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6)
- 2023(8522)
- 2022(7128)
- 2021(7009)
- 2020(5736)
- 2019(13084)
- 2018(13130)
- 2017(24736)
- 2016(14117)
- 2015(16358)
- 2014(16729)
- 2013(16033)
- 2012(15231)
- 2011(13484)
- 2010(14058)
- 2009(13286)
- 2008(14017)
- 2007(12886)
- 2006(11648)
- 2005(10937)
- 学科
- 济(51731)
- 经济(51616)
- 管理(49755)
- 业(45898)
- 企(42200)
- 企业(42200)
- 财(22067)
- 方法(21863)
- 数学(16942)
- 数学方法(16591)
- 务(16254)
- 财务(16210)
- 财务管理(16175)
- 制(16096)
- 企业财务(15541)
- 农(14954)
- 中国(14767)
- 理论(13846)
- 学(13607)
- 业经(12843)
- 体(12748)
- 银(10363)
- 银行(10343)
- 行(9813)
- 融(9633)
- 金融(9626)
- 体制(9457)
- 教育(9279)
- 农业(9193)
- 策(9079)
- 机构
- 大学(204985)
- 学院(204027)
- 管理(75226)
- 济(75079)
- 经济(73054)
- 研究(67661)
- 理学(63007)
- 理学院(62343)
- 管理学(61102)
- 管理学院(60734)
- 中国(55093)
- 京(44794)
- 财(42973)
- 科学(40452)
- 所(35188)
- 江(33534)
- 农(33295)
- 财经(32323)
- 中心(31641)
- 研究所(30893)
- 经(29074)
- 北京(29005)
- 业大(27854)
- 范(27407)
- 州(27066)
- 师范(27062)
- 农业(25682)
- 院(24316)
- 财经大学(23813)
- 技术(23477)
- 基金
- 项目(121423)
- 科学(93872)
- 研究(91139)
- 基金(85506)
- 家(73992)
- 国家(73270)
- 科学基金(62200)
- 社会(54975)
- 社会科(51626)
- 社会科学(51609)
- 省(47601)
- 教育(44582)
- 基金项目(43974)
- 自然(39993)
- 划(39810)
- 自然科(39052)
- 自然科学(39039)
- 编号(38729)
- 自然科学基金(38337)
- 资助(36510)
- 成果(35147)
- 课题(28012)
- 重点(27577)
- 部(27348)
- 性(24631)
- 项目编号(24257)
- 创(24244)
- 发(23857)
- 教育部(23710)
- 大学(23331)
共检索到33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之垚
公司治理是为了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使股东的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因此,股东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然而,另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和公司互相影响、利益相关,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治理结构都应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企业应该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不应采取共同治理的模式。利益相关者治理是对公司治理本质的否定,同时,在实践中也并不能实现其目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公司目标 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小川
本文认为,股份制改革是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是股份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而公司治理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安排问题,即他们的权利、作用及保护问题。职工持股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是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职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调动问题;二是充分利用职工在参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及优势;三是充分发挥职工对于整个公司管理层在合规性、防止出现舞弊和恶性事件等方面所能够起到的监督和报警的作用。在我国,员工的地位和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应该能够做得更好。解决好利益相关者问题,有利于和谐增长,特别会有利于科技型企业、人才密集型企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股份制 职工持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发展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丽君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人力资本 经济民主 公司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诗慧 张连绪
陈诗慧、张连绪在《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2期中撰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透视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提出了如何突破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为了稳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现代学徒制运行中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对各自的利益诉求进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楠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债权人这三大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而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利益相关主体 城市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云仙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认为德国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治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制度的形成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加以指导,但却表现出良好的制度效应。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制度,不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小珠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公司治理状况的“晴雨表”、“温度计”,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借鉴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包括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108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利益相关者保护情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素春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指出保单持有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保险监管者是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利益相关者。并对股份制保险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合作保险组织的治理结构和特点做了比较研究。最后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同时,应当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婷
在我国契约制的基金制度运作下,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股东和基金投资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必然存在着冲突。本文试图通过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变量研究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效率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更高的国有背景股东比例、更大的董事会的规模和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提高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效率,然而更大的股权集中度和投资决策委员会的规模则会损害董事会的效率。上市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外资股东持股、女性作为CEO或董事会成员以及监事会的规模对董事会的效率没有任何影响。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基金管理公司 治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盈 钟锦文
“股东至上”理论与“委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是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则多元化;包括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当地社区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机制的初步分析,推定“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晓光
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评价、公司管理的正负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最后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昆玉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随着公司的发展演变,“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开始为人们所青睐。“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质疑;其实践常见于德国与日本的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进一步演变的挑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股东至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翰·凯奥伯利·西尔伯斯通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争论——公司的治理结构约翰·凯奥伯利·西尔伯斯通导言由于公司高级经理们的贪婪,使得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曾一度成为报纸上沸沸扬扬的标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公司收益的增加。他们可以选择是否在将来的某一时日按现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