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6)
2023(12613)
2022(10462)
2021(9218)
2020(7979)
2019(17634)
2018(17326)
2017(34129)
2016(18257)
2015(20042)
2014(20183)
2013(20113)
2012(18775)
2011(17071)
2010(17284)
2009(16518)
2008(16370)
2007(14878)
2006(13231)
2005(12494)
作者
(53246)
(44891)
(44713)
(42560)
(28674)
(21459)
(20246)
(17148)
(16875)
(15922)
(15685)
(14829)
(14740)
(14463)
(14369)
(13970)
(13248)
(12968)
(12720)
(12673)
(11335)
(10809)
(10737)
(10290)
(10153)
(10055)
(9981)
(9409)
(9129)
(8593)
学科
(93901)
经济(93765)
管理(57205)
(53509)
(42939)
企业(42939)
方法(35264)
数学(31270)
数学方法(30981)
(26291)
中国(22662)
(21894)
地方(19571)
(18542)
业经(17716)
(17631)
(16807)
银行(16782)
(16078)
金融(16076)
(15981)
(14796)
(14727)
(14662)
财务(14636)
财务管理(14600)
税收(14001)
(13957)
贸易(13950)
企业财务(13937)
机构
大学(271210)
学院(268224)
(126493)
经济(124144)
管理(100808)
研究(94427)
理学(85659)
理学院(84714)
管理学(83475)
管理学院(82938)
中国(75875)
(65163)
(55474)
科学(53117)
财经(50374)
(47754)
(45729)
研究所(42632)
中心(42621)
经济学(42192)
(40912)
(40702)
经济学院(37779)
财经大学(37626)
业大(35290)
北京(35257)
(33623)
(31701)
农业(31499)
(30755)
基金
项目(172408)
科学(137129)
基金(129856)
研究(123923)
(113091)
国家(112235)
科学基金(96551)
社会(84432)
社会科(80268)
社会科学(80248)
基金项目(67332)
(64390)
自然(60581)
自然科(59249)
自然科学(59234)
自然科学基金(58254)
教育(55566)
(54390)
资助(53991)
编号(46084)
(39693)
重点(38895)
成果(38543)
(36869)
国家社会(36808)
(36545)
(35484)
教育部(34729)
(33946)
创新(33577)
期刊
(143440)
经济(143440)
研究(91487)
中国(52644)
(51983)
学报(40761)
管理(39437)
科学(37185)
(36840)
(34405)
金融(34405)
大学(31618)
学学(30460)
财经(26780)
经济研究(25018)
农业(23819)
(22988)
技术(20953)
教育(18792)
业经(18748)
问题(18248)
(14956)
技术经济(14517)
统计(14179)
国际(13505)
世界(13026)
(12773)
理论(12516)
(12224)
(12098)
共检索到419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孙静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 ,这种不足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 ,而这种优点又不足以将另一种制度推向极致。它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应注意两种制度的搭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绍光  
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李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金计划存在着两种制度安排,一种是现收现付制,另一种是基金制。在经济理论中,大部分文献主要沿着再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这两条线索,对这两种制度安排进行比较与分析。本文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锐  傅小燕  向书坚  
本文借鉴Heckman和Raj的分析框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构建了养老金制度由完全积累制向部分积累制变革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鉴于参保职工异质性,本文采用分位数分析,用"替代率增幅分布"代替"平均替代率增幅",评估制度变革的个体福利损益;引入均值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构建"替代率增幅"与"工资"等影响因素的经济结构模型,估计Raj充分信息评估指标,评估制度变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本文在方法上整合了精算模型和经济结构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反事实政策评估方法,在实务上为政府充分利用金保工程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范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吴敬琏  杨茂春  
从现收现付到个人基金帐户──智利养老金制度改革调查报告张卓元,吴敬琏,杨茂春上世纪末期以来,不少国家建立了以社会统筹、现收现付为特征的养老金制度,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它的问题,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隔代转移支付的体系,给有关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子兰  周熠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度量方法和相关研究论。我们首先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代内和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了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勇  
再分配是养老保险的核心功能,本文运用终生收入法构建了我国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得到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支付能力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国家城调总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低者,基础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大;实施《国发[2005]38号》后,高收入者再分配效应的增量高于低收入者;财务上出现支付能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幅增加,不具有内在财务可持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借助于"黄金律"的概念,将养老保险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效率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对如何实现"黄金率"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林山君  
以现收现付制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其重要作用,但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它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一个生命周期模型里分析了现收现付制缴费率和制度回报率对其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劳动供给的扭曲效应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的现行制度给出了一个调整方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康博威  
针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有限,并且对不同就业类型人员采取有差别的制度安排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扩大了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发展。那么,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收入再分配?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公平发展?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对不同就业类型人群、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不同性别人群、不同缴费年限人群以及不同寿命人群因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产生的收入再分配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志  王宇静  
文章将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分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型和储蓄积累型三种类型,通过分析每种类型代表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概括总结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资金来源、筹资方式、筹资原则、给付条件、保障水平、再分配效果等多个方面再分配效应上的特征。可以看到,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果最强,社会保险型居中,储蓄积累型最弱。尽管如此,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均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只是内容和特征上的差异,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王翠琴  
养老保险的制度成本是指提供一定的养老金给付所需要的缴费和管理费用。若不考虑管理费用,养老保险的制度成本就是缴费水平。本文不考虑养老保险的管理费用,运用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数理模型,来比较分析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童素娟  陈诗达  米红  王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文章在对养老金双轨制进行清晰界定、系统回顾养老金双轨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了养老金双轨制背景下的收入再分配现状,同时探讨了养老金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行机制,最后基于制度并轨的视角,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