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874)
2022(3586)
2021(3569)
2020(3057)
2019(7141)
2018(7541)
2017(15104)
2016(8570)
2015(10164)
2014(10673)
2013(10658)
2012(10092)
2011(9101)
2010(9645)
2009(9251)
2008(9490)
2007(8930)
2006(8282)
2005(7940)
2004(6888)
作者
(25349)
(20593)
(20344)
(19865)
(13124)
(9850)
(9591)
(7938)
(7841)
(7696)
(6923)
(6833)
(6704)
(6582)
(6358)
(6318)
(6227)
(6028)
(5981)
(5904)
(5420)
(5080)
(5000)
(4893)
(4794)
(4666)
(4656)
(4602)
(4193)
(4059)
学科
(32681)
经济(32626)
管理(24096)
(21931)
(16427)
企业(16427)
中国(14808)
方法(13195)
数学(11473)
(11313)
数学方法(11245)
(10933)
(10650)
(8528)
银行(8523)
(8127)
(7757)
贸易(7751)
(7592)
农业(6866)
业经(6793)
(6779)
(6342)
金融(6341)
税收(6328)
(6275)
(6228)
制度(6222)
(6186)
理论(6022)
机构
学院(128151)
大学(126477)
(51547)
经济(50107)
管理(44164)
研究(42150)
中国(36446)
理学(35479)
理学院(35069)
管理学(34375)
管理学院(34140)
(29957)
(28166)
科学(23109)
(22571)
财经(22184)
(21861)
中心(19942)
(19639)
北京(19353)
研究所(19138)
(18305)
(17921)
师范(17808)
(16611)
财经大学(15987)
经济学(15771)
(14498)
经济学院(14267)
业大(14132)
基金
项目(64055)
研究(52666)
科学(48191)
基金(42667)
(35097)
国家(34713)
社会(30473)
社会科(28567)
社会科学(28560)
科学基金(28448)
教育(25456)
(25376)
编号(24797)
成果(22629)
基金项目(21580)
(20921)
资助(19167)
课题(17828)
自然(16131)
自然科(15647)
自然科学(15643)
自然科学基金(15316)
(15127)
(14781)
项目编号(14549)
(14400)
重点(14247)
(14091)
大学(12676)
规划(12627)
期刊
(68173)
经济(68173)
研究(47625)
中国(29238)
(23419)
教育(20013)
管理(17866)
(17788)
金融(17788)
(16180)
学报(14460)
科学(14208)
技术(12443)
业经(12177)
大学(11492)
财经(11053)
农业(10382)
经济研究(10355)
学学(10233)
问题(10031)
(9557)
(8823)
图书(8124)
理论(8063)
实践(7263)
(7263)
国际(7200)
统计(7045)
商业(6901)
(6588)
共检索到219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我国人口预测应该是在人口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工作。它是人口计划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控制人口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人口预测是在现有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运用人口变量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取得的未来人口发展势趋的基本资料。 人口预测的科学与否,应该首先建立在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人口现状基础资料是制约人口发展的客观因素。当然人口预测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影响人口发展的其它因素,如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等因素,但它们仅仅是相关因素。目前国内进行人口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伯泉  
我国的人口数1949年底为54,167万人,1980年底为98,705万人。三十一年中,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98,705/54,167)~(1/31)-1=19.5455‰(98,705/54,167)~(31)-1=19.5455‰如果按此增长率发展,到2000年底,我国人口将达到 98,705(1.0195455)~(20)=145,369万人。这将是美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八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81年中人口数61,328万人的1.37倍。然而我们的国土面积却只有这八国的三分之一(960万平方公里/2874.3万平方公里)那时我国的人口密度将由1980年的每平方公里103人增加到151人。这岂不真的将出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焕清  
文章以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出生率为解释变量,建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多元回归模型。将该模型导入到人口发展方程中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不同人口政策下的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如果维持现行政策不变,人口峰值会在2021年达到13.7亿人,人口结构呈快速递减型,"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果取消现行政策,人口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如果适度放松政策,人口峰值会在2045年达到15.2亿人,人口结构会向平衡的自然更替水平发展。适度放松政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雄苓  徐海云  
文章建立了基于人口时间序列资料的ARIMA和指数平滑法人口预测模型,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模型为ARIMA(2,2,1)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2006~2015年人口数作出了估计。结果表明,ARIMA模型更适合我国人口时间序列数据的拟合;我国总人口在未来十年内仍会增长,但增长速度渐趋缓慢,到2010年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39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人口预测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从1974年开始,结合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对全国和各地的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做了各种预测。现在,人口预测已成为国内人口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未来人口发展进行预测,在我国还是一件比较新的事情。有人对预测是否可靠尚持怀疑态度。有人把人口预测神秘化,误认为只有掌握高深数学才能进行。这都是由于对人口预测的性质和内容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对人口预测的某些基本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巍  宋玉坤  
人口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的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另一种是以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为基础的创新型智能预测方法。文章对上述两类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目前预测方法中存在的输入数据口径不统一、不系统,文本类知识性因素被忽视以及预测模型需要发展与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南,胡华清  
本文应用LTC方法首次完成了中国随机人口预测,并全面介绍了这一方法。给出了从1990年到2050年的包括人口数、老龄比和负担比变化的期望和置信区间等主要结果,显示了这种预测的多种用途,如评价确定性方案预测的可能性等,弥补了传统的“高一低”方案法所无法回答发生某个状态概率的缺点,为科学决策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人口预测结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当前对过往预测结果进行回顾检验的研究却被学术界所忽视。文章通过选择部分人口预测研究成果为样本,设定误差率作为测量指标,结合人口发展实际,对样本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数据、参数设定、预测模型三个方面考察了人口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缘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辉蓉  黄媛媛  李玲  
以2009年人口数据作为基点,对我国2013—202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目前城市学龄人口少于农村学龄人口,但在2013—2020年期间,城市学龄人口数将逐年上升,农村学龄人口则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两者基本接近。为解决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问题,需采取多种办园模式稳定教师队伍规范幼儿园布局调整做好标准化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重大决策案例采编组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室。 宋健正大声疾呼:今天,我们的人口已经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为了四个现代化,如果少生一个孩子也算作牺牲的话,那算得了什么! 这事发生在1980年6月的一天。3个月后,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跃进  
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预期将达到61.22亿,2025年将达82.06亿。1985—2000年期间总人口约增1.3倍,2000—2025年间将再增加1.3倍。世界城市人口1985年估计为19.83亿,到2000年将达到28.54亿,2025年达到49.32亿,即1985—2000年间增加1.4倍,2000—2025年间将增加1.7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8亿,2020年不超过13.911亿,2030年约为14.26亿,2040年约为14.50亿,到2050年约为14.66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克峰  
文章在Logistic人口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人口复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规律的研究,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人口净增长率模型。最后运用数学软件计算人口复合模型中参数的值,建立了我国人口总数预测模型,并对我国未来28年内的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