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7)
- 2023(5676)
- 2022(4496)
- 2021(4002)
- 2020(3134)
- 2019(6895)
- 2018(6519)
- 2017(12144)
- 2016(6503)
- 2015(7153)
- 2014(7069)
- 2013(7426)
- 2012(6975)
- 2011(6429)
- 2010(6667)
- 2009(6345)
- 2008(6225)
- 2007(5578)
- 2006(5219)
- 2005(4406)
- 学科
- 济(25933)
- 经济(25910)
- 农(23404)
- 税(21604)
- 税收(20169)
- 收(20003)
- 业(19246)
- 农业(15848)
- 管理(13388)
- 财(11404)
- 企(10039)
- 企业(10039)
- 业经(9811)
- 中国(8372)
- 地方(7893)
- 收入(7850)
- 方法(7237)
- 制(7105)
- 农业经济(7077)
- 数学(6559)
- 学(6530)
- 数学方法(6474)
- 发(6010)
- 财政(5636)
- 发展(5326)
- 展(5322)
- 村(4970)
- 农村(4949)
- 政(4923)
- 土地(4737)
- 机构
- 学院(94483)
- 大学(91525)
- 济(36136)
- 经济(35170)
- 研究(34710)
- 管理(32310)
- 中国(27918)
- 理学(27613)
- 理学院(27237)
- 管理学(26631)
- 管理学院(26454)
- 财(23903)
- 农(23301)
- 科学(22013)
- 京(18350)
- 所(18122)
- 农业(16952)
- 中心(16857)
- 财经(16684)
- 江(16447)
- 研究所(15945)
- 省(15796)
- 业大(15560)
- 经(15012)
- 范(13269)
- 师范(13155)
- 州(12363)
- 院(12184)
- 湖(11877)
- 财经大学(11727)
- 基金
- 项目(62643)
- 科学(49052)
- 研究(46241)
- 基金(45657)
- 家(40626)
- 国家(40229)
- 科学基金(33519)
- 社会(30428)
- 社会科(28439)
- 社会科学(28429)
- 省(25020)
- 基金项目(24358)
- 划(20348)
- 自然(20326)
- 自然科(19805)
- 自然科学(19801)
- 编号(19635)
- 自然科学基金(19438)
- 教育(19202)
- 资助(17380)
- 成果(16655)
- 农(14459)
- 发(14386)
- 重点(14383)
- 部(13266)
- 性(13223)
- 国家社会(13007)
- 课题(13007)
- 创(12499)
- 制(12394)
共检索到155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安
册书脱胎于明代里甲组织中管理赋役册籍、负责推收过割的一种职役。最初一般称为里书,以后各地名色不尽相同。在明初里甲组织较完善之时,他们只是负责保管和编造赋役黄册,并协助里长催征钱粮。到了明中后期,随着里甲组织的松弛与解体,特别是官方册籍的失实,册书因其握有私册而成为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重要的赋税中介人,并实际控制着基层赋税征收的全过程。特别到了清代中后期以至民国,册书更呈现出世袭化和包役化的趋势。本文以两湖地区为中心,探讨了册书在明清以来乡村基层赋税征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世袭化、包役化过程。并认为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控制力的削弱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明清至民国前期 册书 赋役失控 乡村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信通
赋税收入是维持秦汉帝国运行的经济支柱,乡里赋税来源于国家最小基层行政单元里,征收的财物包括口赋、献费、户赋、田租、刍藁。口赋是按人口数量征收的人头税,分成人和儿童两类征收,口赋可以在一年内分批次上缴。献费每人每年上缴六十三钱。户赋每户每年上缴16钱。田租征收以里为单位,一次统一上缴乡部。刍藁不包括在田租之内,刍藁包括户刍、田刍、田藁三项内容,户刍每户每年上缴一石;田刍、田藁由县统一核算所需量,余刍藁数以顷刍律折钱上缴。赋税制度的落实主要靠基层的乡官里吏去完成。
关键词:
秦汉 赋税 口赋 献费 户赋 田租 刍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棣
宋代乡司处于宋代财税征收的第一线,实际上控制着县乡赋税征收的全过程,成为大权独揽的县下各乡征税总管,其职权与运作,直接关系着宋代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运转,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乡村基层社会的政治安定。宋代乡司的出现及其在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职权地位,是以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及土地占有关系的剧烈变动为其深刻的经济背景,随着两税法之后乡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惟以赀产为宗”的新税制的复杂化而逐步形成的,是两税法之后新的赋税征收模式的产物。乡司取得县乡征税总管的地位,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适应宋代赋税征收体制的需要
关键词:
宋代,乡司,赋税征收,基层政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敏
“维新政府”时期,江苏各地伪政权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赋税征收各自为政,各县境内自行设置关卡,上下交征。汪伪政权成立后一年,伪苏省财政厅大加整顿全省赋税,设立伪财政局,隶属伪省财政厅,但伪财政厅仍无法驾驭各伪县长,有些伪县长对伪省财政厅的指令置若罔闻。“清乡”高峰时期,伪政府对“清乡区”达到了较强的控制,部分克服了“清乡”前和非清乡区的混乱局面。
关键词:
江苏 日伪政权 赋税征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源西
民国时期两湖地区乡村的地权较为不均,无地户和少地户占很高的比例,有地户之间的地权分配亦很不平均,大量的农户仅占有不到10亩的耕地。湘鄂两省的地权分配不均度上较为接近,湖南省的地权集中程度并不比湖北高出许多,但湖南的公田比例要比湖北高出很多。湘鄂两省内部私有耕地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从经济地理上说,湖南省的核心农业区地权集中,湖北省的核心农业区地权分散。湖南省的核心农业区在近代涌现了一大批高级别的军政官员,造就了相当数量的官僚大地主,这是湖南核心农业区地权集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民国 两湖乡村 地权分配 核心农业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20世纪30年代,为了整理田赋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新成立的江宁实验县在其境内举办了一次土地陈报。经过统计,土地陈报之后的江宁额征田亩与前相比大为增加。田亩增加的同时,政府的税收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这同时也就为江宁此后的进一步变革打下了良好的铺垫,为今后的各种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因此,此次土地陈报具有十分明显的"建设"意义。然而,江宁县更多的将土地陈报与田赋征收连接起来,因而在强调建设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控制意味。