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0)
2023(5559)
2022(4478)
2021(4108)
2020(3512)
2019(7843)
2018(7391)
2017(14416)
2016(7383)
2015(8378)
2014(7977)
2013(7884)
2012(7437)
2011(6596)
2010(6892)
2009(6854)
2008(5634)
2007(5225)
2006(4730)
2005(4482)
作者
(22285)
(18104)
(17992)
(17106)
(11573)
(8807)
(8226)
(7304)
(6909)
(6594)
(6253)
(6194)
(5935)
(5908)
(5861)
(5769)
(5520)
(5384)
(5344)
(5109)
(4570)
(4477)
(4416)
(4269)
(4257)
(4106)
(4078)
(3939)
(3828)
(3716)
学科
(26216)
经济(26174)
(26148)
金融(26148)
(23512)
银行(23490)
(23418)
(22894)
管理(22326)
(20294)
企业(20294)
中国(16070)
(12463)
(11899)
中国金融(11025)
方法(10806)
数学(9643)
数学方法(9545)
(9118)
财务(9103)
财务管理(9080)
企业财务(8836)
地方(7316)
(7194)
业经(7084)
(6953)
体制(6456)
(5842)
制度(5838)
(5811)
机构
大学(99089)
学院(98515)
(42083)
经济(41071)
中国(37365)
研究(36625)
管理(34532)
理学(28633)
理学院(28338)
管理学(27816)
管理学院(27668)
(22981)
科学(21513)
(21304)
(19928)
中心(19709)
(19256)
(18040)
财经(17575)
研究所(17320)
银行(17289)
(16653)
金融(16342)
(16112)
(16020)
农业(15953)
(15522)
业大(15028)
人民(14607)
经济学(14032)
基金
项目(64488)
科学(49920)
基金(47150)
研究(44726)
(42471)
国家(42116)
科学基金(35219)
社会(28380)
社会科(27019)
社会科学(27012)
(25017)
基金项目(24171)
自然(23509)
自然科(23015)
自然科学(23006)
自然科学基金(22645)
(21602)
资助(20533)
教育(19819)
编号(16955)
重点(15264)
(14321)
成果(14279)
(14229)
(14008)
创新(13195)
科研(12946)
计划(12755)
课题(12436)
(12247)
期刊
(44244)
经济(44244)
研究(32202)
(30719)
金融(30719)
中国(23095)
(18860)
学报(18482)
(17952)
科学(15298)
大学(13848)
管理(13822)
学学(13328)
农业(11107)
财经(9354)
(7917)
经济研究(7679)
教育(7535)
技术(6996)
(5959)
理论(5957)
业经(5915)
实践(5339)
(5339)
中国金融(5298)
问题(5192)
国际(5148)
财会(4830)
业大(4729)
会计(4602)
共检索到16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  姜德波  
2011年到2013年是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后中国证监会在现金分红问题上的高压期,在此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其资产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收益率和净现金流正相关,和资产负债水平以及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而企业生命周期和派现意愿正相关但与派现水平负相关;监管的高压期下,显著提升的是派现意愿而非派现水平;限定再融资方式后,通过定向增发满足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因趋严的现金分红监管而显著提高其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  姜德波  
2011年到2013年是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后中国证监会在现金分红问题上的高压期,在此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其资产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收益率和净现金流正相关,和资产负债水平以及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而企业生命周期和派现意愿正相关但与派现水平负相关;监管的高压期下,显著提升的是派现意愿而非派现水平;限定再融资方式后,通过定向增发满足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因趋严的现金分红监管而显著提高其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剑兰  顾乃康  陈辉  
基于我国特殊的再融资资格管制背景,考察了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门槛规定及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用静态及动态实证模型对上市公司1994~2011年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有一定程度的再融资驱动效果,但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现金股利规定则没有预期的驱动效果;净资产收益率小幅度向下偏离再融资门槛值的上市公司派现意愿及派现水平都较高,派现水平调整速度较为缓慢,其派现行为较明显地受到再融资监管政策的驱动,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再融资门槛值的公司更多地是从自身的发展机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内部因素出发进行股利决策,其现金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牧炫  魏诗博  
文章将2008年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新规定作为公司再融资能力下降的外部冲击,检验再融资能力的下降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通过两次差分法(DID)比较研究新政对具有不同融资约束公司现金分红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再融资能力的下降使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显著减少。新政颁布后,有融资约束的公司显著增加了现金分红;而新政颁布前,有融资约束的公司现金分红显著低于无融资约束的公司,文章的证据支持现金分红可作为区分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有效指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丹妮  周泽将  
