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1)
2023(5961)
2022(5204)
2021(4750)
2020(3942)
2019(8415)
2018(8414)
2017(15890)
2016(8355)
2015(9067)
2014(8419)
2013(7997)
2012(6823)
2011(6171)
2010(6116)
2009(5768)
2008(5246)
2007(4654)
2006(4097)
2005(3228)
作者
(21761)
(18307)
(17939)
(17013)
(11232)
(8747)
(8296)
(6969)
(6857)
(6361)
(6077)
(6040)
(5659)
(5560)
(5525)
(5384)
(5318)
(5307)
(5292)
(5041)
(4404)
(4310)
(4187)
(4156)
(4117)
(4003)
(3970)
(3890)
(3719)
(3636)
学科
(29846)
经济(29700)
管理(20939)
(19436)
(16620)
企业(16620)
方法(14023)
(10517)
数学(10447)
数学方法(10313)
业经(8889)
中国(8542)
(8013)
理论(7689)
(6676)
农业(6605)
(6479)
(5635)
贸易(5633)
(5458)
(5123)
教育(5025)
地方(5015)
环境(4943)
社会(4358)
(4191)
收入(4098)
(4094)
财务(4078)
财务管理(4069)
机构
学院(110617)
大学(108275)
(42447)
经济(41582)
管理(41505)
理学(36493)
理学院(36076)
管理学(35326)
管理学院(35125)
研究(34714)
中国(24697)
科学(22025)
(21467)
(19296)
(19077)
业大(17372)
(16835)
(16078)
中心(15816)
(15684)
师范(15533)
财经(15423)
研究所(15410)
农业(15200)
(13946)
经济学(12883)
北京(12771)
(12476)
师范大学(12272)
技术(12187)
基金
项目(77502)
科学(61485)
研究(57760)
基金(55867)
(48490)
国家(48035)
科学基金(41486)
社会(39230)
社会科(35976)
社会科学(35961)
(31491)
基金项目(29613)
教育(27548)
(26061)
自然(25678)
自然科(25128)
自然科学(25122)
自然科学基金(24698)
编号(24402)
资助(21788)
成果(19466)
重点(17377)
(16713)
(16619)
(16508)
课题(16502)
国家社会(15609)
创新(15248)
项目编号(15000)
科研(14908)
期刊
(48058)
经济(48058)
研究(30293)
中国(21383)
(18488)
学报(18238)
科学(16510)
教育(15297)
(14705)
管理(14225)
大学(14032)
学学(13195)
农业(12816)
业经(9280)
技术(8653)
经济研究(8369)
财经(7489)
(6523)
金融(6523)
(6497)
(6176)
(5971)
问题(5628)
商业(5432)
图书(5334)
科技(5177)
业大(4851)
统计(4731)
职业(4673)
现代(4619)
共检索到15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国宝  
对于要素分配来讲,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发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即由于要素所有权能通过要素的投入以平等机会获取利益且利益多少由要素作用结果的质和量来决定,这样导致所有者投入要素的积极性与投入方向的有选择性,从而达到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劳动产权理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理论前提,其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唯一途径。现实中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症结是劳动者劳动产权不规范:一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依据不规范;二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过程不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关键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规范劳动者劳动产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新力  
实行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收入差别的扩大。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其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对合理的一面要正确对待,而对不合理的一面则应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芝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问题,从"对现阶段分配关系的认识"、"造成分配关系现状的原因"、"调节现阶段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综观其研究成果,侧重政策与实证的研究偏多,理论解释力不够,尤其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的本质及其具体制度安排的相关研究更是鲜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更应关注并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这才是理顺现阶段分配关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康静萍  黄建军  
经典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消亡为立足点设计按劳分配方式,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相去甚远。文章分析按劳分配理论存在的困惑,对按劳分配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新的探索,提出工资加劳动分红的按劳分配实现形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研究了中国情境中的人民福祉概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福祉、人民福祉与国际人类福祉理论的异同以及人民福祉理论如何在福祉测量上体现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进步和解放的理论,其中蕴含着科学的福祉观。人民福祉是马克思主义福祉的具体化,是不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发展程度的表征,其具体内涵为:全体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社会关系改善的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全发展程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福祉基本原理以及人民福祉与国际人类福祉比较,本文提出了一套由人类福祉和福祉社会条件两个账户组成的人民福祉测量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华  党雪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遭遇深刻的实践困境,其完全实现的所有制条件正在被实践所改变,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劳动者通过市场与劳动条件结合提供了实现条件。随着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结合方式呈现出迂回、多样性的特点,按劳分配的实现也呈现出曲折、迂回的路径。劳动者通过劳动产权、公有产权和国家管理实现其权益;通过市场机制,劳动者分享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双重权利。生产要素所有权被普遍承认和依法保护,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性、创造力,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国家分配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财政现象共性的科学概括,经济体制转轨并没有改变它理论的科学性。对待“国家分配论”的正确态度是在坚持中求发展,即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发展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体理论和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进  
通过对公有制基础上内在矛盾的揭示 ,证明即使在完全的计划经济中 ,社会主义的初次分配也必然是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在于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生产力系统创造的 ,资本是社会生产力已有成果的保存形式 ,利息是对人们保存这种成果并促进其发展的一种奖励。按要素分配的比例决定 ,由一个社会历史的、道德的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斗争决定。该分配下造成的差别 ,必须通过剩余产品的分配来调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达  宋冬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扩大,怎样把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探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一、传统的财政分配理论遇到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迅猛冲击和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再生产认识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社会主义财政分配理论也遇到了来自实际发展的种种挑战.一是经济越发展,财政越困难;二是分配越改革,调控越乏力;三是财政越放权,分配格局反而越不合理地倾斜,分配渠道更加无序化;四是机制越转换,深层次隐患愈暴露,不少突出的矛盾累积成灾.这些都表明财政分配在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方面,理论落后于实际,再加上种种指导思想的束缚,不仅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新的步伐,而且使旧的体制难于打破,新的体制无法真正建立和运行.可以说,社会主义财政分配的若干基本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兴华  
1997年4月2日,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和实现形式”研讨会,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高校和研究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一、关于如何认识按劳分配问题 现阶段能否实现按劳分配?首都经贸大学杨时旺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怀疑甚至否定按劳分配的一些观点,其理由是不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汪孝德  
弥补市场失灵是税收调控存在的客观基础。税收调控具有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灵和改变所有权的性质。在我国,一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必须自觉地运用税收这一强有力的经济手段,来规范市场机制的运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章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经济现象,表现形式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其结果导致优胜劣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