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8243)
2022(7078)
2021(6421)
2020(5945)
2019(13612)
2018(13430)
2017(26876)
2016(14645)
2015(16809)
2014(16883)
2013(17066)
2012(16173)
2011(14662)
2010(14742)
2009(13906)
2008(14180)
2007(12815)
2006(10790)
2005(9611)
作者
(43821)
(36841)
(36691)
(35266)
(23602)
(17817)
(16970)
(14397)
(13892)
(13035)
(12495)
(12493)
(11683)
(11663)
(11604)
(11489)
(11408)
(10829)
(10731)
(10647)
(9264)
(9117)
(9064)
(8421)
(8355)
(8316)
(8189)
(8032)
(7356)
(7355)
学科
(65206)
经济(65138)
(43675)
管理(40604)
方法(37381)
数学(34332)
数学方法(34098)
(33647)
企业(33647)
(18882)
中国(17146)
(15871)
(14280)
(13958)
银行(13933)
(13119)
(12941)
(12739)
贸易(12737)
(12652)
财务(12636)
财务管理(12600)
(12341)
企业财务(11999)
(11529)
金融(11527)
业经(11317)
地方(11287)
(11040)
保险(10946)
机构
大学(218477)
学院(215406)
(91438)
经济(89571)
管理(84571)
理学(72730)
理学院(71957)
管理学(70720)
管理学院(70323)
研究(70092)
中国(58608)
(45355)
(44940)
科学(42847)
(37713)
财经(36418)
(35901)
中心(34326)
(33164)
研究所(32604)
(32449)
业大(32205)
农业(30025)
经济学(29511)
北京(28248)
财经大学(27333)
经济学院(27157)
(26214)
师范(25932)
(25596)
基金
项目(143295)
科学(113052)
基金(106630)
研究(100926)
(93066)
国家(92359)
科学基金(79132)
社会(64950)
社会科(61678)
社会科学(61661)
基金项目(56558)
(54390)
自然(52516)
自然科(51315)
自然科学(51300)
自然科学基金(50422)
教育(47045)
(46697)
资助(45443)
编号(40009)
(33267)
重点(32600)
成果(32380)
(29562)
(29044)
科研(28762)
教育部(28559)
人文(27329)
创新(27317)
大学(27273)
期刊
(92314)
经济(92314)
研究(63529)
中国(36852)
(35673)
学报(34436)
(31790)
科学(31116)
(27363)
金融(27363)
管理(26878)
大学(25643)
学学(24448)
农业(20562)
财经(18428)
技术(17006)
教育(15823)
(15548)
经济研究(15323)
业经(13798)
问题(12773)
统计(12182)
(11817)
理论(11489)
技术经济(11365)
(10940)
(10830)
实践(10446)
(10446)
(10119)
共检索到312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旭  聂磊  
再保险人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水平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再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绩效以及整个保险市场的稳定。本文使用极值理论模拟了再保险业务的风险分布特征,比较了成数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业务风险分布的差异,认为再保险业务损失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厚尾性;成数业务损失分布具有均值大、方差小的特点,而非比例业务损失分布的均值较小,但方差较大;在高置信水平条件下,非比例业务的风险损失率远远大于成数业务。因此,再保险公司应当大力发展非比例再保险业务、增强资本实力,并积极拓展业力的地域范围,在国际市场上分散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旭  聂磊  
为了充分反映再保险业务线之间的相依性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分散化效应,本文用完全正相关假设及学生t联接函数的3种形式来评估一个再保险组合的风险价值(VaR)和尾部条件预期(TCE),认为联接函数的选择对多业务线保险公司的资本需求和分散性效应都有明显影响。学生t类联接函数能够灵活反映多业务线之间相依性的联接函数,随着自由度的变化,可以模拟损失分布之间的不同相依性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丽珍  
本文基于我国保险数据采用矩阵法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再保险承保业务风险的传染效应,分析了再保险风险传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通过再保险承保业务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非常小。通过研究单个保险公司破产和多个保险公司同时破产所产生的传染性特征,包括业务赔付率、破产公司数目和破产轮数等指标发现,我国保险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门槛相当高,并且传染性非常弱;境内外的再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系统性风险的潜在来源,属于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相对于"完全分散型"市场,"相对集中型"市场下系统性风险业务传染的门槛显著提高,同时传染性也显著增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亦飙  