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土地陈报 赋税征收 江宁实验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中国的近代史是充满着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为了实现民族国家的崛起,自清末新政以来,中国的历任执政者先后都掀起了国家政权建设的热潮。国家政权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乡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建构问题,借此保证国家能够有效地从小农经济剩余中提取国家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始积累资本。本文对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基层组织的特点与运作特征进行了描述性演绎,展示了乡村基层组织在不同体制环境下的生存逻辑与运作逻辑,并在本文的最后讨论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使命与乡村基层组织的变革问题。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基层组织 演变逻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林枢 田卫平
当前基层征收中的难点及对策杜林枢田卫平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收税难,难在企业没有钱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欠税现象比较普遍,这类企业一般管理比较正规,制度比较健全,账目也比较清楚、正确,尽管每月都能实现应纳税额的正增长,却由于三角债、产品压库及市场变化等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斌
元末明初,两湖地区的水域因河泊所的设置而确立了渔户的捕捞权,随着明中期之后垸田修筑活动的逐渐兴盛,促进了人们占有水域的意识,并在水域上衍生出灌溉权、湖草收益权等新的权益形态。日后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面上的通行权、摆渡权,以及因莲藕、菱芡、芦苇等经济作物种植而出现的湖地所有权等权益形态得以产生并不断明晰。两湖地区的例子说明:水域上产权的获得是国家赋役制度运行的结果,必须在制度史背景下考虑产权形成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的产权问题;导致该地区水域产权变化的因素,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驱动,也
关键词:
明清 水权 两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斌
元末明初,两湖地区的水域因河泊所的设置而确立了渔户的捕捞权,随着明中期之后垸田修筑活动的逐渐兴盛,促进了人们占有水域的意识,并在水域上衍生出灌溉权、湖草收益权等新的权益形态。日后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面上的通行权、摆渡权,以及因莲藕、菱芡、芦苇等经济作物种植而出现的湖地所有权等权益形态得以产生并不断明晰。两湖地区的例子说明:水域上产权的获得是国家赋役制度运行的结果,必须在制度史背景下考虑产权形成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的产权问题;导致该地区水域产权变化的因素,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驱动,也有来自长江下游等其他地区的影响,这是长江流域日益整合的表现和结果。
关键词:
明清 水权 两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毅
农业税费的征收不仅是国家权力的表征 ,同时也是国家汲取资源的一种方式 ;而税 费上缴既是农民对国家治理权力的认可 ,同时又是对这种认可的一种经济表达。然而 ,在 一些地方 ,部分农民却把税费的上缴视为一种用以保护他们自身权益的工具 ,即运用经济 方式来达成非经济的目标。当乡村组织失去了强行征收税费的能力时 ,面对农民的这种 非经济诉求 ,便转而运用非正式的权力方式与那些尚未完成税费上缴任务的农民展开博 弈。在这种博弈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 ,随着农民“社会契约”意识的日益增长 ,一些 地方的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正面临着缺失治理资源的困境。
关键词:
乡村权威 税费征收 干群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云婷
后税费时代的国家体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表现为对乡村公共资源输入的政策调整,资源输入后的乡村基层治理有效性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主流研究从乡村精英这一主体分析视角来探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困境,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再复归单一中心的主体拓展格局,存在治理主体分析的去道德化、治理主体研究叙事的宏观化、治理主体研究场域的“国家回嵌”的三维变化。随着“治理规则”研究议题的引入与扩张,以治理规则为切入点来把握乡村基层治理样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嬗变由此凸显:从“主体分析”到“规则研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从“主体分析”演变历程切入,进而探讨“规则研究”的兴起及其与“主体分析”存在的逻辑差异。
关键词:
资源输入 乡村治理 主体分析 规则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永冀 陈仲威
2011年,盐湖钾肥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盐湖集团,盐湖钾肥比照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进行业务处理,双方均按账面价值进行了报表合并。ZC股份与ZCM作为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的大股东,是这起并购的被动参与方。ZC股份与ZCM两家公司间存在投资控股关系且ZCM已在香港上市。这种复杂的交叉持股关系使得ZC内部对该笔并购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产生了分歧。本案例通过回顾、分析ZC内部对该笔业务处理方式的诸多思考及最终解决方案,提供了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并购参与方会计处理中关键问题的把握以及解决方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福昌
自明清至民国,闽粤赣边农田的垦辟、薪柴的采伐、乡村造纸业以及放火烧山对森林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闽粤赣边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相对较大,雨季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甚至崩岗的现象随之加剧。同时,野生动物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日益增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乡村经济 生态破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