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7)
2023(4987)
2022(4060)
2021(3849)
2020(3298)
2019(7438)
2018(6915)
2017(13680)
2016(7124)
2015(8056)
2014(8057)
2013(8154)
2012(7547)
2011(6347)
2010(6796)
2009(6752)
2008(6030)
2007(5245)
2006(4499)
2005(4310)
作者
(17650)
(14373)
(14236)
(14002)
(9135)
(6802)
(6730)
(5647)
(5478)
(5382)
(4847)
(4831)
(4748)
(4715)
(4588)
(4356)
(4238)
(4179)
(4141)
(4032)
(3567)
(3488)
(3382)
(3317)
(3299)
(3282)
(3169)
(3104)
(2945)
(2896)
学科
管理(27371)
(27119)
(26443)
(24920)
金融(24920)
(24827)
经济(24799)
(24242)
企业(24242)
(22254)
银行(22253)
(21522)
中国(17047)
(14202)
财务(14181)
财务管理(14138)
企业财务(13652)
(12579)
财政(12146)
中国金融(10927)
方法(9848)
(9738)
数学(8407)
数学方法(8350)
(8308)
地方(8288)
体制(7585)
(7094)
制度(7093)
业经(6717)
机构
大学(91177)
学院(91133)
(42076)
经济(41199)
管理(34217)
(32594)
中国(31741)
研究(28963)
理学(28882)
理学院(28647)
管理学(28352)
管理学院(28196)
财经(21343)
(19280)
(17952)
(16420)
(16183)
金融(16104)
中心(15886)
财经大学(15697)
银行(15664)
(14632)
经济学(14570)
(14123)
科学(13948)
(13723)
人民(13567)
经济学院(13287)
国人(12300)
中国人(12234)
基金
项目(53724)
研究(42355)
科学(42304)
基金(39773)
(32552)
国家(32247)
科学基金(28517)
社会(28117)
社会科(26909)
社会科学(26901)
基金项目(20632)
(20270)
教育(18605)
编号(17328)
资助(16695)
自然(16291)
(16286)
自然科(15940)
自然科学(15939)
自然科学基金(15670)
成果(15480)
(12912)
(12355)
重点(11951)
国家社会(11935)
(11879)
项目编号(11832)
(11641)
教育部(11347)
(11302)
期刊
(46821)
经济(46821)
研究(34378)
(31543)
(27836)
金融(27836)
中国(20546)
管理(12521)
财经(11242)
学报(10188)
(9485)
(8966)
科学(8868)
财会(8643)
大学(8630)
经济研究(8438)
学学(8172)
会计(7945)
(7181)
财政(7181)
教育(6339)
技术(5954)
通讯(5804)
会通(5798)
业经(5639)
问题(5426)
理论(5374)
(5345)
中国金融(4931)
(4686)
共检索到156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颖  
本文以2009—2011年间发生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产权性质与财务重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资金需求的增加,企业会倾向利用财务重述来达到其再融资目的;是否国有控股对于企业财务重述行为并不具有显著影响;政府监管机构在企业股权再融资资格审批中的"有偏"对待,使得在考虑再融资需求与产权性质的交叉影响后,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再融资需求和产权性质视角出发,探究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行为,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燕  
从1998年开始,国内上市公司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再融资的热衷,再融资几乎成了“圈钱”的代名词,规范再融资已经迫在眉睫,是除IPO之外从源头上把握市场资源配置科学化的另一个关键,本文从上市公司再融资热点的演变思考再融资“门槛”问题,通过对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比较分析认为现有的以不断提高对公司历史盈利指标的要求来逐渐扎紧再融资的“口袋”,提高其门槛,存在一定缺陷,忽视了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及资金使用效益,而将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纳入再融资政策,使其成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是促进再融资行为合理化,并最终促使市场资源配置科学化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本文还试对如何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明礼  李贺敏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3种形式及对财务业绩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无论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3种方式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是下滑的,而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增强的,但不显著。发行可转债优于配股和增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海鸥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历次再融资政策改革,上市公司总是根据最新的再融资条件来粉饰业绩,以达到可再融资的目的。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为达到再融资条件而进行财务操纵这一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最新的再融资政策,采用比较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区间的方法,来说明上市公司财务操纵行为的程度是否严重,以及找出其进行财务操纵的动机和手段,通过剖析财务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红梅  韩庆兰  
针对上市公司发布财务重述公告是否会影响企业债务筹资规模,以及财务重述公告对历史财务报告修正的幅度对债务筹资规模的影响问题,本文以2008~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主板发布财务重述公告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配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重述企业债务筹资规模显著减少,财务重述项目数、相对重述调整金额与债务筹资额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凤欢  
上市公司在进行债务融资时,有必要对财务重述等管理行为是否具有消极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选取497家重述样本和497家配对样本,运用SPSS19.0对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盈余调增"外,其它财务重述行为(补充公告、更正公告、盈余调减、单项重述以及多项重述)均会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少真  李辽宁  潘颖  
本文考察不同金融发展环境下财务重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重述产生了消极的经济后果,财务重述公司比对照组公司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公司整体面临较低的融资约束,但财务重述公司比对照组公司面临显著更高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公司整体面临较高的融资约束,但财务重述公司与对照组公司的融资约束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能够强化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继高  陆正飞  
