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8)
- 2023(10812)
- 2022(8740)
- 2021(8142)
- 2020(6735)
- 2019(15016)
- 2018(15181)
- 2017(29698)
- 2016(16047)
- 2015(18106)
- 2014(17781)
- 2013(17237)
- 2012(15365)
- 2011(13745)
- 2010(13992)
- 2009(13589)
- 2008(13414)
- 2007(12226)
- 2006(11296)
- 2005(10308)
- 学科
- 济(59092)
- 经济(58902)
- 管理(54870)
- 业(48687)
- 企(41944)
- 企业(41944)
- 方法(23764)
- 中国(22172)
- 农(20100)
- 财(19375)
- 业经(17784)
- 数学(17712)
- 数学方法(17574)
- 制(16070)
- 银(12586)
- 银行(12569)
- 农业(12467)
- 理论(12431)
- 务(12257)
- 财务(12216)
- 财务管理(12184)
- 和(12015)
- 行(11928)
- 贸(11564)
- 贸易(11554)
- 企业财务(11499)
- 易(11302)
- 策(11240)
- 学(11148)
- 体(10811)
- 机构
- 学院(222192)
- 大学(221344)
- 济(90099)
- 管理(88503)
- 经济(88079)
- 理学(73913)
- 理学院(73180)
- 管理学(72164)
- 管理学院(71718)
- 研究(69563)
- 中国(57376)
- 财(48141)
- 京(46511)
- 科学(39040)
- 财经(36792)
- 江(34627)
- 所(33800)
- 经(33208)
- 中心(32781)
- 农(31031)
- 研究所(29865)
- 北京(29329)
- 范(29050)
- 师范(28794)
- 业大(27899)
- 州(27733)
- 经济学(27371)
- 财经大学(27147)
- 院(24647)
- 经济学院(24614)
- 基金
- 项目(136171)
- 科学(107976)
- 研究(106026)
- 基金(98349)
- 家(83386)
- 国家(82603)
- 科学基金(71456)
- 社会(69556)
- 社会科(64780)
- 社会科学(64759)
- 省(52824)
- 基金项目(51567)
- 教育(49228)
- 编号(45339)
- 划(43945)
- 自然(42979)
- 自然科(41971)
- 自然科学(41962)
- 自然科学基金(41203)
- 资助(38882)
- 成果(38105)
- 课题(30682)
- 部(30647)
- 重点(30158)
- 发(29245)
- 创(28387)
- 国家社会(28051)
- 项目编号(27984)
- 性(27506)
- 制(27233)
- 期刊
- 济(110422)
- 经济(110422)
- 研究(69864)
- 中国(46922)
- 财(38978)
- 管理(37240)
- 农(29868)
- 学报(28849)
- 科学(28691)
- 教育(26906)
- 融(24534)
- 金融(24534)
- 大学(23109)
- 学学(21325)
- 业经(19892)
- 农业(19690)
- 技术(19000)
- 财经(18753)
- 经济研究(17446)
- 经(16245)
- 问题(14876)
- 图书(12239)
- 贸(11903)
- 现代(11841)
- 商业(11654)
- 理论(10996)
- 业(10832)
- 技术经济(10428)
- 会计(10208)
- 国际(10125)
共检索到34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铄
传统观念下农村老年人被视为被动的"待养"群体,导致长期以来养老体系中的主体易位和权责让渡,而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围绕着"健康、参与、保障"等养老新理念,推动老年人之间的"自助—互助"以降低养老成本,因而成为解决当前我国未富先老的农村社会养老难题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老龄化问题并非是年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应对农村老龄化有两个优势: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二是村庄熟人社会。依托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形成老人农业,同时借助村庄熟人社会的条件建立老年人互助养老,国家给予必要的补助,就可能有效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建立一个基于老人农业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互助养老设想。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互助养老 老人农业 失能人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锡宾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更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笔者建议"十三五"期间,我国应探索实施建立志愿互助养老服务个人储蓄账户制度,开辟养老新途径,构筑多元化、综合性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志强 王凤芝
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河北省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已在全省推广。在市场经济主义泛滥的现代社会,以熟人社会邻里相助为依托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由于农村文化和社会结构冲突下农村社区互助文化基因发挥作用的结果。这是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实际的理性选择,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萎缩的背景下,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是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基于一个乡镇11年互助养老的田野调查发现,互助养老本质上是立足于村社共同体的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多层次动员、以公共意志为准则的民主化管理、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嵌入,以及以互助组织为中介的资源链接构成互助养老持续运作的核心经验。相较于机构养老和行政主导的社区养老模式,互助养老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不仅可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养老需求,也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治理成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当前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与资源条件,逐步推广互助养老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红 李英 李勇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间储蓄式"互助养老模式已经开始在一些社区小范围试点。文章基于萨缪尔森-戴蒙德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分别设计和构建了以金钱货币为媒介的养老服务储蓄模型和引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互助养老时间储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引入有政府担保的社区货币对人们一生效用最大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⑴以金钱货币作为储蓄媒介,抑制了人们的养老服务储蓄意愿。⑵引入社区货币作为互助养老时间储蓄媒介,促进了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增强了人们进行养老服务储蓄的动力,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金融创新。⑶与传统的金钱货币相比,社区货币更适合于充当互助养老时间储蓄的媒介。由此文章认为:作为老龄化社会的金融创新,引入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可以克服现行时间储蓄模式的局限性,实现超越家庭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闲置的养老资源,进而实现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文章研究将为政府发行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作为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乡村互助养老已日益成为提高乡村养老水平、解决乡村养老特别是乡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此,各地区还需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更新乡村养老理念,深入宣传提升老年人参与积极性;丰富养老服务类型,发挥政府经济保障作用;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巍俊 陶水莲
论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养老问题熊巍俊,陶水莲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寿命的大大提高。另外,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这两方面的变化带来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乐媛媛
社会化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村社会化养老正处于起步阶段,为应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保障农村社会化养老的顺利推行。社会化养老体系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均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需发挥好主动性作用,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权益,市场和社会的融入有助于激发社会化养老的活力,为社会化养老的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化养老 责任主体 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仲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境,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作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缓解农村养老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内部利益结构的调整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农保"模式在我国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云多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账户贯彻了现收现付缴费确定性原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账户面临不可持续威胁。通过比较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的优缺点,探索实现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表明,如果未来几十年我国资产预期收益率和工资增长率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只需将社会养老金替代率调整为36%,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解决代际和代内风险共担,还能消除代际分配不公。
关键词:
保险研究 资产收益率 养老金替代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雯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是老年人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角色变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品质。本文基于徐汇区老年教育志愿者的调查研究,从社会适应、交往适应、角色适应、群体适应四个方面,分析参与志愿服务对提高老年人四个适应力的帮助,进一步验证参与老年志愿服务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意义,扩大老年志愿服务支持,积极倡导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发展自我,提升价值。
关键词:
老年志愿服务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 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