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6)
2023(3897)
2022(3191)
2021(3052)
2020(2318)
2019(5540)
2018(5443)
2017(10298)
2016(5639)
2015(6360)
2014(6422)
2013(6306)
2012(6009)
2011(5727)
2010(5971)
2009(5678)
2008(5998)
2007(5772)
2006(5289)
2005(5042)
作者
(16650)
(13989)
(13763)
(13033)
(9144)
(6796)
(6080)
(5320)
(5292)
(5227)
(4773)
(4722)
(4689)
(4634)
(4557)
(4281)
(4044)
(4039)
(4004)
(3795)
(3710)
(3426)
(3392)
(3374)
(3225)
(3212)
(3102)
(2930)
(2751)
(2715)
学科
(25181)
经济(25153)
(19143)
管理(18726)
(17907)
企业(17907)
方法(8548)
理论(8244)
中国(7471)
业经(7347)
(7153)
(7081)
(5712)
(5655)
(5640)
(5472)
教育(5275)
数学(5191)
数学方法(5072)
(4670)
农业(4596)
地方(4586)
(4440)
贸易(4436)
技术(4315)
(4313)
银行(4305)
(4288)
(4153)
(3957)
机构
大学(94315)
学院(92630)
(36823)
经济(35976)
管理(33690)
研究(31993)
理学(28311)
理学院(27951)
管理学(27544)
管理学院(27336)
中国(23936)
(20554)
(18426)
科学(18121)
(16139)
(15477)
师范(15427)
(14915)
财经(14483)
研究所(14406)
北京(13246)
中心(13019)
(12895)
师范大学(12398)
(12242)
(12095)
经济学(11085)
(10963)
财经大学(10489)
业大(10097)
基金
项目(51522)
研究(41560)
科学(41013)
基金(36810)
(31430)
国家(31097)
科学基金(26240)
社会(26000)
社会科(24523)
社会科学(24515)
教育(19958)
(19199)
基金项目(18327)
编号(18272)
(16791)
成果(16777)
自然(15340)
自然科(14943)
自然科学(14940)
资助(14718)
自然科学基金(14705)
课题(13121)
重点(12051)
(11866)
(11332)
(11253)
项目编号(11191)
(11011)
(10611)
教育部(10528)
期刊
(47898)
经济(47898)
研究(32325)
中国(19162)
教育(16498)
(15152)
管理(14859)
学报(12983)
科学(12718)
(11819)
大学(10195)
学学(9043)
财经(8904)
技术(8070)
农业(7912)
(7832)
金融(7832)
(7751)
图书(7434)
业经(7358)
经济研究(6714)
问题(6425)
书馆(5854)
图书馆(5854)
(5485)
现代(5273)
(5206)
论坛(5206)
技术经济(4570)
(4559)
共检索到149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芸   钟钰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琳   钟钰  
“藏粮于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总体服务于粮食安全,经历了以粮食增产、增产提质、增产增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三个阶段。“藏粮于技”战略是马克思农业技术思想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中国化实践,是内嵌于不同时代制度框架下的技术创新,丰富了粮食安全实践形式。“藏粮于技”面临技术体系转型、权责框架优化、人才结构更新等新的发展议题。未来要厚筑粮食根基,革新技术体系;统筹顶层设计,压实党政责任;挖掘人才活水,激发内生动力,以实现“藏粮于技”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俞凌云  马早明  
"校园欺凌"作为社会焦点性问题,其概念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国内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知尚未明晰,相关概念的辨析与使用仍存在混淆不清的状况。相较于我国的情况,美、英、日等多个国家对"校园欺凌"的界定较为完善。各国在界定"校园欺凌"的原则中基本遵循了欧维斯的三大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本国校园欺凌的具体特征对"校园欺凌"概念进行扩充。"校园欺凌"概念的认知须将其与"校园暴力"、"学生欺凌"的概念进行区别,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内涵与外延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概念做出重新界定,希望以此为相关政策法规细则的出台带来启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  戚佳玲  钟文钰  
科学的城乡融合评价是城乡融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的基础。以"内涵辨识—理论认知—体系重构"为逻辑主线,从城乡融合的概念内涵、基础理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尺度及演化机理等方面,开展城乡融合评价综述。研究表明:学界对城乡融合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且已有一定理论基础;城乡融合评价指标选取呈现多维化、多属性化特征,但指标体系构建尚未突破静态性层面;定量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尺度整体偏向中宏观,缺少微观视角下的量化以及不同融合模式对比研究;城乡融合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机理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对此,提出了以下五点展望:(1)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完善系统研究框架构建;(2)优化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城乡融合发展模式;(3)深化城乡要素流动机制,推动城乡空间均衡发展;(4)加强微观尺度细节挖掘,健全城乡融合推进机制;(5)强化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创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识结果须查证,平台著录应详尽,确定书影细甄选,完成之后做整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永怡  郭菊娥  杨华江  
