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9)
2023(15492)
2022(13517)
2021(12568)
2020(10649)
2019(24318)
2018(24320)
2017(46709)
2016(25636)
2015(29112)
2014(29373)
2013(28640)
2012(26423)
2011(23902)
2010(23894)
2009(22411)
2008(22095)
2007(19792)
2006(17497)
2005(15502)
作者
(74996)
(62294)
(62063)
(59078)
(39705)
(29993)
(28212)
(24447)
(23696)
(22522)
(21467)
(21007)
(19875)
(19759)
(19478)
(19216)
(18686)
(18616)
(17842)
(17835)
(15502)
(15500)
(15190)
(14241)
(13939)
(13870)
(13817)
(13799)
(12654)
(12382)
学科
(99789)
经济(99635)
管理(80293)
(73178)
(61753)
企业(61753)
方法(47437)
数学(40729)
数学方法(40235)
(28981)
(28648)
中国(26065)
(23656)
(22985)
业经(22456)
(19281)
贸易(19271)
地方(18739)
(18712)
(18433)
理论(18357)
财务(18345)
财务管理(18304)
企业财务(17381)
农业(17326)
(17216)
银行(17167)
(16755)
(16292)
金融(16284)
机构
大学(370524)
学院(367140)
管理(144027)
(142488)
经济(139171)
理学(124397)
理学院(123025)
管理学(120763)
研究(120315)
管理学院(120108)
中国(91117)
(79536)
科学(74700)
(69925)
(60347)
(60263)
业大(55667)
中心(55411)
财经(55360)
(54899)
研究所(54580)
北京(50262)
(50188)
(48008)
师范(47474)
农业(47409)
(44204)
(43898)
经济学(42771)
财经大学(41121)
基金
项目(248245)
科学(194487)
研究(181561)
基金(179868)
(156407)
国家(155121)
科学基金(133174)
社会(113299)
社会科(107257)
社会科学(107231)
(96607)
基金项目(94867)
自然(86974)
自然科(84921)
自然科学(84902)
教育(84237)
自然科学基金(83387)
(81257)
资助(74995)
编号(74120)
成果(61405)
重点(55094)
(55039)
课题(51458)
(51235)
(51128)
创新(47666)
教育部(47295)
(47257)
科研(47254)
期刊
(157482)
经济(157482)
研究(108471)
中国(73098)
学报(60835)
(54921)
(54719)
管理(54079)
科学(53532)
大学(46385)
教育(43673)
学学(43440)
农业(37657)
(32740)
金融(32740)
技术(32588)
财经(27628)
业经(25692)
经济研究(24351)
(23479)
问题(20382)
图书(19628)
(19182)
理论(18433)
(17903)
科技(17306)
技术经济(17233)
实践(16818)
(16818)
现代(15930)
共检索到543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李帮义  王哲  廖毕丰  
文章应用博弈理论,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组成的再制造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制造商、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分别作为产品保证主体时系统内各方的最优决策,比较其保证效率,进而确定再制造系统的最优保证主体。结果表明:相同保证期限下,最优保证主体的选择将取决于系统内各方单位产品保证成本的对比关系,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均可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最优保证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李帮义  王哲  廖毕丰  
文章应用博弈理论,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组成的再制造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制造商、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分别作为产品保证主体时系统内各方的最优决策,比较其保证效率,进而确定再制造系统的最优保证主体。结果表明:相同保证期限下,最优保证主体的选择将取决于系统内各方单位产品保证成本的对比关系,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均可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最优保证主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宁  李帮义  刘志  
本文从产品担保的视角出发,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由单一生产商和单一销售商组成的再制造系统进行分析,讨论并比较了由生产商、销售商和整个再制造系统提供产品担保时各方的最优决策。结果表明:最优担保主体的选择取决于各方单位产品担保成本的对比关系,需理性比较制造商、销售商与再制造系统的担保效率,进而确定最优产品担保主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增亮  刘子先  
我国对产品保证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保证政策制定、执行等细节缺乏统筹规划与管理。基于产品保证服务链,从理念转变、组织机构建设、信息系统重组、服务管理和相互合作等方面入手进行改进和提升,有助于推动制造商产品保证的顺利开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俭  王开  李莹莹  
制造企业通过开展产品保证与生产、企业与顾客不断地互动来改进产品保证方案,确保企业能根据顾客的期望实现相关的产品保证目标。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产品保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产品保证与生产互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产品保证与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售后服务各阶段的互动关系和工作内容。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勇  熊中楷  
基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具有不同接受度,首次研究了制造商通过电子直销渠道销售再制造产品,通过零售商分销渠道销售新产品的渠道模式,构建了再制造产品直销与分销渠道模型,分别求得了两种渠道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对两种定价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接受度对两种销售渠道下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和盈利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浩  
