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5)
2023(4090)
2022(3193)
2021(2493)
2019(4308)
2018(4218)
2017(8096)
2016(4078)
2015(4539)
2014(4719)
2013(4904)
2012(4863)
2011(4794)
2010(5018)
2009(4819)
2008(4365)
2007(4043)
2006(3972)
2005(3747)
2004(3420)
作者
(13333)
(11396)
(11379)
(10922)
(7342)
(5262)
(5175)
(4380)
(4304)
(4174)
(3986)
(3816)
(3701)
(3556)
(3551)
(3477)
(3467)
(3216)
(3192)
(3108)
(2875)
(2741)
(2715)
(2660)
(2654)
(2625)
(2341)
(2323)
(2203)
(2194)
学科
(47018)
经济(46997)
地方(14058)
地方经济(11425)
管理(10918)
方法(10723)
数学(9721)
数学方法(9698)
中国(7932)
(7173)
业经(7111)
(7061)
经济学(6022)
(5446)
环境(5225)
(5109)
企业(5109)
(4822)
(4663)
金融(4660)
产业(4638)
(4287)
(4245)
总论(4096)
农业(4074)
(4071)
资源(4060)
(3916)
信息(3905)
及其(3767)
机构
大学(73423)
学院(72888)
(44918)
经济(44274)
研究(31154)
管理(24233)
中国(22422)
理学(20175)
理学院(19925)
管理学(19707)
管理学院(19555)
(17480)
经济学(15910)
(15788)
科学(15641)
(14729)
研究所(14105)
经济学院(13890)
财经(13868)
中心(12594)
(12489)
(11084)
(10719)
财经大学(10073)
科学院(9740)
社会(9735)
北京(9624)
经济研究(9331)
(9216)
师范(9173)
基金
项目(41585)
科学(32934)
研究(31232)
基金(30676)
(25990)
国家(25805)
社会(23059)
社会科(21947)
社会科学(21941)
科学基金(21817)
(15497)
基金项目(15241)
教育(13132)
资助(12683)
(12338)
(11574)
经济(11487)
自然(11360)
自然科(11064)
自然科学(11061)
编号(10999)
(10922)
自然科学基金(10854)
国家社会(10356)
发展(9664)
(9542)
重点(9475)
(9288)
成果(9242)
课题(8361)
期刊
(60018)
经济(60018)
研究(28306)
中国(13143)
(12587)
管理(11048)
经济研究(10904)
科学(8636)
(8630)
学报(8547)
财经(8195)
(7582)
金融(7582)
问题(7296)
(7286)
技术(6849)
大学(6848)
学学(6676)
业经(6648)
世界(6071)
技术经济(5852)
农业(5824)
(5335)
国际(5109)
统计(5094)
经济问题(4756)
经济学(4685)
现代(4378)
经济管理(4302)
改革(4247)
共检索到123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黑田东彦  王宇  
自2012年12月开始,日本经济持续温和复苏,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经济持续改善、内需和外需均呈扩大态势、企业形势好转以及地区性增长点出现。然而,日本经济仍然存在通缩因素,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人口数量持续下降情况下,企业和经济如何保持活力。为此,短期内日本将坚持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持续复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军  
持续多年低迷的日本经济出现复苏势头,并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未来日本经济的增长,既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但也隐藏着一系列富有活力的积极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旭梅  
近年,日本经济显现复苏迹象。一般认为,对东亚出口增加是带动经济复苏的牵引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与东亚国家和地区间贸易格局的新特点,阐述东亚因素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说明互利情况下,日本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俞燕燕  
1990年开始至今的日本经济长期萧条,虽然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由于仍存在许多隐患,其经济复苏前景并非一片光明。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如何成功地进行结构性调整与制度创新,在经济结构、财政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进入2023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步入经济复苏期,日本的经济增长也因此受到公众的关注。2023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6%,高于市场预期;二季度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季节调整值后,较上季度增长1.5%,按年率换算为增长6%,创2020年末以来的最快增速,远超经济学家的预测数值。此外,日本的居民消费和投资也出现复苏增长的趋势,带动了企业利润的增长,从而使日本股市大涨,成为全球市场焦点。2023年,日经225指数上涨28%,达到十年来最快涨幅,创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以来的收盘新高。由此引发了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增长能否持续的猜测。本文将从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特征、日本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现实情况以及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根源进行详细剖析,并据此提出日本经济复苏增长前景展望。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虹  
缓慢复苏的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萧条的日本经济。1994年终于走出低谷,显露出复苏迹象。掂1994年度B本经济白皮书报告。平成萧条的低谷期为1993年全0月。其后,景气动向指数中一致系列指数(共11项)有6项转向回升。但因设备投资、完全失业率等重要指标值...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儒煜  王玉华  
2000年6月,日本经济企画厅公布日本经济1999年度GDP增0.5%,为3年来首次正增长。此次景气回升是在内外需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其中,IT产业的推动、亚洲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且IT产业牵引力也较为有限,亚洲复苏与日本经济的低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加之日本产业革命尚未从根本上展开等条件的制约,我们认为日本经济的此次回升固然为其转入复苏、增长提供了一次良机,但真正的繁荣尚有待于其产业革命来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虹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  徐博立  
2014年,日本消费税实际征收额完成上调,似乎意味着2015年经济复苏即将到来。然而,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又给日本经济的复苏带来沉重的打击。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疲软。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日本证券市场的萎靡,2015年的指数甚至比2014年增税后还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明贵  
日本经济复苏中的企业成长性分析兰州大学经济系孙明贵一、经济缓慢复苏与企业增收不佳并存1995年上市企业中期财务决算表明,日本企业收益明显改善,其中一部分企业经营业绩有显著提高。上市企业1994年上半期与1993年上半期比较,经常利润增长5%左右,19...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泽平  张宝军  
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广泛关注。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和动力源泉,判断一国经济增长模式,一般看两个重要基准:一是看三大需求对一国总需求的贡献,二是看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对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相关研究表明,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杏  刘博  
文章通过对中国1978年~2011年的各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采取面板因果关系检验对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中国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以内部需求贡献为主,但外部需求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具有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双驱动典型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