股权再融资往往意味着企业存在大量的融资需求,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股权再融资后立即现金分红的现象有悖于募集资金的优序使用原则。基于此,本文从管理层自利视角出发,在对企业股权再融资后现金分红的行为偏好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管理层薪酬增长率和企业股权质押活动作为管理层自利程度的代理变量,探索企业股权再融资后现金分红倾向的边界条件,为该行为背后的代理动机提供证明。基于2007~201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的确存在股权再融资后立即现金分红的行为倾向;而较低的管理层薪酬增长率和企业股权质押活动会加剧企业股权融资对现金分红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股权再融资活动会给现金分红带来消极的市场反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自利是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推动因素,而这一行为会给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如彦  孟辉  魏刚  刘孝红  马顺福  
再融资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有限的资金向最能充分利用资金的上市公司倾斜,从而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完整的再融资监管体系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事前的市场准入监管、事中的程序合规监管,以及事后的行为监管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  李鑫  李孟顺  
评价半强制分红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仅仅着眼于现金分红水平是否提高,更要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资本投资效率是否改善。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的现金股利决策对公司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有再融资需求公司,不仅迎合现金分红会提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过度现金分红会加大公司再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敏感性;对于无再融资需求公司,迎合现金分红不会增加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门槛现金分红也不能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的敏感性。这给优化半强制分红政策、完善股利决策自治机制提供现实启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兆侠  靳建国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聪  王慧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成民  吕长江  
通过考察第四季度引起的盈余相关指标分布变化,本文比较分析了上市公司针对退市监管和再融资监管采取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相对指标"的再融资监管,上市公司规避基于"绝对指标"退市监管更容易提前操作;相对于"收益性"的再融资监管,上市公司规避"损失性"退市监管的动机更强。本文发现,不论针对哪一种市场监管,前三个季度的盈余相关指标比较接近监管阈值的公司实施了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应展宇  
中国证监会一直试图通过再融资规则的改变来调控上市公司行为,实现市场的有序发展。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等途径的创设及其准入门槛的"宽紧"调整成为中国再融资监管的核心。以额度分配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决定了1999年之前的再融资监管规则的整体架构,而当核准制实施后,市场化规则的引入尽管强化了外部约束,但股权分置制度的存在一度使再融资监管陷入困境。当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危机驱动的信贷扩张迫使监管当局重新设计再融资监管架构,在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基础上引入了现金股利分配要求。中国现行再融资规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应在未来重新定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杨雪  陈艳  孙凌霞  
本文以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国再融资监管制度是否促进了企业的理性投资行为。研究发现:上市企业投资决策符合资本成本约束的理性准则,表明中国权益市场中存在普遍的市场约束力量;但企业再融资后投资理性程度明显降低;对监管失效的原因分析表明,企业投资理性程度下降受到事前融资动机和事后募资投向变更的影响:监管规则对事前再融资动机缺乏有效把控,导致再融资资格出现错配;而对事后募资用途的监管不严,则导致部分企业对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随意变更,使得企业投资理性程度降低。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投资决策自治机制、优化权益再融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国俊  王跃堂  韩雪  钱晓东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分红,证监会颁布了差异化现金分红监管指引,将现金分红监管的最低比例与企业成长性、重大投资安排挂钩。这一外生的制度变化,为研究政府监管与企业分红的关系提供了契机。本文研究发现,现金分红监管新政,对于公司现金分红支付率、股息率与成长性和重大投资安排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公司派现意愿与成长性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公司派现意愿与重大投资安排之间的敏感性无显著的影响。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执行现金分红监管新政的效果越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现金分红监管新政对完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国俊  王跃堂  韩雪  钱晓东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分红,证监会颁布了差异化现金分红监管指引,将现金分红监管的最低比例与企业成长性、重大投资安排挂钩。这一外生的制度变化,为研究政府监管与企业分红的关系提供了契机。本文研究发现,现金分红监管新政,对于公司现金分红支付率、股息率与成长性和重大投资安排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公司派现意愿与成长性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公司派现意愿与重大投资安排之间的敏感性无显著的影响。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执行现金分红监管新政的效果越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现金分红监管新政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分红机制发挥了预期作用,但具体实施效果因公司治理水平高低而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