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0)
2023(11403)
2022(9545)
2021(8797)
2020(7601)
2019(17900)
2018(17573)
2017(34372)
2016(19361)
2015(21777)
2014(22031)
2013(22040)
2012(20691)
2011(18988)
2010(19433)
2009(18110)
2008(18381)
2007(16546)
2006(14304)
2005(12851)
作者
(59909)
(50252)
(50193)
(47758)
(32104)
(24195)
(22947)
(19588)
(18978)
(18074)
(17164)
(17057)
(16116)
(16063)
(15868)
(15540)
(15424)
(14878)
(14651)
(14478)
(12565)
(12495)
(12437)
(11503)
(11439)
(11293)
(11181)
(10936)
(10314)
(10030)
学科
(86797)
经济(86717)
管理(54691)
(50763)
方法(42897)
(41257)
企业(41257)
数学(38493)
数学方法(37942)
中国(22629)
(20349)
(20315)
(20234)
地方(17532)
业经(16424)
(15019)
(13829)
贸易(13826)
农业(13473)
(13370)
(13255)
理论(13199)
环境(13098)
(13011)
财务(12973)
财务管理(12942)
企业财务(12351)
(12244)
银行(12203)
(11918)
机构
大学(293337)
学院(290062)
(117247)
经济(114640)
管理(108700)
研究(101852)
理学(94402)
理学院(93178)
管理学(91075)
管理学院(90515)
中国(74320)
科学(66541)
(63420)
(53844)
(53631)
(52149)
研究所(49485)
业大(46695)
中心(45866)
(43729)
农业(42705)
财经(42514)
北京(39556)
(39416)
师范(38966)
(38598)
经济学(36935)
(36293)
(34805)
经济学院(33555)
基金
项目(197249)
科学(155222)
基金(144674)
研究(136468)
(128510)
国家(127548)
科学基金(108154)
社会(86955)
社会科(82504)
社会科学(82474)
基金项目(76372)
(76308)
自然(72574)
自然科(70857)
自然科学(70829)
自然科学基金(69562)
(65761)
教育(63640)
资助(60699)
编号(53477)
重点(45438)
(44103)
成果(43719)
(42408)
(39788)
科研(38462)
课题(37664)
计划(37657)
创新(37351)
教育部(37124)
期刊
(122927)
经济(122927)
研究(80422)
中国(52609)
学报(52099)
科学(46793)
(46591)
(40124)
大学(37844)
管理(37510)
学学(35748)
农业(31279)
教育(27057)
技术(23919)
(22958)
金融(22958)
财经(21266)
经济研究(19934)
业经(18981)
问题(18278)
(18264)
(17164)
统计(16712)
资源(15539)
技术经济(15121)
(15034)
(14921)
图书(14092)
决策(13586)
科技(13112)
共检索到416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紫颜  仇方道  张春丽  李雪  李彩  尹鹏星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是工业结构的主要反映,而工业结构转型往往引起该类城市功能的演化。本文采用区位偏远度、熵权-TOPSIS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6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路径,探讨工业结构对其城市功能演化的促动作用。结果表明:①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持续完善,但各子功能协同演化格局尚未形成,资源开采功能显著衰退,科教创新、金融商贸功能不断强化,尤以工业制造和集聚辐射功能差异显著。②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上呈现向"生态保障-工业制造"引领下的多元化演化趋势,但演化路径异质性明显。其中成熟型城市功能呈多元均衡演化态势;发展型城市呈向资源开采、集聚辐射"双主导"功能态势演化;初始型城市则呈向非均衡的多功能主导演化趋势。③工业结构转型异质性是驱动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演化路径差异的重要动力,工业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越高,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多元综合性越强。城市功能演化又影响着工业结构转型快慢,综合功能强的城市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反之较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  袁荷  朱传耿  郭梦梦  
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从区位、规模和类型等维度分析2001—2015年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特征、效应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异质性特征与共性规律。研究发现: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整体上呈加快趋势,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程度趋于改善;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同时工业转型与环境污染、空间扩展的关联度也呈下降趋势;不同区位、不同规模和不同资源类型的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速度、合理化、高级化及转型效应均具有显著个性演化特征;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调控能力和技术进步三因素对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家明  张云菲  杜雪怡  林承耀  
以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改进带有调整系数的综合指数模型来测算其在2004—2019年的环境规制强度,据此划分环境规制梯度标准并进行初步统计。随后从时间、空间、类型三个方面深度剖析环境规制强度的多重异质性,探讨中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现状,为同领域专家学者对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19年间,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省份来看前三名依次为安徽、福建、甘肃;从类型异质性来看,衰退型>成熟型>再生型>成长型。在结果讨论过程中深度剖析多重异质性的诱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家明  张云菲  杜雪怡  林承耀  
以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改进带有调整系数的综合指数模型来测算其在2004—2019年的环境规制强度,据此划分环境规制梯度标准并进行初步统计。随后从时间、空间、类型三个方面深度剖析环境规制强度的多重异质性,探讨中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现状,为同领域专家学者对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19年间,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省份来看前三名依次为安徽、福建、甘肃;从类型异质性来看,衰退型>成熟型>再生型>成长型。在结果讨论过程中深度剖析多重异质性的诱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玉香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进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挑战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的纵深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展开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树伟  魏后凯  