个人保险业务在国际保险市场上越来越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 ,与商业保险业务相比 ,由于其存在着客户群体不同、客户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一样、业务特点不一样、保险需求不同、保单销售渠道不同等特点 ,使其逐渐从商业保险业务中分离出来。而在我国由于人均收入低、可保财产少、传统文化影响等特点 ,使得个人保险业务与商业保险业务尚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积极发展个人保险业务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 ,是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洁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再保险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探讨了市场发展的可行性和潜力 ,指出了妨碍业务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和问题 ,并对今后再保业务发展 ,建立完善适应国情的再保市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占辉  
加入WTO后 ,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再保险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特点 ,使再保险领域必将成为未来市场主体首轮较量的焦点。因此 ,中资保险公司只有大力发展再保险业务 ,才能有力应对入世竞争。中资保险公司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再保险实务 :大力开展合同分保业务 ,努力扩大风险承保能力 ;充分发展特约临分业务 ,切实改善业务质量 ;合理安排超赔保障 ,有效分散大灾风险 ;科学界定工作流程 ,协调各环节关系 ;培养和组建再保险人才队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实际资本的计算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再保险业务是影响实际资本计算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现行再保险业务实际资本计算规则不足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建立"重大保险风险"的判断标准、差别认可不同类别再保险业务形成的损益、细化应收分保账款的认可比例、利用偿付能力和信用评级引导再保险人的选择以及重构再保险业务的信息披露体系的改进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大力发展再保险业务,建立我国国内再保险市场,已是我国保险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开展我国国内再保险业务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再保险市场的主体要逐步到位,二是再保险业务的办理要按循序渐进的方式铺开。 一、逐步建立再保险的组织机构体系 建立和完善再保险的组织机构体系,是建立我国再保险市场的一项基础工程。一个规范、完善的再保险市场,必须有一个配套的再保险组织机构体系。这项工程的实施,可以从下述六个方面来进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成显赫  
原保险公司确定自身的自留额是再保险业务的第一步,也是其核心业务之一。自留额是保险公司根据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含总承受能力和险种承受能力)而确定的每一危险单位自己所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的最大限额。由于保险公司经营险种的多样化,且每一险种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  
实际资本的计算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再保险业务是影响实际资本计算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现行再保险业务实际资本计算规则的不足,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适时建立"重大保险风险"的判断标准,差别认可不同类别再保险业务形成的损益,细化应收分保账款的认可比例,利用偿付能力和信用评级引导再保险人的选择,以及重构再保险业务的信息披露体系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骆君彦  
伴随着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品种、规模等的不断增加,隐含其中的表见代理亦在银行法律实务中屡见不鲜。认清商业银行保险业务中的表见代理,对于维护银行本身和金融受众的资金安全都将十分有益。本文笔者从对《保险法》相关条款的比较分析、商业银行保险表见代理的界定、商业银行保险表见代理的表象、商业银行保险表见代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包含的表见代理风险进行了探析,以期对此类风险的有效防范发挥一定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岩  
自1988年8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出口信用保险部以来,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最初开办的短期险业务到试办中长期业务,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已初具雏型。但从保险供求关系来看,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远不能满足外贸发展及外贸体制改革的需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冰  
从法律角度看,银行在代理保险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法律政策风险;因商业银行未取得代理资格产生的法律风险;因商业银行转委托他人办理代理事项产生的法律风险;因商业银行无权代理产生的法律风险;因授权不明产生的法律风险;因构成表见代理产生的法律风险;因构成双方代理产生的法律风险;因共享客户资源与为客户保密原则相冲突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因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因管理不善产生的法律风险等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勤  
保险是对外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对外贸易中买卖双方分处不同的国家,可能远隔重洋,要将货物从出口国运至进口国必须经过长途运输,而货物在运输中常会遇到风险,有损失存在的可能。而在实际业务中,保险的很多内容又与贸易合同中的价格术语选取有密切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