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7)
2023(5598)
2022(4844)
2021(4653)
2020(3974)
2019(8709)
2018(8578)
2017(16490)
2016(8825)
2015(9544)
2014(9075)
2013(8775)
2012(7460)
2011(6268)
2010(6645)
2009(6479)
2008(6958)
2007(5909)
2006(5098)
2005(4630)
作者
(21811)
(18196)
(17822)
(17339)
(11689)
(8782)
(8277)
(6793)
(6768)
(6636)
(6072)
(5917)
(5620)
(5567)
(5533)
(5447)
(5391)
(5375)
(5371)
(5080)
(4630)
(4456)
(4350)
(4130)
(4067)
(4022)
(4020)
(4009)
(3566)
(3507)
学科
管理(32674)
(31775)
(30207)
经济(30177)
(29514)
企业(29514)
(18736)
(16356)
财务(16338)
财务管理(16322)
企业财务(15160)
方法(15139)
数学(13406)
数学方法(13308)
(7387)
(6623)
中国(6379)
业经(6303)
(5561)
贸易(5557)
(5392)
(5252)
银行(5243)
(5235)
(5166)
(4944)
金融(4943)
理论(4513)
(4505)
体制(4439)
机构
学院(116136)
大学(112626)
(45953)
管理(45186)
经济(45005)
理学(38901)
理学院(38604)
管理学(37974)
管理学院(37774)
研究(31314)
(29582)
中国(26401)
财经(22254)
(21891)
(20023)
(17213)
科学(16636)
财经大学(16429)
(15556)
中心(15030)
会计(14482)
商学(14382)
商学院(14259)
(14103)
北京(13542)
经济学(13473)
业大(13284)
(13173)
研究所(12894)
经济学院(12153)
基金
项目(69804)
科学(55207)
研究(52550)
基金(51200)
(43143)
国家(42781)
科学基金(38121)
社会(33205)
社会科(31637)
社会科学(31628)
(27143)
基金项目(26809)
教育(25137)
自然(25029)
自然科(24538)
自然科学(24532)
自然科学基金(24124)
编号(22533)
(22345)
资助(21547)
成果(18315)
(15791)
重点(15289)
(15161)
项目编号(15147)
(14814)
课题(14623)
人文(14304)
教育部(14187)
大学(14051)
期刊
(51398)
经济(51398)
研究(34064)
(31870)
中国(20000)
管理(16773)
会计(15107)
学报(14321)
财会(13165)
(12887)
金融(12887)
科学(12217)
(11792)
财经(11482)
大学(11255)
学学(10805)
教育(9847)
(9611)
经济研究(8987)
技术(8806)
通讯(8669)
会通(8659)
业经(8511)
农业(7943)
(6484)
(6385)
(6317)
问题(6153)
国际(6137)
(6036)
共检索到175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超过部分作为清算股利,应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我国目前实务中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通常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分配,因此,长期股权投资在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对于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可全部简化处理为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即借记“应收股利”,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而对于投资年度以后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计算处理,虽然有常用的计算公式,但不便于理解,鉴于此,现将“应冲减初始投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富山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修改稿,删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中成本法的定义,只要求在投资者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将股利作为收益列报。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重新进行了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芳  柳世平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成本法是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核算股权投资的方法。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采用成本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的计算相对复杂,在具体处理时分为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焦小静  
一、同一控制下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处理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与企业合并相对的是同一控制下按照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进行合并,这里的理念是将企业合并看成了集团内部的"事项",不具有公允的市场价值存在。因此不需要对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进行调整。同时,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对长期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章新蓉  熊涛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情况下成本法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但对被投资单位发生净损失情况下成本法的处理却未作任何说明。鉴于此,本文拟就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一、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时的处理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时,投资企业不能只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予以确认,而应先按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胜强  毛洪伟  
一、准则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相关规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会计处理涉及三个账户,即"应收股利"、"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种情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珉  
本文主要研究现金股利对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检验股利的代理模型与信号模型以及实践中强制股利的治理功能与信息甄别功能。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现金股利有利于抑制内部现金流富余的公司进行过度投资,支持股利的代理模型和强制股利的治理作用。但内部现金流紧缺的公司难以从以往年度连续派现或较多派现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好处,缓解其投资不足问题,股利的信号模型和信息甄别功能不能得到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祝利芳  
限制性股票作为一种有效的股权激励手段越来越受到各类企业的青睐,其会计处理也得到逐步深入与细化。一方面要在等待期内确认成本费用,另一方面要区分可解锁与不可解锁对权益工具的整个流程进行处理。当涉及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可撤销时,可解锁部分和不可解锁部分的处理存在很大差异,又因可解锁人数的最佳估计数各年变化对上述两类处理均有影响,导致账户之间逻辑关系错综复杂、金额计算叠加交错。为理顺并简化该项处理,在对授予对象细化分类的前提下建立“核心账户联动”理顺账户的逻辑关系,采用“全面分类列表”解决股利计算问题及后续处理问题,以厘清和简化相关会计处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志谦  袁振兴  
会计只能提供相对相关和可靠的信息,在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作用有限,形成了会计目标实现的障碍,这迫使投资者不得不去寻找其他信息渠道,以期更有效地决策。现金股利就是投资者寻找的信息渠道之一,它和会计信息在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并形成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态势实质上起到了对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吕振伟  
文章选取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率、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支付率、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均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正向调节现金股利支付率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调节效应在地方国企中更加显著。研究创新性地将现金股利、会计投资者保护和非国有股东持股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武献杰  
针对《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中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应收利息会计处理问题,本文指出,不单独确认应收项目而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处理方法没有法律依据;收到股利或利息时确认投资收益会虚增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税负;不论是企业取得属于流动资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取得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均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骆国城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差异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但这两种方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额的规则完全不同。因此,可将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方法直接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大类,由此细分各类方法下的初始入账额及后续入账额。笔者认为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业务核算中应着重把握下列要点。(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条件及转换类型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控制权或未取得非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控制权形式分为法定控制权和实质控制权两类,其中取得被投资单位50%以上股权形成了法定控制权,包括直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玲  赵富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与后续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及方法,企业应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具体情况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确认与计量有着明显的差别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成本法、权益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计量与确认方法进行分析并剖、不同阶段区别与联系分析,提出浅俗易懂的长期股权投资财务处理三步骤思路,即初始取得会计政策选择与财务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玉梅  
本文着重从企业所分派的现金股利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的比较着手 ,介绍对长期股权投资所分派的现金股利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介绍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下所分派的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