在风险规避环境下建立了一个含再制造的多产品、有能力约束的单周期报童模型,给出了模型存在最优解的库恩—塔克(KKT)条件,然后用一种由迭代搜寻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回收不确定性、风险规避程度等参数对系统利润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强  梁工谦  王沙婷  
针对再制造系统库存的局限性,提出了制造与再制造系统混合库存模型,通过分析构成混合库存成本的因素,建立了单位周期内平均库存总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和再制造周期之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在保证不发生缺货的条件下,降低单位周期内平均库存总成本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缩短再制造周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宇  高阳  
再制造生产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再制造系统的复杂度,而信息共享有助于降低再制造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再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再制造系统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以一个拆卸商和一个加工商为例,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激励拆卸商信息共享的激励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与讨论,说明了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拆卸商共享信息的积极性,减少因生产计划变更而增加的额外成本,从而为再制造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制定推动我国再制造业发展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欣怡  孙浩  达庆利  
再制造产品的定价是逆向供应链中重要的决策问题之一。依据目前我国废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运作机制,在随机环境下建立了以传统生产厂为主导、再制造工厂为从属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差异定价策略,结合数值算例给出了最优的定价结果。并进一步将模型进行扩展,考虑了二者形成垂直纳什均衡以及存在集成厂商时的情形。研究表明:集成厂商对两种产品的定价最高,系统收益也最大,Stack-elberg情形次之,纳什均衡时最低。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工谦  闫峰  唐松祥  王晗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回收再制造阶段出发,在此阶段中,考虑企业需求和回收的双重不确定性,运用报童模型研究单周期和双周期情境下的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问题。分别建立单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和不同时的两种生产利润报童模型,以及双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时生产利润报童模型。在三种模型中,求解分析得出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生产策略。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出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沙婷  梁工谦  
将质量功能展开(QDF)方法应用到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管理中,构建了面向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屋。首先针对QFD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QFD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互补性,将再制造产品部件的故障风险优先数(RPN)反映到修正指数F中;然后运用模糊理论对顾客需求、顾客需求重要度以及顾客需求和再制造产品技术方案的关系进行模糊化处理,建立了QFD和FMEA的集成模型;对根据原始数据构建的QFD的质量屋进行改进,以消除传统的QFD的缺陷,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顾客的期望。最后,以航空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再制造过程的质量展开为例,验证了提出的集成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工谦  闫峰  唐松祥  王晗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回收再制造阶段出发,在此阶段中,考虑企业需求和回收的双重不确定性,运用报童模型研究单周期和双周期情境下的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问题。分别建立单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和不同时的两种生产利润报童模型,以及双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时生产利润报童模型。在三种模型中,求解分析得出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生产策略。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出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李帮义  
当前有关再制造系统的研究主要都关注在再制品定价和市场实现方面,但大多没有充分考虑产品担保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产品担保的视角出发,利用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决策模式下,再制造产品担保对生产商、零售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志雄  易伟  
针对回收再制造的电力金具产品质量受到加工努力影响的情形,在单制造商和单总承包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电力金具产品回收再制造供应链模型且求出了该模型下的最优解,并与不采取回收再制造策略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回购成本系数和加工努力成本系数对制造商和总承包商是否选择回收再制造策略的影响,并给出了二者选择回收再制造策略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