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4)
2023(8144)
2022(6954)
2021(6978)
2020(5876)
2019(13431)
2018(13315)
2017(24235)
2016(13483)
2015(15595)
2014(15391)
2013(15358)
2012(14722)
2011(13620)
2010(13828)
2009(13095)
2008(13081)
2007(11715)
2006(10844)
2005(10394)
作者
(37455)
(31125)
(31096)
(30034)
(20122)
(15123)
(14124)
(12209)
(11947)
(11317)
(10942)
(10742)
(10207)
(10134)
(9843)
(9705)
(9302)
(9153)
(8993)
(8756)
(8429)
(7513)
(7508)
(7395)
(7033)
(6920)
(6910)
(6787)
(6339)
(6242)
学科
(57534)
经济(57456)
管理(34796)
(30946)
(23731)
企业(23731)
中国(20535)
方法(20202)
(17207)
数学(17008)
数学方法(16762)
(14933)
(13752)
(13742)
(13299)
贸易(13284)
(12934)
业经(11887)
地方(11881)
农业(11038)
(10940)
银行(10933)
(10537)
教育(10072)
理论(9926)
(9595)
金融(9592)
(9007)
(8714)
环境(8474)
机构
大学(199000)
学院(193100)
(84063)
经济(82311)
研究(73276)
管理(66203)
中国(60046)
理学(53913)
理学院(53157)
管理学(52382)
管理学院(51979)
(44815)
(41886)
科学(41374)
(37203)
中心(33426)
研究所(32960)
财经(31922)
(31500)
(30868)
师范(30725)
北京(29806)
(28803)
(27628)
经济学(27516)
(25698)
(25320)
师范大学(25167)
经济学院(24367)
财经大学(23211)
基金
项目(113236)
研究(89121)
科学(88944)
基金(82104)
(70468)
国家(69833)
科学基金(58502)
社会(57076)
社会科(53792)
社会科学(53782)
基金项目(41900)
教育(41353)
(40642)
编号(36413)
(35640)
自然(34293)
资助(34269)
自然科(33419)
自然科学(33410)
成果(33342)
自然科学基金(32814)
(26782)
课题(26335)
重点(25943)
(25062)
中国(24571)
国家社会(24153)
(23476)
教育部(23428)
大学(22516)
期刊
(104362)
经济(104362)
研究(71648)
中国(44934)
(33810)
教育(29502)
学报(27879)
(26390)
科学(26240)
管理(25760)
(22799)
金融(22799)
大学(21641)
学学(19038)
财经(18002)
农业(17420)
经济研究(15982)
(15772)
技术(15748)
图书(15016)
问题(14919)
(14155)
业经(14098)
国际(12256)
世界(11838)
书馆(11793)
图书馆(11793)
(9933)
(9741)
论坛(9741)
共检索到32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书灿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卢山  陈楚文  王欣  金海燕  
通过较为丰富的史料,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浅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置石立峰的发展历程,热衷峰石的原由以及品石的标准等内容,旨在学习其精华,为现代园林实践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邢惠玲  
本文作者简要论述了龙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的形象 ,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龙的形象具有神尊性、性情性、罪孽性三种类型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春林  
<正>中国古典音乐发源于先秦时期,历经几千年的艺术和文化积淀,绵延不绝,彰显出所积累的深厚精神内蕴,及至当代亦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由蔡晓璐著、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论乐之韵: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神研究》将音乐之“韵”分为“形而下”的“器”和“形而上”的“道”两个方面,以“器”和“道”为论点阐释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内涵。笔者基于教育部“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科研成果《古典音乐的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编号:JKY312027KT)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探究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内涵及传播。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金荣  
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类目以来,古典小说及其研究成为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民初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以中国古典文献学方法和西方系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范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流变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其中的典范。文章以《中国小说史略》为经纬,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衍生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小说衍生文献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培根  