本文在回顾以往战略风险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资源派、能力派理论和集团公司的特点 ,给出了集团公司战略风险内涵界定与特征 ,着重分析了集团公司战略、环境、资源和竞争能力四要素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集团公司的战略 ,并指出了集团公司战略风险来源于集团公司战略、环境、资源、竞争能力相互之间的动态不平衡以及集团战略与子公司战略之间的不一致性 ,并论证了集团公司战略风险的判断准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涌峰  
特色发展是全球范围内学校变革的基本趋势。而当前人们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和误区,对国内外学校特色发展认识的差异也有所忽视。实际上,国内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呈现"文化为纲"的主要特征,即强调学校文化特色作为学校特色的本质属性,并强调学校文化特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西方国家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则呈现"课程为本"的总体特征,强调以课程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中心,彰显学校多样与课程多样的双重特质,并以自主和合作保障课程特色。融通中西认识,认为学校特色发展应以课程作为切入点和核心支撑,以学校文化为价值前提和沉淀形式,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同时自主性和多样性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毅  陈重  王礼志  
本文通过建立战略因素评价矩阵、战略地位态势图、战略实力分析图等,构建了企业战略地位区与战略实力点的SWOT量化辨识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解决基于传统SWOT分析所得战略地位区和战略实力点的结果过于理想化且难以准确把握的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韩博  孙瑞  李寒冰  张晓琳  林金煌  
[目的]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何保障未来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两藏战略)是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的现实途径。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不稳定、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背景下,亟需深入实施两藏战略研究。[方法]鉴于此,文章围绕“形势研判—内涵延展—理论架构—要素解析—评估决策”的研究路径对新时期的两藏战略实施目标、定位、方向、任务等关键内容进行阐述,试图面向全球变化视野在系统层面剖析两藏战略现实问题。[结果]两藏战略涵盖主体行为、粮食系统、耕地资源、技术体系四个核心内容,是一项具有多层级、多要素、多主体特征的“社会-资源-管理”系统优化工程。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通过构建理论粮食安全空间提出以强调跨学科理论与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系统评估方法,为国家尺度粮食安全评估提供思路。[结论]未来应以农业生产适宜性、粮食安全紧迫性、农业供需关联性作为耕地弹性利用的原则,在保障口粮自给、提升农业质量的需求前提下,实现农业系统永续利用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韩博  孙瑞  李寒冰  张晓琳  林金煌  
[目的]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何保障未来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两藏战略)是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的现实途径。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不稳定、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背景下,亟需深入实施两藏战略研究。[方法]鉴于此,文章围绕“形势研判—内涵延展—理论架构—要素解析—评估决策”的研究路径对新时期的两藏战略实施目标、定位、方向、任务等关键内容进行阐述,试图面向全球变化视野在系统层面剖析两藏战略现实问题。[结果]两藏战略涵盖主体行为、粮食系统、耕地资源、技术体系四个核心内容,是一项具有多层级、多要素、多主体特征的“社会-资源-管理”系统优化工程。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通过构建理论粮食安全空间提出以强调跨学科理论与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系统评估方法,为国家尺度粮食安全评估提供思路。[结论]未来应以农业生产适宜性、粮食安全紧迫性、农业供需关联性作为耕地弹性利用的原则,在保障口粮自给、提升农业质量的需求前提下,实现农业系统永续利用的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华  刘仲英  
本文针对当前企业知识管理项目实施与知识管理系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知识管理中知识辨识环节对企业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知识辨识进行了内涵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知识辨识实现方法与流程,提出了若干知识辨识的实施原则,设计了知识可得度模型以增进企业对其欲获取知识的了解并有效指导其知识获取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庆峰  
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践中国际化却存在潜在的内在冲突和国家意识形态风险、资金来源不足与利润挤压的经济风险以及管理制度兼容带来的政策风险等三方面问题,为有效防范上述风险,应在政府与高校达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协调政府对经济行为体的规制,引导高校对项目管理的考核和监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从公共交流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出发,回顾了图书馆学历史上的三种交流论,并从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原意出发,梳理了客观知识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知识交流和私域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交流的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