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2)
- 2023(7031)
- 2022(5807)
- 2021(5339)
- 2020(4355)
- 2019(9972)
- 2018(9714)
- 2017(18070)
- 2016(9459)
- 2015(11037)
- 2014(10875)
- 2013(11164)
- 2012(10927)
- 2011(10548)
- 2010(10481)
- 2009(10140)
- 2008(9797)
- 2007(8816)
- 2006(8304)
- 2005(7828)
- 学科
- 济(70716)
- 经济(70666)
- 管理(25130)
- 方法(23249)
- 数学(20770)
- 数学方法(20684)
- 业(20631)
- 中国(18430)
- 地方(15974)
- 企(15764)
- 企业(15764)
- 地方经济(12220)
- 学(12064)
- 贸(11813)
- 贸易(11804)
- 农(11530)
- 易(11480)
- 业经(11241)
- 财(9815)
- 制(9687)
- 融(9313)
- 金融(9312)
- 环境(9091)
- 银(8593)
- 银行(8585)
- 行(8429)
- 发(8210)
- 关系(8044)
- 体(7925)
- 和(7785)
- 机构
- 大学(160842)
- 学院(156022)
- 济(86159)
- 经济(84977)
- 研究(63864)
- 管理(53905)
- 中国(49621)
- 理学(45224)
- 理学院(44668)
- 管理学(44197)
- 管理学院(43890)
- 财(36601)
- 京(34380)
- 科学(33494)
- 所(32265)
- 经济学(30172)
- 财经(29372)
- 研究所(29065)
- 经济学院(26886)
- 经(26835)
- 中心(26255)
- 北京(22853)
- 江(21969)
- 院(21894)
- 财经大学(21719)
- 范(21138)
- 师范(21031)
- 农(20375)
- 科学院(20075)
- 社会(18761)
- 基金
- 项目(93181)
- 科学(74753)
- 基金(71584)
- 研究(69570)
- 家(62211)
- 国家(61779)
- 科学基金(52015)
- 社会(49794)
- 社会科(47442)
- 社会科学(47432)
- 基金项目(35874)
- 省(31236)
- 教育(30728)
- 资助(30320)
- 自然(29460)
- 自然科(28785)
- 自然科学(28777)
- 自然科学基金(28315)
- 划(27506)
- 编号(24541)
- 部(23130)
- 国家社会(22968)
- 中国(22599)
- 发(21735)
- 重点(21497)
- 成果(21365)
- 教育部(20429)
- 济(19297)
- 经济(19140)
- 人文(19063)
共检索到25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同时也进一步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其中重点是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下一步中国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周期的阶段。但是 ,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 ,是极其困难的。本文从两个层次考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首先是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总供给 (AD—AS)模型、IS—LM模型这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 ;其次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这些工具和变量中 ,最有价值的是产出缺口理论和价格指数。通过对这些工具和变量的分析 ,本文的最后结论是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明显转机 ,出现了回升的系列迹象 ,正在步入复苏阶段 ,但并未真正稳定走出低谷或萧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勇 艾春荣
本文运用STAR模型理论,对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分别建立两机制、三机制和四机制LSTAR模型,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以及经济在各个波动阶段之间转换的内在演化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把经济周期阶段划分为紧缩、恢复和扩张三个机制已经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结构,但是划分为紧缩、恢复、扩张和衰退四个机制,在整体拟合效果和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解释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经济在各机制之间的平滑转换速度和机制状态是否平稳,阐释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较强的非对称性及其内在演化机理;模型对样本数据在各机制之间的划分结果表明,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刘亚琴
本文运用HP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999年中国并未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结论,并分析了新经济周期难以启动的原因。
关键词:
HP法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陈小虎 邹战勇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成为常态。文章在区分中美两国产业内、外贸易的条件下,控制资本账户,利用MSAR-TVTP与SVAR模型,引入中美产业结构、汇率制度等因素,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影响显著,但是之后,其传导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传导过程中也发挥着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本文在构建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反事实模拟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也会发生改变。"软扩张"时期和"次贷危机"时期经济周期主要受技术冲击驱使,而"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加成冲击与消费偏好冲击。为此,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时期冲击来源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双 陈乐一
根据湖南1978~2010年相关数据对湖南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0年湖南经济经历了5个繁荣时期,分别是1978~1979年、1984~1986年、1991~1993年、1995~1998年、2006~2010年,且繁荣阶段的持续性在不断增强;其余年份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另外,湖南经济周期阶段预测结果显示:2011~2012年经济依然处于繁荣阶段;2013~2015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虽然处于衰退阶段,但是其程度并不深,尤其是2015年。
关键词:
湖南经济 潜在产出 经济周期阶段 预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乐一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波峰向下转折的下滑过程中,但经济增长的下滑和放缓并不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己滑入衰退阶段,这只是繁荣阶段的一种调整,只是扩张或繁荣的程度减弱而已,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改变。为保持经济持续繁荣,遏制经济下滑趋势,除要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政策手段外,更要立足于两个重要方面,即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努力扩大就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大卫·戈登 张开 顾梦佳 王声啸
从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到熊彼特(Schumpeter)以及1940年代的"长期停滞主义者"(the secular stagnationists)的长周期分析,几乎都未能给他们对长周期的理解提供一个逻辑一贯的理论基础,这源自于他们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视作既定的。这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结构性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积累的阶段理论"的误解。立足于"积累的阶段理论",采用一些初步假设进而构建一个关于长周期的"政治—经济"理论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将这一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提供一个强调多重力量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更替节奏的框架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经济周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古老话题,19世纪初叶以来至现在,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种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假说,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经济周期理论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区制转移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本文认为,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多重转型阶段,即经济运行机制转型、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转型、市场形态转型(买方市场形态的形成)和经济周期的转型,与此同时,在本轮周期的收缩阶段正好与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世界性经济收缩叠加在一起,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和调整期。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宏观政策不宜注重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而应倾力于经济调整,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