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
2023(1867)
2022(1657)
2021(1489)
2020(1416)
2019(3006)
2018(3057)
2017(5450)
2016(3184)
2015(3672)
2014(3810)
2013(3869)
2012(3626)
2011(3370)
2010(3576)
2009(3452)
2008(3474)
2007(3214)
2006(3071)
2005(2966)
作者
(9462)
(8003)
(7797)
(7692)
(4990)
(3858)
(3653)
(3063)
(3033)
(3033)
(2738)
(2669)
(2635)
(2632)
(2593)
(2486)
(2420)
(2366)
(2360)
(2261)
(2216)
(1979)
(1898)
(1894)
(1861)
(1860)
(1811)
(1793)
(1697)
(1603)
学科
(11693)
经济(11659)
管理(9709)
(8358)
(6988)
企业(6988)
(5158)
中国(4274)
(4109)
方法(3976)
(3851)
(3728)
数学(3212)
数学方法(3124)
(2891)
(2846)
银行(2842)
地方(2765)
(2738)
业经(2730)
收入(2725)
教育(2700)
理论(2553)
农业(2477)
(2460)
(2298)
制度(2297)
(2263)
(2209)
金融(2208)
机构
大学(47434)
学院(44861)
(17891)
经济(17397)
管理(16607)
研究(16224)
中国(13945)
理学(13210)
理学院(13071)
管理学(12830)
管理学院(12730)
(10554)
(10439)
(9326)
科学(9009)
中心(8523)
(8129)
财经(7401)
(7054)
研究所(7024)
(6973)
(6939)
北京(6928)
师范(6882)
(6679)
(6598)
(5676)
业大(5525)
师范大学(5473)
经济学(5436)
基金
项目(25534)
研究(19994)
科学(19948)
基金(18493)
(15824)
国家(15646)
科学基金(13318)
社会(12491)
社会科(11836)
社会科学(11834)
教育(9468)
(9295)
基金项目(9089)
编号(8585)
成果(8535)
(8235)
资助(8068)
自然(8040)
自然科(7872)
自然科学(7869)
自然科学基金(7754)
课题(5941)
(5816)
项目编号(5611)
重点(5559)
国家社会(5212)
(5169)
教育部(5169)
(5109)
(5056)
期刊
(23590)
经济(23590)
研究(16894)
中国(12720)
(8593)
教育(8129)
图书(7494)
管理(7323)
学报(7312)
(6640)
金融(6640)
(6469)
书馆(6055)
图书馆(6055)
科学(5709)
大学(5630)
学学(4424)
技术(4132)
财经(3891)
农业(3725)
(3368)
经济研究(3331)
业经(3282)
问题(3137)
(2944)
(2915)
论坛(2915)
理论(2814)
情报(2657)
实践(2578)
共检索到8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清彬  
本文对再分配倾向决定领域的既有文献进行详尽考察,认为从内在动力角度来理解各种决定因素才是根本,归纳提炼了再分配倾向决定的四大动机:经济利益动机、风险规避动机、公平信念动机和声誉理想动机。再分配倾向决定的四大动机通过不尽相同的理论逻辑机制和多种实证影响因素对人们的再分配倾向产生影响,四大动机的框架为实证研究中的因素筛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于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提出应用实验手段的重要性,并应注意宏观变量对再分配倾向的内生性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李清彬  
文章构造了再分配倾向决定的一个新分析模型框架,即经济利益、风险规避、公平信念和声誉理想的四类动机框架,从人们决策的动力本身出发,使用中国社会调查数据(CGSS),系统性地研究了中国居民再分配倾向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女性、非汉族、大专以下教育水平的人群、非党员身份、穷人、有向下的收入预期和有过往向下的流动历史的人群,相对更支持再分配;有向上和不确定的流动性预期、专门技能、宗教信仰的人群,会显著地降低人们的再分配支持意向;越同意"贫富差别有助于工作积极性"和越"信任政府"的人群,越易于支持进行再分配;中国特色的几个特征中,"非农户籍"要比"农业户籍"的群体更倾向于支持再分配,中部区域与东西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郭占锋  左停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作为乡村治理潜在人才的"乡村精英"也随之流失,这给乡村治理带来了诸多困境,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总结出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归纳出乡村精英和乡村治理研究的"国家政权建设视角""底层群体视角"和"历史变迁视角";在分析方法层面,总结了历史比较分析、典型个案分析和统计调查分析三种路径,并结合当前社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社会背景,指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意义,其未来的研究走向为乡村社会如何实现多元化治理和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郭占锋  左停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作为乡村治理潜在人才的"乡村精英"也随之流失,这给乡村治理带来了诸多困境,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总结出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归纳出乡村精英和乡村治理研究的"国家政权建设视角""底层群体视角"和"历史变迁视角";在分析方法层面,总结了历史比较分析、典型个案分析和统计调查分析三种路径,并结合当前社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社会背景,指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意义,其未来的研究走向为乡村社会如何实现多元化治理和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清彬  
财政分权程度多少为适宜,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受到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来讲,实施联邦制、民主程度较高、政府规模较小(以及地方政府规模相对较大)、地方政府层级较多的国家分权程度较高;经济更发达、城市化程度较低、收支结构更偏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受中央政府控制较小的国家分权程度更高;群体异质性越大(再分配偏好越强)、用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支出越低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疆域面积越大、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另外,财政分权程度还受到宗主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数据和相关指标的构建问题,并考虑内生性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子印  