本文以1998年~2004年符合配股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民营企业发布配股预案的比率更低,实施配股的比率也更低。但这并非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更低,而是证券监管部门在配股审批中优先照顾国有企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被批准实施配股的民营企业未来投资增长更快,而实施配股的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变更募集资金的预计使用用途。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在配股审批中对国有企业的照顾损害了民营企业股东的利益,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丽贞  李香  田祥宇  
文章以2012-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CEO风险偏好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风险偏好度越高的CEO所在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财务重述,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反向调节CEO风险偏好与财务重述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通过选用不同风险偏好的CEO,从而实现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重述概率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非财务信息引入研究框架,拓展了财务重述研究领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对于改善资本市场无效的现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珍义  陈曦  唐瀚瀚  
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即财务重述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导致其债务资本成本显著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上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财务重述公司发布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报告有利于减弱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本研究结论为化解有关内控制度的"效益与成本"之争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谭春萍  秦学志  王文华  王麟  
为了应对公司财务困境问题,在兼顾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采用激励相容理论,构建了基于权益再融资和策略性债务支付的公司定价模型,厘清了权益再融资、债务重组、财务困境及其伴生的再谈判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公司财务困境纾解方案。特别地,给出了策略性债务支付下进行权益再融资的可行性依据,并辅以再谈判手段及股东、债权人双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确定了最优重组边界及最优减记息票。分析结果表明:(1)将策略性债务支付置于财务困境之后、兼容权益再融资的综合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策略性债务支付行为的投机性所导致的对公司定价的高估,产生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债务价值、放缓信用价差增长速度的效果;(2)权益再融资成本与信用价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基于纳什均衡博弈的策略性债务支付减记息票不受流动性及权益再融资的影响,并可保证其处于公司的支付能力之内。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锦霞  
以增发和配股两种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为基础,根据2002—2004年期间进行增配的上市公司在融资后连续4年间的绩效与同期全体A股上市公司表现的对比分析,并结合股改后的有增配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增配行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绩效低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结果是绩效低下。导致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再融资资金使用的低效、特殊的股权结构和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戈游  黄笑艳  
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过去人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并未充分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及财务健康状况。本文用现金流量数据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通过对再融资证券发行年度前一年的现金流量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研究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同时验证了啄食顺序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强  张玮婷  
2006年和2008年,证监会分别出台了两项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水平与再融资资格挂钩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本文以此为背景,将再融资资格看作公司的期权,首次从财务灵活性的角度探讨期权价值的大小,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迎合策略的分析模型,对该股利行为的决策机制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灵活性是理解公司在半强制分红背景下股利行为的关键因素。2008年政策中限定股利分配形式仅为现金股利的规定提高了高成长性公司的融资门槛,可能导致监管悖论。实际上,在公司根据财务灵活性进行自利选择的过程中,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减少在再融资资格筛选中的行政干预,加速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毅辉  魏志华  
财务重述是对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的历史财务报告进行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上市公司日趋频繁和普遍的财务重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财务重述,不仅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和改进政府机构监管,也将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重述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首次对财务重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着重从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动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文献爬梳并评价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