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4)
- 2023(6419)
- 2022(5324)
- 2021(5168)
- 2020(4317)
- 2019(9700)
- 2018(9705)
- 2017(19363)
- 2016(10698)
- 2015(11608)
- 2014(11685)
- 2013(11638)
- 2012(11005)
- 2011(10086)
- 2010(10364)
- 2009(9684)
- 2008(9694)
- 2007(8905)
- 2006(7962)
- 2005(7187)
- 学科
- 济(45034)
- 经济(44981)
- 农(44544)
- 业(38089)
- 农业(29622)
- 管理(22424)
- 企(16964)
- 企业(16964)
- 方法(16821)
- 数学(15094)
- 数学方法(14904)
- 业经(14121)
- 中国(10656)
- 制(10643)
- 学(10054)
- 农业经济(9884)
- 财(9175)
- 村(8924)
- 农村(8915)
- 发(8503)
- 地方(8475)
- 银(8069)
- 银行(8050)
- 贸(7811)
- 贸易(7809)
- 行(7695)
- 策(7678)
- 易(7661)
- 体(7627)
- 融(7376)
- 机构
- 学院(157079)
- 大学(153861)
- 济(65687)
- 经济(64422)
- 管理(58931)
- 研究(55892)
- 农(53939)
- 理学(51458)
- 理学院(50892)
- 管理学(49917)
- 管理学院(49645)
- 中国(45288)
- 农业(41473)
- 科学(35906)
- 业大(33060)
- 京(31737)
- 所(29818)
- 财(27965)
- 研究所(27317)
- 中心(27196)
- 农业大学(25088)
- 江(24770)
- 财经(22537)
- 业(21034)
- 经(20685)
- 范(20534)
- 师范(20287)
- 省(19743)
- 州(19305)
- 经济学(19275)
- 基金
- 项目(106892)
- 科学(84246)
- 基金(78997)
- 研究(76873)
- 家(70311)
- 国家(69644)
- 科学基金(58537)
- 社会(49520)
- 社会科(46473)
- 社会科学(46457)
- 省(42342)
- 基金项目(42132)
- 自然(37988)
- 自然科(37156)
- 自然科学(37142)
- 自然科学基金(36499)
- 划(35028)
- 教育(33473)
- 编号(31722)
- 资助(31682)
- 农(30745)
- 成果(25680)
- 部(24391)
- 重点(23826)
- 发(23705)
- 创(21940)
- 性(21574)
- 业(21333)
- 国家社会(20878)
- 课题(20618)
共检索到23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郭沛
21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和金融部门推进普惠金融的力度不断强化,但是,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其满足情况如何?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怎么样?本文通过三省9县1730户农户家庭的调研数据,研究表明,农户信贷需求依旧旺盛,非正规信贷仍然是农户满足信贷需求的主要渠道,农户信贷配给仍较严重,抵押和担保仍然是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主要方式,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仍然较低,同时,农户金融服务的自我排斥程度仍然较高。不同生产经营方式和收入层次的农户、小规模农户的信贷需求,都依旧比较旺盛。为了提升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有必要从金融供给角度进一步放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信贷可得性 信贷配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根据山东省92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信贷可得性,并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财务状况、信贷特征、信用情况和借贷渠道五个维度分析检验了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普遍性,但存在有信贷需求而没发生实际信贷行为的情况,样本农户信贷用途具有多样化,在融资渠道上首选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明显融资偏好;52.60%的样本农户可以获得贷款,信贷可得性不高。实证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规模、资产规模、收入水平、信用情况、借贷渠道对农户信贷可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特征 信贷可得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钱颖
基于江苏省2015年633户创业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可观察的双变量Probit模型对银农关系深度、广度和密度与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系深度中的信用社社员和信用户身份对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密度中的银农距离和拖欠款经历则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系广度在竞争度低的农村信贷市场上负向作用不显著。此外,对于个体户和企业形式的创业项目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仍将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是否放贷的主要依据,而增加地方金融资源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创业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概率。
关键词:
创业农户 银农关系 信贷可得性 正规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星竹 吴子靖
本文以辽宁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调研了辽宁14个市的394个农户,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根据“农户借贷需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保险情况、家庭供养比、家庭生产经营总收入、农户贷款经历和农户家庭经济类型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正向影响;并且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因此政府与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来提升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水平,从体系上不断完善农户的征信体系以及抵押担保体系,进而响应辽宁省的金融扶贫政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方超 董继刚
基于泰安市22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贷款特征、国家政策五个方面选取13个变量,运用Logistic-isM模型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借贷经验、贷款公平性以及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等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分析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借贷经验、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是中间层因素,农户收入来源、贷款公平性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农户 信贷可得性 影响因素 层次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雨露 彭媛媛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发展对缓解规模农户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信贷交易成本对规模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基于江苏省668户规模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贷交易成本高会降低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规模农户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合约实施机制不完善所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其信贷可得性。与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产业链组织相比,规模农户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组织更有助于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信贷可得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光林 李庆海 丁海燕
基于2016年新疆7县(市)农户金融调查数据,从4个方面设置问题测度农户的金融认知水平,根据农户是否获得贷款、贷款规模以及贷款金额占申请额的比值测度信贷可得性,并采用IV-ProbIt模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户金融认知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认知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获得贷款,提高信贷规模以及贷款额/申请额的比例;除此以外,户主的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和政治资本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显著为正;户主的风险态度和南疆地域虚拟变量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显著为负。
关键词:
金融认知 信贷可得性 农户 少数民族地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贤 张月明 斯琴图雅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与信贷的统计分析,挖掘其影响机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可得社会网络资本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且人情支出的作用尤其明显;户主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户主是否为党员等特征变量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有不同程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为正向影响,且影响比人口数量显著;家庭总收入及承包土地影响均显著,而经营性总资产对信贷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但对信贷可能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周月书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差异化定价的格局。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基于具有名义正规信贷需求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正规信贷需求缺乏利率弹性。若农户处于竞争度更大的正规信贷市场,或者将贷款用于生产用途而非消费时,农户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变大。在利率上浮至银行最优信贷配给的利率水平前,利率上浮有利于激励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然而考虑到农户利率弹性的异质性,银行会选择审慎定价。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利率 利率弹性 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宁 范振宇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518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整体富裕程度不高,贷款资金主要投向基本消费领域即以消费性信贷为主;家庭人口越多、户主年龄越大、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的概率越大;而务农人数越多、农业收入及农村工商业收入越高、生产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的概率越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充分考虑金融需求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商业性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和完善生产性信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农户基本消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为了深入理解中国的农地流转问题,本文从流动性约束的视角出发,全面考察了信贷可得性、融资规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金融排斥推高了流动性资本的影子价格,导致农地流转的潜在发生率远低于完全市场下的流转水平,而获得信贷支持能够明显促进农户的农地流转,并且该促进作用在农地流入规模方面更为显著。信贷可得性对农地流转的"净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全部样本而言,信贷支持使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提高了8.53%,流入面积增加了1.09亩;对于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而言,信贷支持使其参加农地流转的概率增加了9.11%,流入面积增加了1.15亩。因此,现阶段在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利用判断抽样方法,定点选取了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型农户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小额需求为主,但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贫困型农户较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年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只有家庭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