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7)
2023(10218)
2022(8399)
2021(8014)
2020(6608)
2019(15172)
2018(14554)
2017(28580)
2016(15093)
2015(16725)
2014(16466)
2013(16404)
2012(15479)
2011(14172)
2010(14576)
2009(13984)
2008(13356)
2007(12013)
2006(11020)
2005(10392)
作者
(41291)
(34079)
(34078)
(32871)
(22056)
(16429)
(15426)
(13396)
(13189)
(12471)
(11897)
(11420)
(11368)
(11114)
(11040)
(10825)
(10124)
(9963)
(9956)
(9455)
(8936)
(8269)
(8255)
(7882)
(7855)
(7852)
(7556)
(7246)
(6840)
(6784)
学科
(65230)
经济(65171)
管理(42777)
(42658)
(34665)
企业(34665)
中国(28216)
(27534)
金融(27533)
方法(25927)
(25775)
银行(25753)
(24949)
数学(23198)
数学方法(22989)
(20388)
(18044)
(18043)
(15897)
贸易(15882)
(15639)
业经(14039)
地方(13430)
(12542)
财务(12513)
财务管理(12489)
企业财务(12023)
农业(11777)
(11744)
(11696)
机构
大学(217091)
学院(216059)
(104325)
经济(102505)
研究(79462)
管理(78632)
中国(70321)
理学(65851)
理学院(65155)
管理学(64322)
管理学院(63911)
(51508)
(45776)
科学(42276)
财经(40056)
(39384)
中心(37153)
(36531)
研究所(35260)
经济学(35241)
(32025)
经济学院(31722)
(30372)
北京(30022)
财经大学(29794)
(28083)
(28015)
师范(27811)
(26483)
(26183)
基金
项目(132227)
科学(105691)
研究(101375)
基金(98923)
(84659)
国家(83963)
科学基金(71951)
社会(67817)
社会科(64683)
社会科学(64670)
基金项目(49772)
(47733)
教育(45765)
自然(42555)
资助(42259)
自然科(41512)
自然科学(41503)
(40976)
自然科学基金(40841)
编号(39529)
成果(34371)
(31578)
重点(30233)
(29794)
国家社会(29464)
课题(28309)
中国(28051)
教育部(27862)
(27490)
(27405)
期刊
(115771)
经济(115771)
研究(76867)
中国(43954)
(41190)
金融(41190)
(39582)
管理(30427)
学报(29001)
科学(28419)
(28387)
大学(23046)
财经(22034)
教育(21705)
学学(21609)
经济研究(20373)
(19110)
农业(18334)
技术(16525)
业经(15945)
(15660)
问题(15511)
国际(14644)
世界(13213)
技术经济(10856)
理论(10483)
(9863)
现代(9856)
统计(9834)
经济问题(9403)
共检索到348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金融资产结构是研究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笔者曾在1996年和2008年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继续定位于比较金融研究,对过去十几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最新变化进行分析,并从资源配置和风险承担角度,以"谁在承担风险"和"由谁承担风险更好"为主线,测度金融资产风险承担者的分布,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及相关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本文试图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关联起来,通过金融资产结构变化这个视角,阐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金融资产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针对这一问题,须着力稳住宏观杠杆率,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直接融资,让市场主体能够自我决策、自担风险并获得相应收益,由此在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易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概况中国金融资产主要分为: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表1列出了1978、1986、1991、1995年中国主要金融资产分布情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春  李巍  
本文以深沪上市非金融企业2003年第一季度~2012年第三季度的公司层面数据研究了中国非金融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决定因素和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无论制造业企业还是其他非金融企业,随着公司规模增大,非金融企业对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比重都有上升。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资产具有过高的实际收益率的背景下,非金融企业也倾向于为投机目的而持有金融资产。本文同时认为资本结构文献中的传统优序融资和权衡理论在解释中国这些作为金融中介的非金融企业的行为时可能不是唯一合适的理论,金融投资是直接投资的替代品还是互补品取决于投机动机还是交易及预防动机占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试图分析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一、金融资产总量金融深化的首要标志,是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与实物交换和计划分配相反,社会交易活动和投资更多地通过货币或各种金融资产来实现。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的状况可见表1。表1显示,在这13年中,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增加了12.4倍;新增了六大类金融工具: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的存款与贷款,城市信用社存款与贷款、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可以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冯俊  
本文对我国银行储蓄高企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单纯从消费角度解释与消化居民银行储蓄是不适当的,化解高储蓄的另一有效方式在于发展准储蓄替代产品、拓展金融投资渠道。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储蓄的价值,银行储蓄高企与居民直接投资所受的约束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低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是现在储蓄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反思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储蓄替代型金融资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志刚  冯俊  罗长远  
本文对我国银行储蓄高企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单纯从消费角度解释与消化居民银行储蓄是不适当的,化解高储蓄的另一有效方式在于发展准储蓄替代产品、拓展金融投资渠道。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储蓄的价值,银行储蓄高企与居民直接投资所受的约束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低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是现在储蓄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反思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储蓄替代型金融资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从静态比较和时间变化特征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都很微弱。金融资产的平稳增长及其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削弱了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为了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必须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促进两个市场的平稳发展,适度增强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流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恒森  李连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维俊  
本文采取实证与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从1996~1997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变动状况入手,通过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金融深化的进展程度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对1998~2000年金融资产构成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且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宋旺  
1996年本文第一作者曾分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给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十余年的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有所改善?目前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能适应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主线,在重新度量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表明,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促进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市场的双向开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思群  申旻彦  
货币需求是被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长期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货币政策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反映了收入水平、利率、消费价格水平以及资产价格水平和货币需求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些关系也是确定货币政策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中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和短期货币需求1985~2010年年度数据进行了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水平)对货币数量在长期和短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利率水平在长期仍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价格的长期货币需求弹性较低,短期和货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序怀  蒋序标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发展态势和分布特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规律,通过国际比较剖析了当前我国居民金融资总量发展及其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最后就促进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发展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伟  
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金融一体化”这一经济趋势,并分析了其对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