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
2023(1987)
2022(1714)
2021(1723)
2020(1638)
2019(3738)
2018(3608)
2017(7089)
2016(4002)
2015(4535)
2014(4501)
2013(4593)
2012(4155)
2011(3378)
2010(3628)
2009(3492)
2008(4376)
2007(3562)
2006(3009)
2005(2762)
作者
(10624)
(8785)
(8757)
(8427)
(5812)
(4230)
(4015)
(3358)
(3340)
(3318)
(3113)
(2898)
(2825)
(2748)
(2710)
(2675)
(2642)
(2593)
(2573)
(2565)
(2446)
(2348)
(2192)
(2099)
(2095)
(2077)
(2062)
(1873)
(1840)
(1796)
学科
管理(16654)
(16553)
(16145)
企业(16145)
(14855)
经济(14830)
(11274)
(10319)
财务(10316)
财务管理(10305)
企业财务(9743)
方法(9546)
数学(8568)
数学方法(8484)
(3930)
会计(3761)
(3437)
(3287)
(2933)
业经(2678)
体制(2537)
(2270)
银行(2264)
(2221)
理论(1951)
(1949)
金融(1949)
市场(1942)
中国(1909)
(1716)
机构
学院(56523)
大学(55395)
管理(22287)
(21268)
经济(20805)
理学(18990)
理学院(18857)
管理学(18504)
管理学院(18408)
(17175)
研究(13461)
中国(13245)
财经(12402)
(11157)
会计(11136)
(11065)
财经大学(9015)
(8849)
(7505)
商学(7455)
商学院(7413)
科学(7386)
北京(7174)
中心(6913)
(6822)
(6735)
业大(6668)
会计学(6460)
会计学院(6059)
经济学(6008)
基金
项目(30865)
科学(23700)
基金(23084)
研究(21611)
(19452)
国家(19294)
科学基金(17118)
社会(13598)
社会科(12978)
社会科学(12973)
基金项目(12213)
自然(11883)
自然科(11639)
自然科学(11635)
自然科学基金(11465)
(11313)
资助(10455)
教育(10241)
(9283)
编号(8859)
成果(7610)
(7291)
(6873)
重点(6463)
教育部(6413)
人文(6403)
大学(6314)
科研(6311)
项目编号(6235)
(5947)
期刊
(22457)
经济(22457)
(21173)
研究(16398)
会计(12196)
中国(10662)
财会(9513)
学报(8050)
管理(7821)
财经(6949)
(6780)
金融(6780)
大学(6422)
通讯(6310)
会通(6302)
学学(6251)
科学(6128)
(5647)
(5483)
(4522)
(4236)
技术(3988)
(3709)
月刊(3598)
(3577)
农业(3525)
之友(3419)
经济研究(3366)
理论(3220)
(3211)
共检索到8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蓝泗方  
《财务与会计》2012年第8期刊登了谢树志的《权益法下相对股权变动时的会计处理》(以下简称《谢文》)。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后,对该文中投资企业相对股权较原有持股比例降低时的会计处理持不同看法,现提出并与《谢文》作者作一探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可能:一是投资企业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进一步收购或转让处置部分所持有的股权。二是投资企业不进行投资,但被投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树志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企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有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进一步收购股权或对外部分处置所持有的股权;二是被投资企业增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志碧  孙艳芬  王媛媛  
本文研究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式的相似性对相互持股的会计处理的影响,并从会计处理系统的角度提出将代数综合法结合计量的处理方法,并提出具体完善建议:消除灰色地带,清楚界定概念的边界;完善披露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弥补准则空白,选用适当权益分配方法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巫翱荔  
被投资企业回购股份时,由于其单位净资产价值与回购价格差异,回购后将导致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发生变动,其与回购前所享有份额差额该做何处理?有人认为应调增(或调减)"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艳红  
本文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以下简称《解答(三)》),对于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成本的确认、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方面会计处理和税法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说明其对所得税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芒芒  张志凤  
股权投资按投资目的分为四类:一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即对子公司投资;二是能够和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三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即对联营企业投资;四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投资。第四类投资又分为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和活跃市场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骆国城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差异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但这两种方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额的规则完全不同。因此,可将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方法直接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大类,由此细分各类方法下的初始入账额及后续入账额。笔者认为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业务核算中应着重把握下列要点。(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条件及转换类型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控制权或未取得非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控制权形式分为法定控制权和实质控制权两类,其中取得被投资单位50%以上股权形成了法定控制权,包括直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俸芳  黄娜  杨一飞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随着投资单位追加投资,可能会引起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转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追加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并作了举例说明。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志凤  
笔者在2007年度CPA考试考前辅导过程中,发现大量考生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存在障碍。本文拟通过详细论述及具体案例对该问题进行讲解,以期对考生有所裨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华  戴德明  徐泓  
权益法自20世纪90年代被当作"国际惯例"引入我国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感困惑的问题。研究表明,权益法是公共会计师行业默认的证券市场上的操作手法,其目的是在会计报表中列报股权投资的"价值",其设计思路与合并报表相似,故又被称作"单行合并"。权益法缺乏理论依据,在本质上是一套金融分析规则而非会计规则,它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传播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过程。国际的未必就是先进的。我国学者应当秉持学术操守,扬弃域外理论,发扬本土学说,着力创建具有中国气派的会计理论体系,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原创贡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小倩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伟  
企业集团公司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往往会对现有子公司做出调整或改变其持股比例。母公司的持股权比例变动后,如何正确编制合并报表是会计处理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整体要求。另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加以完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雷鸣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玲  赵富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与后续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及方法,企业应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具体情况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确认与计量有着明显的差别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成本法、权益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计量与确认方法进行分析并剖、不同阶段区别与联系分析,提出浅俗易懂的长期股权投资财务处理三步骤思路,即初始取得会计政策选择与财务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海华  
一、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具体情形(一)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法是指企业将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所形成的长期资产按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此种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