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8)
- 2023(12869)
- 2022(10772)
- 2021(9964)
- 2020(8169)
- 2019(18441)
- 2018(18221)
- 2017(34162)
- 2016(18504)
- 2015(21244)
- 2014(21512)
- 2013(21103)
- 2012(20117)
- 2011(18693)
- 2010(18829)
- 2009(18087)
- 2008(17637)
- 2007(16490)
- 2006(15037)
- 2005(13998)
- 学科
- 济(98363)
- 经济(98182)
- 管理(56517)
- 业(47683)
- 企(40406)
- 企业(40406)
- 方法(34706)
- 数学(28681)
- 数学方法(28511)
- 中国(27593)
- 财(21780)
- 农(21488)
- 制(21474)
- 业经(20673)
- 地方(20286)
- 学(18807)
- 贸(16445)
- 贸易(16431)
- 融(16234)
- 金融(16226)
- 体(16191)
- 易(15964)
- 银(15846)
- 银行(15829)
- 行(15335)
- 理论(14829)
- 和(14252)
- 环境(13869)
- 地方经济(13551)
- 农业(13155)
- 机构
- 大学(286573)
- 学院(281812)
- 济(132732)
- 经济(130252)
- 研究(104272)
- 管理(101661)
- 理学(85346)
- 理学院(84369)
- 管理学(83216)
- 管理学院(82668)
- 中国(82184)
- 财(64133)
- 京(61241)
- 科学(56087)
- 所(52111)
- 财经(49955)
- 研究所(46343)
- 中心(45792)
- 经(45310)
- 经济学(43847)
- 江(43125)
- 农(40057)
- 北京(39574)
- 经济学院(39056)
- 范(37528)
- 师范(37217)
- 财经大学(36922)
- 院(36578)
- 业大(33970)
- 州(33515)
- 基金
- 项目(172911)
- 科学(137839)
- 研究(131232)
- 基金(128505)
- 家(110562)
- 国家(109671)
- 科学基金(93661)
- 社会(89526)
- 社会科(84156)
- 社会科学(84131)
- 基金项目(65848)
- 省(63334)
- 教育(60352)
- 自然(55247)
- 划(54034)
- 自然科(53978)
- 自然科学(53961)
- 资助(53142)
- 自然科学基金(53054)
- 编号(51073)
- 成果(44541)
- 部(41098)
- 重点(39372)
- 国家社会(38418)
- 发(37720)
- 制(37148)
- 课题(37074)
- 教育部(36305)
- 创(35046)
- 中国(34769)
- 期刊
- 济(159325)
- 经济(159325)
- 研究(97770)
- 中国(63491)
- 财(50921)
- 管理(41661)
- 学报(40839)
- 科学(39034)
- 农(38116)
- 大学(32516)
- 教育(32168)
- 融(31937)
- 金融(31937)
- 学学(30396)
- 财经(28472)
- 经济研究(26495)
- 农业(25169)
- 经(24748)
- 技术(23730)
- 业经(21410)
- 问题(20853)
- 贸(18647)
- 世界(17249)
- 国际(17029)
- 技术经济(14995)
- 业(13254)
- 统计(13245)
- 经济问题(12766)
- 理论(12709)
- 版(12568)
共检索到456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市场经济论""国家资本主义论""国进民退论"(私企退出论)等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揭示和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即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优势以及坚持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针对美国在贸易战中对我国的污名化指称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我们认为,应当摆脱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的语词之争,从现代化经济体制层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西方话语陷阱,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建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遵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市场;以促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为目标,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两个维度展开;以产权改革为主线,在产权界定、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触及深水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鲜明特色,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冯璐 李皎
文章对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探索阶段的理论创新、政策践行及绩效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认识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其全局引领,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是在这一全局引领下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理论拓展。在践行层面,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思为指导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策践行。这些政策践行是理论创新的现实体现,同时又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两者之间动态互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宋欣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针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围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不仅帮助我国从实践的挫折中快速恢复,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丁林峰
文章将1978年至1992年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探索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该阶段体制改革思想的变化路径和理论逻辑、各项具体政策的推进过程以及经济绩效,阐明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在思想轨迹方面,改革目标的市场化取向不断增强,经历了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包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等在内的成体系的指导理论。在政策实践方面,经历了农村经济、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和价格机制改革等具体改革过程,摸索和总结了正确有效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其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阐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杨柔 徐文斌
文章将1992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探索阶段,并对这个时期从理论思想、政策践行和经济绩效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在理论思想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六大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发展历程。其次,在政策践行方面,从宏观、微观、市场体系和国际四个层面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经济绩效方面,从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四方面对我国在全面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绩效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全面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霞 蒋平华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由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充分论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它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它本身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在关于起草十四大报告的座谈会上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生杰 曲庆彪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构建──兼论中日市场经济模式之比较辽宁师范大学王生杰,曲庆彪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王晓云 周云波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市场化程度已经接近8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并日益完善。文章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状况多个层面,回顾经济体制改革路径,梳理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和成就,并对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新时代 回顾与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羽茂 何飞
2018年12月16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在成都举办"纪念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学术交流暨优秀征文颁奖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辽宁、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伟大成就与重要经验、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江 张晨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石上的全新经济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坚实的理论来源。首先,从现实条件看,它内生于经济具体实践和人民生活诉求,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走开放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第二,从创新借鉴看,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本国发展成为20世纪下半叶大多数国家的历史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借鉴创新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形成了开放型经济有机整体,包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点、以人民为中心的落脚点等。第三,从外部环境看,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第四,从战略调整看,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相结合形成内外联动,是中国经济开放的重要原则,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而且积极推动了全球新秩序的构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范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成长贯穿于中国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我国在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失业问题,远比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加严重,三种"转轨"叠合在一起的复杂情况,使得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第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是惟独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上;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相结合,其关键点和难点不在于非公经济部门,而在于公有制主体部分;第三,政府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成了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经不分"这个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范章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将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经验加以比较,阐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特别是公有制主体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本文还提出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虽然把维护私人资本所有制奉为圭臬,但它们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历史赋予中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历史责任,我们应为此努力,为世界经济学文库做出新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范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程恩富教授批评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的10个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10个大问题。通过商榷、讨论,有利于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分清是非曲直,求同存异,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