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2)
- 2023(14114)
- 2022(12577)
- 2021(11836)
- 2020(10022)
- 2019(23189)
- 2018(23035)
- 2017(44876)
- 2016(24047)
- 2015(27044)
- 2014(26953)
- 2013(26329)
- 2012(24190)
- 2011(21322)
- 2010(20986)
- 2009(19166)
- 2008(18294)
- 2007(15696)
- 2006(13416)
- 2005(11346)
- 学科
- 济(95660)
- 经济(95540)
- 管理(72317)
- 业(67148)
- 企(56174)
- 企业(56174)
- 方法(48466)
- 数学(42498)
- 数学方法(41932)
- 农(25951)
- 财(25115)
- 中国(22794)
- 学(20721)
- 业经(20668)
- 地方(19630)
- 环境(18023)
- 农业(17431)
- 务(16363)
- 贸(16320)
- 贸易(16314)
- 财务(16294)
- 财务管理(16263)
- 理论(15776)
- 易(15758)
- 制(15572)
- 企业财务(15469)
- 和(15291)
- 技术(14985)
- 划(14810)
- 银(12548)
- 机构
- 大学(335583)
- 学院(333574)
- 管理(138403)
- 济(130705)
- 经济(127907)
- 理学(121697)
- 理学院(120361)
- 管理学(118045)
- 管理学院(117444)
- 研究(105389)
- 中国(77644)
- 京(70706)
- 科学(66602)
- 财(58034)
- 农(52566)
- 业大(51466)
- 所(51160)
- 中心(49536)
- 财经(48044)
- 研究所(47035)
- 江(46924)
- 北京(43970)
- 范(43957)
- 经(43940)
- 师范(43567)
- 农业(40897)
- 院(38979)
- 经济学(38724)
- 州(38554)
- 财经大学(36163)
- 基金
- 项目(240584)
- 科学(189984)
- 基金(176308)
- 研究(173880)
- 家(153154)
- 国家(151872)
- 科学基金(132168)
- 社会(110224)
- 社会科(104380)
- 社会科学(104351)
- 基金项目(94614)
- 省(92895)
- 自然(87734)
- 自然科(85716)
- 自然科学(85694)
- 自然科学基金(84149)
- 教育(80431)
- 划(78533)
- 资助(72627)
- 编号(70829)
- 成果(55371)
- 部(53255)
- 重点(52873)
- 发(49793)
- 创(49760)
- 课题(47506)
- 科研(46517)
- 创新(46342)
- 教育部(45948)
- 大学(45312)
- 期刊
- 济(135167)
- 经济(135167)
- 研究(92329)
- 中国(58152)
- 学报(52759)
- 科学(48899)
- 管理(48414)
- 农(46325)
- 财(43837)
- 大学(40650)
- 学学(38326)
- 教育(34734)
- 农业(32132)
- 技术(29579)
- 融(24624)
- 金融(24624)
- 业经(23109)
- 财经(22577)
- 经济研究(21146)
- 经(19144)
- 图书(18250)
- 问题(17881)
- 理论(16393)
- 科技(16209)
- 技术经济(16107)
- 业(15977)
- 资源(15948)
- 版(15614)
- 统计(15284)
- 实践(15164)
共检索到46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旭阔 吴思远
个体认知是行为选择的内部心理归因,对行为发生具有显著的促成效应。为探索城市居民的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与其回用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认知行为理论和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对501个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并运用SE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效益认知和环境改善效益认知正向影响行为选择,而健康风险效益认知负向影响行为选择;资源效益和环境改善效益认知度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健康风险效益的感知,从而促进回用行为的发生。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卫兵 丰景春 张可
农村水环境治理仅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需要其他治理主体特别是作为主要受益者的农户的积极参与。为探讨农户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愿及其程度,应用条件价值法调查了江苏省农户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较高,有73.64%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主要影响因素有水环境现状评价、非农收入比重、对政府的信任度、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和年龄,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着力改善政府形象,加强宣传教育,并创新投入机制和明确支付领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涂俊 邵天品
基于消费者微观层面,从系统分析与供需视角出发探索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文化消费行为决策概念模型。并以天津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展开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路径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环境感知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行为,文化需求与价值表达、文化消费性价感知、文化消费能力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行为。此外,天津市民文化消费以休闲娱乐为主,文化消费层次普遍较低,且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线上文化消费"成为潮流与趋势。据此提出教育引导、增强消费能力、有效供给和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君 刘浪 付汉良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再生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水资源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将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引入再生水回用行为研究领域,建立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问卷收集数据,并对523份有效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会影响公众的再生水回用行为态度;(2)公众对再生水的潜在风险意识会显著负向影响其再生水回用行为态度;(3)公众的再生水回用行为态度能显著影响其行为意愿,且还是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作用于行为意愿的中介变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君 高子倩 付汉良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作为重要应对手段之一,再生水回用在其推广过程中却由于公众接受度较低而受到阻碍。针对这一问题,以西安市为例,对普通市民开展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从供给侧因素、需求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构建了再生水回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同时构建了各范畴间的典型关系结构,以期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引导公众使用再生水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婧 占绍文 王敏
通过梳理国内外知识产权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从资源、能力、环境3个层面构建了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包括曲江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西部云谷等在内的142家西安市文化创意企业,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资源层面,人力资本、创新投入、高管团队知识产权素质和关系网络对知识产权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企业能力层面,组织学习能力、平台能力和体验营销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外部环境层面,市场需求、政府补助、地理文化要素
关键词:
文化创意企业 知识产权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君 丁超
再生水是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已逐渐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为了推进再生水的利用,合理测定再生水的成本价格便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选取了操作性较强的平均成本价格模型对西安市再生水价格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再生水与自来水的比价情况。最后,提出了促进再生水回用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申嫦娥 田悦 魏荣桓 王永丽
目前,我国对财税政策与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之间的关联少有研究。本文借鉴态度—情境—行为模型(即ABC模型)的理论框架,将政府对消费者干预的先行策略、后继策略以及政府营造的消费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和调节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先行策略对消费者的态度影响为正,并间接对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而"情境"变量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群 王军芳
为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文章首先通过模型分析来探索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而后以南京市雾霾天气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考察居民的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公民环保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耕地地块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民族属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地区差异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过高的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是导致耕地流转后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去粮化"问题突出;提高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合理配置投入生产要素、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有利于提高单位流转耕地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正飞 高强
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融资的?是否存在融资偏好?公司债券融资的利用情况如何?是否确定了“合理”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究竟有没有影响?本文试图借助问卷调查分析这一手段回答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既表现出与经典理论相符的一面,但同时又确实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股权融资偏好”。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既有资本市场制度背景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司治理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融资行为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银华
随着环保法规的逐步设立,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成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成本的范围内,还必须重视对环境成本的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文章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成本控制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居民交通补贴对通勤负担的影响研究——基于天津市微观问卷调查
基于问卷调查的北京市居民通勤状况分析
居民对公共投资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天津市62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
北京、西安等城镇居民生态支付意愿问卷调查
企业环境经营驱动因素、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以上海市水源地和用水区居民问卷调查为例
环境不确定性、预算刚性和预算管理业绩关系研究:基于部门预算单位的问卷调查
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决策的关系——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黄河下游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分析——基于对山东省的问卷调查
基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以西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