针对东北资源型城市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以煤炭、石油、森林等资源型城市为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提出国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援助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能坐观市场自发演进,要勇于探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本文循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分析起点,通过市场决定的比较优势,配合政府、市场,架构了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I-EIC决策和行动框架。具体为,政府与市场应充分协调,以产业甄别为依据,通过优化禀赋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降低引路成本三个途径,促成地区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的形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文韬  刘淑娟  
专用性资产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症结,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含专用性资产的企业现值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障碍和基本措施,从而也可以为我国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史彩玲  
资源型城市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必须转型。文章从力学视角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熵,首先指出资源型城市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定义了产业转型熵,然后从力学视角分析其推动力、牵引力、支撑力和压力四大影响因素,构建力学模型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熵,最后提出应营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增强政策的指导性与实践性、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为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周德群  李惠娟  
本文引入环境生产技术,同时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扩展建立环境规制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指数(MRPI)对我国21个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进行评估,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炭、黑色金属加工、石油三大类资源型城市平均转型绩效指数分别为1.153、1.234、1.341,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差异三个变量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指数均为正影响。本文提供的定量方法能够帮助资源型城市更准确评估自身发展转型状况,为制定下一步转型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施敏颖  
再生资源具有特殊的资源与环境双重特性,这导致再生资源的国际贸易在贸易目的、贸易手段、贸易流向等方面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征,存在贸易异质性。尽管我国当前对再生资源进口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在防止再生资源的污染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能有效解决目前亟待解决的再生资源的质量、规模问题,也没能彻底杜绝"洋垃圾"事件。本文提出"境外回收网点+境外回收基地+境外定点加工企业+境外检验中心"的境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稳定货源质量和海外供货,并有效提高再生资源入境前的货检水平,有效降低再生资源的入境污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剑平  吴跃红  陈松岭  
根据行业统计与文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理论与经验,对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现存问题及转型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对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体系、关键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顺利转型及各子系统的协调统一体,转型应着重于4个方面:基于城市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培育;新兴主导产业选择为核心的经济转型;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城市转型体系;林权制度改革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完善与调整法规政策等是林业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有力手段与措施。图1参12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城市当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其结论为,在特定情况下,城市当局任其"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本文为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当局是否应该促进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延续性转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放任"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政府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成刚  杨国佐  范瑞  
数字金融能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通过采用来自109个资源型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并运用相关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还通过异质性检验方法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是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因素。在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尤其是2013年之后的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更大;推动传统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