笔者运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状态进行衡量,并分析了政府再分配政策对区域间与区域内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的调节,考察了直接税和转移支付这两个工具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调控作用。结论表明,2005年~2007年,间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收入不平等状态都有一定效果,其中转移性收入的作用接近直接税作用的两倍;在不同区域,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的调节作用有较大差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颖   朱勤  
互助共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考察其再分配效应是评价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互助共济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终身收支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健康保险精算模型,测算不同性别和参保类型群体的缴费回报率,以比较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制度方案的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女性失能持续时间更长、工资水平更低,女性参保者的缴费回报率高于男性,从而呈现出“男性补贴女性”的再分配效应。其次,城居保参保者的缴费回报率高于城职保参保者,呈现出“职工补贴居民”的再分配效应;“比例筹资”模式对不同参保类型群体的再分配效应比“定额筹资”模式更强。第三,相比于城职保参保者,60岁城居保参保者的预期余寿更短,但失能持续时间却更长;60岁男性的预期余寿和失能持续时间均比女性更短。本文建议,提高长护险制度统筹层次,推行比例筹资和待遇均等相结合的模式,形成“量能缴费”和“按需保障”的制度特征;同时,探索和发展农村居民更可及的待遇给付方式,以促进群体间的照护保障公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张亚兰  张银龙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了晋商诚信教育在当今社会对人们信任心理及行为倾向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晋商教育在增进人们普遍信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学校和社会应广泛宣传晋商教育的内容,通过营造信任环境、启动和维护信任关系来提高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罕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消费倾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2007-2017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及互联网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互联网经济对河北省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实证结论得出: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对河北省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河北省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且依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在T镇以政府引导资本进村的农业转型道路中出现了家庭农业的分化,即生计保障型小农的萎缩,中农的解体与新生,家庭农场的兴起。其整体趋势表现为由自给消费型的生计保障型农场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经营式农场快速转型。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因"资本""权力"和"身份"境遇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分化,掌握流转土地的企业农场以转包或者合同方式控制部分家庭农场,使其成为企业的积累环节,并享有政府的农业补贴,成为农业的食利阶层。资本进村最终造成乡村农业生产领域的农利再分配,打破了农业生产领域农利归农的秩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臧秀清  沈秀梅  王秋洋  
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选择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公司选择小事务所的概率,结论可在理论与实务上为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行玉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职责的重心在于村庄自治性事务,服务于村庄、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是其核心功能。然而,个案考察显示,村委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具有严重的选择性、自利性倾向,背离了自身职责与功能。其原因在于村民自治中决策、管理与监督环节民主建设滞后、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基层政府指导与监督职责缺失以及深层次上村庄治理中传统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茂初  闫文娟  
环境不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日益成为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着重关注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公平定义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环境公平的认识。然后笔者在各种形式的环境不公平研究(包括不同群体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的研究和不同区域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的研究)、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相应的变量数据进而用计量模型的方法和借鉴收入差距的分析方法)等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利益不公平问题的转化与延伸,应在这一认识前提下来探讨环境公平问题、来建立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桂全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十多年来,很多研究者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主流观点是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或者只是很小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其原因被概括为税收规模小、税收政策不规范、税收流失率高和税制不公平,并提出了以公平为导向改革和完善税制、加强征管、转变税收政策的建议。这些文献在研究方法取得很大进展,但在税前收入指标的选取、税收收入的数据来源上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用于经验分析的收入数据可得性仍然是一个重要障碍。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拓展收入数据来源、跟踪国际前沿、系统分析个人所得税与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