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7)
- 2023(4188)
- 2022(3438)
- 2021(3209)
- 2020(2535)
- 2019(5654)
- 2018(5348)
- 2017(10655)
- 2016(5492)
- 2015(6237)
- 2014(6298)
- 2013(6193)
- 2012(5732)
- 2011(4910)
- 2010(5017)
- 2009(4727)
- 2008(4631)
- 2007(4192)
- 2006(3768)
- 2005(3599)
- 学科
- 济(20187)
- 经济(20140)
- 管理(19076)
- 业(18377)
- 企(15093)
- 企业(15093)
- 财(8309)
- 农(7938)
- 中国(7683)
- 制(6287)
- 业经(6283)
- 方法(5494)
- 农业(5224)
- 贸(5036)
- 贸易(5032)
- 银(4973)
- 银行(4971)
- 易(4905)
- 务(4747)
- 财务(4733)
- 财务管理(4718)
- 行(4716)
- 地方(4561)
- 企业财务(4430)
- 融(4167)
- 金融(4167)
- 税(4153)
- 体(4031)
- 数学(3992)
- 技术(3883)
- 机构
- 学院(77325)
- 大学(76574)
- 济(33034)
- 经济(32318)
- 管理(29514)
- 研究(25692)
- 理学(24544)
- 理学院(24286)
- 管理学(23965)
- 管理学院(23813)
- 中国(21585)
- 财(18644)
- 京(15998)
- 财经(13826)
- 科学(13655)
- 中心(12905)
- 江(12723)
- 经(12493)
- 所(12431)
- 农(10675)
- 范(10581)
- 研究所(10547)
- 师范(10535)
- 经济学(10341)
- 北京(10339)
- 财经大学(10257)
- 州(10252)
- 院(9381)
- 经济学院(9335)
- 业大(9102)
- 基金
- 项目(47393)
- 研究(38452)
- 科学(38366)
- 基金(34677)
- 家(29307)
- 国家(29020)
- 科学基金(25435)
- 社会(25276)
- 社会科(23888)
- 社会科学(23883)
- 省(18325)
- 基金项目(17877)
- 教育(17228)
- 编号(15718)
- 划(15276)
- 自然(14851)
- 自然科(14525)
- 自然科学(14523)
- 自然科学基金(14257)
- 成果(13817)
- 资助(13128)
- 课题(11022)
- 制(10852)
- 重点(10766)
- 发(10764)
- 国家社会(10657)
- 部(10623)
- 创(10452)
- 性(10388)
- 项目编号(9694)
共检索到128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勇 李华民
内需和外需是一国整体需求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民生问题的解决,内需能够促进外需。其具体机制包括总量扩大机制、层次提升机制、需求保障机制。因为民生问题解决失误,我国内需对外需促进的许多良性机制失效。目前我国外需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贸易磨擦严重,低水平重复,国际化水平低,品牌能力低下等问题均与此有关。为稳定和进一步拓展外需,我国需要在内需市场中更多地立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民生问题 互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前元 周勇
民生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国目前外需进一步增长乏力,内需难以全面启动,外需和内需分割,外需对内需难以形成推动与基本民生问题没能解决好有关。外需通过民生问题促进内需的传导机制包括总量扩大机制,层次提升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民生问题解决滞后对中国外需及外需促内需均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包括地区不平衡及城乡对立,外需供给层次不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动及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流动农民工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需要从基本民生问题解决角度调整外需结构,转变外需发展方式,出台外需促内需的有利政策措施,以打破内外贸分割,实现内外需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民生问题 互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云 周勇
内需和外需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需求总和构成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结构性的互动影响。为稳住以至进一步扩展外需,有必要对内需的影响作一个深入的探索。在内需增长、外需增长、内需促外需过程中,生产服务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总量提高机制、层次提升机制、开放促进机制、走出动机制、技术引进提升机制。中国需要努力克服本土生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竞争不足、国际化水平低、互动交流缺乏等问题。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中国生产服务业,是中国内外需扩张,内需促外需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生产服务业 互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吉利)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宁波吉利的职能部门和科室人员开展了服务生产一线的"问题解决票"活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占录
2009年第7期《中国土地》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张占录题为《问题出在资金之外》的文章,对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近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中简称《通知》),围绕《通知》,张占录副教授对此问题继续进行分析和探讨,他的观点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
信息技术的发展创生出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环境,这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校常采用的"实验测评""纸笔测试""情境模拟测试"等评价方式已较难反映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借鉴国际前沿成果,从评价内容、过程以及环境开发等方面分析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发展;设计伴随评价方法,依托在线技术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嵌入学习过程;跟踪、收集与分析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指标数据;以评价报告方式反馈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实际案例展现"评价"伴随"学习"的实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宽政
住房问题,是个民生问题。解决住房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解决粮食问题的成功经验,改革土地供应制度,缩短住房供应链,建立国家住房储备,缩小投机性投资空间,使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生问题 住房问题 模式 治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阎革
民生问题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现在提出的民生问题已不单纯是衣、食、住、行问题,而是与国民生活相关的、具有更丰富内容而深远意义的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三个主要问题。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收入分配是民生问题的焦点。要切实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贯彻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切实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
就业 基础教育 收入分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本祝 陈爱贞
目前,人们已从过去主要强调农业生产、科技兴农、粮食生产等问题跳出,强调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三农”问题。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特殊性,一味地强调城镇化发展,不但会增加“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还可能延缓“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但要解决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的生活、就业状况,还要解决滞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发展问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加以引导,以加强城镇化发展对“三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三农”问题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立国 谢佳睿 王国华
从古至今,学习停留于浅层层次而不够深入的问题始终存在。如今,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始,而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因此,对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开展研究势在必行。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分析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两者各自的内涵、特征及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强调真实复杂的学习环境,包含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过程、资源中心、评价与反馈和学习交流社区四大模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小云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都十分重视“问题解决”,把它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在此,通过对两国同一数学内容的问题解决教学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在教学目标、教学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指导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教学案例 数学问题解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元认知开发与数学问题解决●李玉琪近十几年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成了认知心理学的热门课题。由于元认知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开发学生的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元认知研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有关研究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紫屏
关注学生协作与问题解决等素养发展的国际教育趋势与本国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使以"知识储存"为主要特征的"储蓄式"教学逐渐失去了其权威性和存在合理性。协作式问题解决是建立在对话关系上的教学新范式,问题解决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探究本质,协作凸显了作为关系存在的教学社会性本质,二者共同致力于促进学生认知性与社会性素养发展。协作式问题解决的教学法要素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设置探究问题,为共享理解提供方法指导,为团队协作创设对话关系。
关键词:
协作式问题解决 内涵与价值 教学法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