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4)
- 2023(9162)
- 2022(7304)
- 2021(6778)
- 2020(5821)
- 2019(13070)
- 2018(12768)
- 2017(24309)
- 2016(12968)
- 2015(14693)
- 2014(14261)
- 2013(14459)
- 2012(13325)
- 2011(12010)
- 2010(12174)
- 2009(11871)
- 2008(12146)
- 2007(11088)
- 2006(9802)
- 2005(9438)
- 学科
- 业(73142)
- 企(69375)
- 企业(69375)
- 济(67754)
- 经济(67674)
- 管理(56436)
- 方法(28568)
- 业经(26064)
- 财(23780)
- 农(21363)
- 数学(20777)
- 数学方法(20708)
- 务(18559)
- 财务(18550)
- 财务管理(18538)
- 中国(18193)
- 企业财务(17557)
- 技术(15633)
- 农业(15629)
- 制(14974)
- 策(14225)
- 贸(13512)
- 贸易(13502)
- 划(13342)
- 易(13225)
- 和(12852)
- 体(12210)
- 企业经济(12207)
- 理论(11897)
- 经营(11165)
- 机构
- 学院(202160)
- 大学(199225)
- 济(97606)
- 经济(96338)
- 管理(81511)
- 理学(69176)
- 理学院(68537)
- 管理学(68036)
- 管理学院(67642)
- 研究(66204)
- 中国(56129)
- 财(45860)
- 京(42048)
- 财经(36498)
- 科学(35271)
- 经(33302)
- 所(32764)
- 经济学(30895)
- 江(30088)
- 农(30075)
- 研究所(29198)
- 中心(28615)
- 经济学院(27852)
- 北京(27067)
- 财经大学(26826)
- 商学(24915)
- 商学院(24704)
- 业大(24418)
- 农业(23542)
- 州(23484)
- 基金
- 项目(122134)
- 科学(99829)
- 研究(93280)
- 基金(93127)
- 家(79339)
- 国家(78611)
- 科学基金(69513)
- 社会(64319)
- 社会科(61181)
- 社会科学(61164)
- 基金项目(48250)
- 省(45111)
- 自然(41982)
- 教育(41092)
- 自然科(41076)
- 自然科学(41067)
- 自然科学基金(40478)
- 资助(37653)
- 划(37238)
- 编号(35476)
- 业(31311)
- 部(28997)
- 创(28721)
- 成果(28476)
- 国家社会(28022)
- 重点(27250)
- 发(26686)
- 创新(25919)
- 中国(25726)
- 教育部(25650)
- 期刊
- 济(113620)
- 经济(113620)
- 研究(66009)
- 财(40233)
- 中国(38064)
- 管理(36236)
- 农(29011)
- 科学(26993)
- 学报(24693)
- 财经(20820)
- 大学(20210)
- 融(20184)
- 金融(20184)
- 农业(20160)
- 学学(19178)
- 业经(18734)
- 经济研究(18659)
- 技术(18387)
- 经(18173)
- 教育(15426)
- 问题(15177)
- 贸(14228)
- 业(13908)
- 世界(13892)
- 技术经济(13431)
- 国际(12355)
- 现代(10883)
- 财会(10527)
- 经济管理(9515)
- 经济问题(9464)
共检索到31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叶琳 黄速建
一定基本社会制度下建立与发展国有企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目标和功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基点与要求则决定了国有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使命与任务。本文认为,应从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化视角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是国家代表公众利益全面参与和控制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是政府下属的特殊机构,是经济主体的替代物。国有企业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当家作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家全面参与和控制经济的工具与实现形态。改革开放后,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没有改变国有企业作为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这一特殊性质,但成为国家参与、干预和调控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是市场的替代物。国有企业的功能内涵有所拓展,不仅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当家作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还是国家参与、干预和调控经济的组织工具与手段。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未变,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基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的使命与任务更为重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国有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保障了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应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备适应市场竞争活力的前提下,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与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拥有控制力与带动力;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宪法所赋予的使命。从路径上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是通过国有企业的分类予以完成的;从外部环境看,国有企业要与民营企业在竞争中性下共同发挥作用;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加强国资监管有助于确保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有效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叔莲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的观点后.遭到了一些人的蛮横批判后而写的一篇说理性的辩驳文章。文章再次从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所有制也是一种经济手段”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澄清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模糊观念和“左”的东西。文章认为,改革传统的国有制是为了使国有制的有效实现途径,是为了使国有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章充分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冰 郭凌晨
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以增进全民福利为目标。然而现实中国有企业并没有实现增进全民福利的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导致国有企业对公有制经济目标的偏离,由此引发现实中的一系列矛盾。国有企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必须以增进全民福利为宗旨。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 功能定位 全民福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宇燕 何帆
引言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一个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阶段。与之相应,过渡经济学的注意力也在逐渐从最初讨论的宏观稳定政策、过渡的方式及速度等问题,转移到企业理论上。从静态的体制比较角度来看,由于企业事实上是经济系统中日常决策和创新活动的基本主体,所以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私有企业行为的差异便显示了两种体制的效率对比;从动态的制度变迁角度来看,体制变革的收益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宇燕 何帆
四、边界刚性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首先是国家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企业的自身利益及其自利行为也表现得日益明显,从而,它将作为一种组织和利益集团在经济体制运行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作用。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国有企业应该也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者。在这一点上,它和私有企业是一致的。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认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政
企业制度的性质、结构与功能──兼论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三大基本难题余政一、企业制度的性质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归结为一个生产函数,即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马克思把企业理解为生产要素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或生产方式。科斯则认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乔明哲 刘福成
我国国有企业是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矛盾统一体,其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竞争性国企的主要社会责任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经济利益取向的道德责任行为,垄断国企应尽力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竞争性国企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责任体系,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担当监督者。垄断国企应以效率为导向,强调政治责任,加强政府管制和社会监督。当前应从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社会责任监管机制及建立公共财政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的渠道三个方面入手,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性质 功能 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作者在几篇关于国有企业的论文和《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一书中曾经指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企业而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被理解为,要为目前我国所有的国有企业建立一种普遍实行的一般的企业制度形式,即试图按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规范一般企业的规则来规范我国所有的国有企业。在本文中作者将进一步讨论国有制对企业组织和经营的实质性影响,作为特殊企业,国有企业的主要优点和弱声,以及哪些企业适合采取国有制等问题。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特殊企业 规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卫彬
国有企业的功能曲卫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企业的功能,对实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讨论往往缺乏系统性,其不足之处是明显的,故有深入分析之必要。一、从“市场缺陷”看国有企业的功能如所周知,国有企业不是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玉仙 张跃胜 袁晓玲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保持国有企业改革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依据。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上,改革的目标是在公平正义原则基础上,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这是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指向。坚持国有资产在价值形态的全民所有和使用价值形态上的市场化经营,这既是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遵循。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重视政府制度顶层设计,有效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晓东
本文认为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资本从国有到社会所有的“社会化”改造 ,不管国家控股与否 ,都不影响资本这种改造的性质。真正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社会所有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仅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反而会完整、真正地实现公有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雪松 张黎明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活力不足 ,经营不善 ,效益低下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产权模糊 ,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整体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作者提出 ,必须依靠创新突破国有企业内部矛盾的阻碍和束缚 ,主要从 3方面入手 :(1 )制度创新 ,通过股权多元化 ,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 ;(2 )技术创新 ,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加快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管理创新 ,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企业家生成机制的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