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7)
- 2023(8663)
- 2022(6770)
- 2021(6095)
- 2020(5001)
- 2019(10647)
- 2018(10763)
- 2017(20155)
- 2016(10525)
- 2015(11621)
- 2014(11275)
- 2013(10825)
- 2012(9638)
- 2011(8673)
- 2010(8768)
- 2009(8223)
- 2008(8114)
- 2007(7748)
- 2006(6927)
- 2005(6321)
- 学科
- 济(46424)
- 经济(46387)
- 业(38434)
- 管理(35135)
- 企(32915)
- 企业(32915)
- 技术(18594)
- 中国(16518)
- 业经(14803)
- 方法(13584)
- 农(13528)
- 技术管理(12247)
- 产业(12218)
- 地方(12204)
- 数学(10050)
- 数学方法(9962)
- 农业(9700)
- 财(9222)
- 理论(9091)
- 制(8966)
- 学(8391)
- 银(8135)
- 银行(8121)
- 行(7836)
- 发(7740)
- 融(7727)
- 金融(7726)
- 体(6942)
- 和(6870)
- 策(6855)
- 机构
- 学院(151687)
- 大学(150245)
- 济(65383)
- 经济(64222)
- 管理(59327)
- 研究(50617)
- 理学(50451)
- 理学院(49960)
- 管理学(49277)
- 管理学院(48977)
- 中国(37807)
- 京(31366)
- 科学(29172)
- 财(29164)
- 江(24669)
- 所(24299)
- 财经(22840)
- 中心(22587)
- 研究所(21749)
- 范(20941)
- 师范(20791)
- 经(20492)
- 经济学(20224)
- 州(19951)
- 农(19809)
- 北京(19791)
- 业大(18687)
- 院(18228)
- 经济学院(18046)
- 商学(16677)
- 基金
- 项目(97866)
- 科学(79610)
- 研究(77470)
- 基金(69476)
- 家(59067)
- 国家(58523)
- 科学基金(51552)
- 社会(51268)
- 社会科(48778)
- 社会科学(48769)
- 省(41330)
- 基金项目(36673)
- 教育(34277)
- 划(32975)
- 编号(30740)
- 自然(29506)
- 自然科(28892)
- 自然科学(28886)
- 自然科学基金(28438)
- 创(27513)
- 成果(25290)
- 资助(25179)
- 创新(24573)
- 发(23830)
- 课题(22457)
- 重点(22186)
- 国家社会(21583)
- 部(20543)
- 发展(20211)
- 展(19896)
共检索到237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基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以及两者脱节的现状,有必要提出并强化产业化创新的概念。产业化创新介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是两者的桥梁。产业化创新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合力。产业化创新有两种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创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不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机构意义的协同,而是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人才的培养和研发新技术的功能协同。激励产业化创新的机制不只是激励创新,还要激励协同。科技创业是越过了孵化和研发新技术阶段,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进行产业化。科技创业的资本是以科技创新成果体现的知识资本、以创业家体现的人力资本和以风险投资体现的物质资本的集合。知识资本和人力资...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化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建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习惯事业化运作方式的行业性科研单位 ,面对着关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选择 :维护传统的科研体制 ,这意味着继续保持结构上的封闭性 ,运作上的中断性和观念上的书斋性。显而易见 ,这在新型科技企业相继问世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必然会引发生存之虞 ;走产业化道路 ,实行行业性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无疑反映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本质属性 ,诠释了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 ,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规模 ,因而是一种科学的发展取向。只要立足于现有基础、高新技术和国内外市场 ,按社会化要求考虑发展科技产业 ,行业性科研机构一定会出现除旧布新、百花争艳的昌盛局面。
关键词:
产业化 市场经济体系 体制转换 科技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众
我国高校的跨界教学近年来开始受到普遍重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在跨界上亦做了有益的尝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市场需求尚有相当的距离。针对服装设计跨界教学现状,倡导与市场有机衔接,是提升跨界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进服装设计跨界教学与市场的有机衔接,需要把控三大要点,即教育导向要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目标要注重多元化发展,组织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路径应着眼于跨界教学科学体系维度,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中,建立健全有助于跨界教学与市场有机衔接的人才培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制度体系。
关键词:
跨界教学 市场需求 服装设计 要点 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天佐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化 能力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方 彭希林 甘勇
论述了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详细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容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刘喜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量子力学的建立,完成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物理学取代了经典物理学。20世纪中期以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融为一体,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宇宙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现代科技成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光栋 郑志敏
基于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生产函数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扩大我国就业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别。论文在最后阐述了上述结论背后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就业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斌 谭清美 王志华
本文基于创新链视角,探讨科技财政补贴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作用效果。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发现,科技财政补贴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在专利申请环节,科技财政补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在专利维护环节,专利侵权纠纷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其财政扶持效应均有负面作用;在成果转化环节,科技财政补贴对校企合作、研企合作及产学研金合作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此外,在不同规模企业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中,中型企业科技财政补贴效果相对较好,而大型和小型企业效果不良。随着专利侵权纠纷程度的加深,科技财政补贴对不同规模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作用出现分化,大型和中型企业所受影响较小,而小型企业却深受其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炜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优化调整,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文章提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招考制度,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营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构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路径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学锋 曲克敏
行业主导下的职业教育集团为系统化推进中高职衔接搭建了实现‘5对接’的平台,本文借鉴国家示范高职"3343"课程开发模式以及"345"理论,提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与教材开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敏 芦京昌
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与高职的简单叠加或接续,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的兼容并蓄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杭州市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和高职自主招生模式。基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根据现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应大力推行"2+1+2"的中、高职衔接的合作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康 郭起瑞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其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和正确处理金融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简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从金融双轨运行框架中的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两大方面,以及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机制创新,分别论述勾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工作要领,并结合实务操作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轨金融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