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7)
2023(7170)
2022(6080)
2021(6031)
2020(4824)
2019(11135)
2018(10857)
2017(21163)
2016(11421)
2015(13026)
2014(12899)
2013(12946)
2012(12386)
2011(11681)
2010(11698)
2009(11118)
2008(11042)
2007(9868)
2006(9026)
2005(8432)
作者
(31352)
(26182)
(26021)
(25194)
(17104)
(12410)
(11820)
(10125)
(10037)
(9570)
(9144)
(8705)
(8624)
(8603)
(8492)
(8219)
(7799)
(7796)
(7600)
(7093)
(6909)
(6302)
(6272)
(6046)
(6042)
(5997)
(5765)
(5537)
(5249)
(5144)
学科
(51605)
经济(51556)
管理(31866)
(29056)
(22733)
企业(22733)
方法(21958)
数学(19755)
数学方法(19568)
中国(18053)
(14874)
贸易(14866)
(14672)
(14080)
(12551)
(11068)
(10329)
(9837)
银行(9837)
业经(9599)
(9585)
(9309)
金融(9308)
(8815)
农业(8506)
及其(8111)
(7452)
政策(7373)
关系(7354)
地方(7288)
机构
大学(172957)
学院(169891)
(84752)
经济(83383)
研究(64778)
管理(62281)
中国(53203)
理学(52055)
理学院(51497)
管理学(50900)
管理学院(50567)
(40295)
(36763)
科学(33328)
(32185)
财经(31473)
(28838)
研究所(28749)
经济学(28470)
中心(28341)
经济学院(25558)
(24647)
北京(24412)
财经大学(23359)
(23223)
师范(23120)
(22478)
(21650)
(19600)
科学院(18894)
基金
项目(101476)
科学(81902)
研究(78943)
基金(77239)
(65983)
国家(65472)
科学基金(55930)
社会(53396)
社会科(50863)
社会科学(50855)
基金项目(38134)
教育(36267)
(34267)
资助(33655)
自然(32617)
自然科(31895)
自然科学(31888)
自然科学基金(31400)
编号(30717)
(30690)
成果(27452)
(25471)
中国(23573)
国家社会(23469)
重点(22889)
教育部(22649)
(22297)
课题(22081)
(21296)
人文(21144)
期刊
(95108)
经济(95108)
研究(62987)
中国(34551)
(29652)
管理(24650)
(24295)
金融(24295)
科学(21704)
学报(21191)
(20424)
教育(19241)
财经(17639)
大学(17176)
经济研究(16879)
学学(15825)
(15343)
(14694)
农业(13872)
国际(13676)
技术(13406)
问题(12924)
业经(12262)
世界(12182)
技术经济(8743)
理论(8041)
统计(7910)
(7812)
(7764)
论坛(7764)
共检索到275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王青林  苏志伟  
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解决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本对策是: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从而真正扩大中国的内需并形成由市场主体自担汇率风险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就可以通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来彻底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新月  郭红兵  黄振军  
探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形成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之间更好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货币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化事实证明,由于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策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一系列政策国际协调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由此造成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常性冲突,其中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是关键性的。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在依据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构造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理论框架的支持下,通过考察1981年~2000年间中国货币供应动态与国民收入动态及其协同运动性质,重新测度以名义货币供应管理为代表的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为“十五”期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操作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杨子荣  
作为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是全球性的。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的提升,中国不应仅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它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关键中介目标也产生了外溢效应以及溢出程度,构成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和汇率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出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传导机理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更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美国对华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重秀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刺激政策,这其中包括有赤字财政,出口退税,降低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环境,国有股配售和保险金入市,而且不断地增发职工工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每年“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作为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标。但收效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理想。需求不畅,产品积压,失业增加,民间投资不旺仍非常突出。究其原因,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涛  
1993年以后 ,我国以货币供给量 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但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去了有效性 ,笔者认为 ,我国应以通货膨胀率为中间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管理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自大危机以来,各国纷纷采用几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欲对物价稳定、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进行调控,但却事与愿违,其根源都是基于一国封闭条件的视角。通过对货币的性质及运动特征的阐述,提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应解决实现价值观输出、提高财富创造能力和实现货币高能运行等目标,实现手段是持续稳定增发货币和提高综合国力,确保有充足的货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宇  陈西果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经济发展走向新常态,这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货币政策转型必须以战略的思维和宏观的视野,以"市场运作、顺畅运行、灵活自主、健康平稳"为导向,为经济新常态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