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2)
- 2023(5585)
- 2022(4009)
- 2021(3562)
- 2020(2724)
- 2019(5825)
- 2018(6044)
- 2017(11371)
- 2016(6514)
- 2015(7013)
- 2014(7264)
- 2013(6715)
- 2012(5878)
- 2011(5311)
- 2010(5468)
- 2009(5128)
- 2008(5020)
- 2007(4542)
- 2006(4199)
- 2005(3976)
- 学科
- 济(24804)
- 经济(24766)
- 管理(17848)
- 业(14042)
- 农(10123)
- 企(9893)
- 企业(9893)
- 环境(9467)
- 中国(9366)
- 业经(8068)
- 农业(7060)
- 地方(7034)
- 学(6912)
- 发(6831)
- 生态(6030)
- 方法(5680)
- 发展(5383)
- 展(5371)
- 资源(5240)
- 划(5188)
- 和(4968)
- 制(4761)
- 融(4649)
- 金融(4649)
- 产业(4503)
- 财(4486)
- 银(4315)
- 银行(4302)
- 数学(4292)
- 数学方法(4235)
- 机构
- 学院(89924)
- 大学(89059)
- 济(34911)
- 经济(34082)
- 研究(34020)
- 管理(30966)
- 理学(25974)
- 中国(25775)
- 理学院(25624)
- 管理学(25115)
- 管理学院(24964)
- 科学(21819)
- 京(19883)
- 所(17437)
- 农(16878)
- 研究所(15922)
- 财(15647)
- 中心(15302)
- 江(14290)
- 范(14002)
- 师范(13892)
- 业大(13845)
- 农业(12903)
- 北京(12731)
- 院(12685)
- 财经(12287)
- 州(11477)
- 师范大学(11310)
- 经(11143)
- 经济学(10851)
- 基金
- 项目(60822)
- 科学(47757)
- 研究(45614)
- 基金(43245)
- 家(38338)
- 国家(38025)
- 科学基金(31822)
- 社会(29383)
- 社会科(27722)
- 社会科学(27714)
- 省(23817)
- 基金项目(22652)
- 划(20039)
- 教育(19555)
- 自然(19432)
- 编号(18650)
- 自然科(18638)
- 自然科学(18628)
- 自然科学基金(18280)
- 资助(16188)
- 成果(15419)
- 发(14524)
- 重点(14336)
- 课题(13142)
- 国家社会(12640)
- 部(12626)
- 创(12138)
- 发展(11800)
- 展(11602)
- 制(11492)
共检索到13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萍
“再自然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重建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再自然化”典型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在解决大都市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的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大都市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黄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美国 规划管理 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龙 雷娟
站在全球视野来看,目前我国大都市区治理进程中遭遇的瓶颈之困,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遇到过。因此,批判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不失为突破我国大都市区治理困境的一种理论视角和行动方略。当然,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都市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都市区 治理模式 治理瓶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艳红
通过探索国际上典型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力图寻求其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以实现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宁
主要分析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模式与特点,并探讨创新空间转型对大都市区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创新区从传统"硅谷模式"向具备城市特质的"创新城区"模式发展的趋势,并阐述了创新城区模式的三类表现形式。进而从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改造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空间对于大都市区发展的功能性作用,并提出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塑造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创新空间 创新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震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并已转变为人口向以大城市为核心、由众多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密集区集聚的发展新阶段。大都市带建设成为中国向内需主导发展模式转变,发挥大国优势实现大国崛起的战略聚焦点。该文认为,国内在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标准上应首先取得共识,这是国内都市带发展规划的前提,针对国内都市连绵区发展中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在梳理并借鉴国际成熟都市带的相关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连绵区 界定 治理 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军 宁越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涛 周强 刘作丽 解永庆 宋健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解决当前都市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高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顺应和利用规律,促进都市区空间治理体系的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回顾国际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和治理的区域化趋势,总结了国际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和协同治理的若干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提升北京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董艳霞
新城是大都市区多中心、高密度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促进城乡空间紧凑布局、集约一体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轨道交通则因其快速、准时、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升新城的通达性而成为区域客流空间联系的首选。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讨轨道交通引导下城市空间的组织特征,对其如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整合与新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空间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九林
自20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城市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由过去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转变为人口向大都市集中,大型大都市呈优先增长态势。同时,大型大都市的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转移,多个大型大都市规模扩大,最后连成一片连,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带。作为城市的航母,大都市连绵带在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文章就美国大都市连绵带的定义、形成机制、特征及辐射力进行探讨,以寻求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启发。
关键词:
大都市连绵带 大都市区 城市群 空间布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秦淑娟
本文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把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作比较,从比较中得到启示,提出进一步发展上海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上海经济 国际大都市经济 比较与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黄(王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伦敦、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新城建设获得蓬勃发展,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本文在分析西方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背景与阶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相关经验,并对21世纪上海的新城建设得出若干启示。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新城 经验 启示 上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文章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并着重从文化软实力、国际沟通力、城市软实力的整合等方面对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必须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并配有专门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国际组织、会议产业、传媒和影视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倍增器,而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塑造活动的整合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费跃 过秀成 过利超 张宁
由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组成的高快路系统是满足大都市区范围内长距离快速机动化交通需求的主要载体,是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和产业布局重构的重要因素。论文分析了大都市区化背景下高快路一体化的内涵和布局形态,采用供需平衡模型测算高快路发展规模,通过计算节点和线路重要度确定高快路主要控制节点和走向,结合理论分析和城市实践,估算高快路环线半径。最后以南京大都市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关键词:
高快路一体化 布局形态 供需平衡 重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