徐有富主编、程千帆校勘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拓展了史料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是由于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填补了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于该书除了象通常的史料学著作那样详尽介绍重要史料外,还把史料学研究拓展到了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检索利用的新领域。史料学著作需要评判史料价值,展示史料原委,讲述史料工作方法,更要以详实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书中对每一类古典文学史料从起源、种类、体例到史料价值,详加论列,对重要史料和检索、参考工具详注版本,对鉴别史料、整理和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详举实例来说明。全书正文有615条脚注以及书后所列94条“参考书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伦虎  
我国古典园林在其形成的那天起,就同山水画、山水诗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它在世界的园林体系中属自然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发端于殷商,觉醒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其中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抛弃了以宫室楼阁为主,禽兽充满囿中的形式,而继承了古代“三山一池”的传统,并迅速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当时文人和士大夫受到政治动乱和佛、道出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京华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初刻本",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其书版心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原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影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其书版心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元初刻本"各卷正文连写不分章,林氏口义作小字双行,"元刻本"各卷分章,正文顶格,林氏口义退格。与宋本《庄子鬳斋口义》对比,可知"元初刻本"实为宋景定刻本。与"元刻本"《老子鬳斋口义》对比,可知"元刻本"实为宋末刻本。而与日本南北朝本"覆宋"刊本《列子鬳斋口义》对比,可知日本刊本实可视为新发现的宋末刻本,同时也是目前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青玥  
2017年3月初,曾被小米抢投专做全景相机的VR硬件公司"完美幻境"的内部员工爆料称,"完美幻境"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跑路。早前有媒体报道过的米多娱乐欠薪裁员事件和众景视界欠薪裁员事件以及去年10月的暴风魔镜大规模裁员事件因此被再度扒了出来。眼花缭乱的负面新闻不禁让人们揣测,曾经红极一时的虚拟现实行业是否只是个短命"天子"——才刚登基,就成了"亡国君"?虚拟现实行业的前世今生2014年7月,美国的Facebook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青玥  
2017年3月初,曾被小米抢投专做全景相机的VR硬件公司"完美幻境"的内部员工爆料称,"完美幻境"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跑路。早前有媒体报道过的米多娱乐欠薪裁员事件和众景视界欠薪裁员事件以及去年10月的暴风魔镜大规模裁员事件因此被再度扒了出来。眼花缭乱的负面新闻不禁让人们揣测,曾经红极一时的虚拟现实行业是否只是个短命"天子"——才刚登基,就成了"亡国君"?虚拟现实行业的前世今生2014年7月,美国的Facebook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使得情报学难以避免人工智能的融合趋势,无论这种融合是主动为之或是被动选择。然而学界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的发展走向并未予以充分探讨,大部分研究均将焦点置于大数据与下一代互联网环境中进行论述。本研究将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走向解构为"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四个论题,对每个论题借由理论面向与实践面向的二分法展开阐释,并从整体视角上提出应在人工智能洪流中找准情报学定位,不能忽视"人"在情报学中的价值以及重视跨学科融合、跨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蜀  
司马迁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徐蜀ABSTRACTByanalysingShiJibySimaQian,theauthorthinksitisnotonlyaclassicinhistoryandliterature,butalsohashadagre...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华  
自由教育的根本精神源于西方古典自由教育。目前人们对古典自由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存在模糊认识,原因是未能深入理解古希腊的自由观念和古希腊人对待自由的态度。古希腊有三种自由观念,分别是欲望的自由、德性的自由和沉思的自由;古希腊人对三种自由的态度大相径庭:抑制欲望的自由,倡导德性的自由,限制沉思的自由。他们对待自由的态度规定了古典自由教育的特征:非实用性,公共性和闲暇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寒青  
气韵生动,是用动作的气韵来表现内心的生命和精神。在中国古典舞中通过气息的运用,可将舞蹈各种审美姿态展现出来,使得中国的古典文化源源流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杨絮飞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处理手法,它集“工笔”的风格精丽和“写意”的简括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处理手法也有这种“兼工带写”的技法。具体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园林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工巧和精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写意”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园林中实景的“写意”处理和园林中诗化的艺术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和“写意”手法的辩证统一,水乳交融———“兼工带写”,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可以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疏密相映,开合自然,张弛得当的艺术效果。参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