵淑英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劳动的理论出发,论述了“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不是生产力要素;图书馆工作不是“物质生产”和“生产劳动”,图书馆是文化事业,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不能颠倒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图书馆说成是“元生产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晓薇  吴龙霞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必将大量涌现。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与协调,关系到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文章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并从法律规则缺乏前瞻性、集体劳动关系规范性差、工会组织力量薄弱三个层面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协调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