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
2023(1731)
2022(1391)
2021(1331)
2020(978)
2019(2389)
2018(2354)
2017(4355)
2016(2267)
2015(2524)
2014(2631)
2013(2531)
2012(2366)
2011(2255)
2010(2326)
2009(2292)
2008(2428)
2007(2139)
2006(2017)
2005(1881)
作者
(6889)
(5905)
(5804)
(5507)
(3764)
(2778)
(2560)
(2315)
(2231)
(2015)
(2012)
(1895)
(1855)
(1828)
(1827)
(1800)
(1705)
(1684)
(1571)
(1560)
(1507)
(1498)
(1364)
(1340)
(1285)
(1273)
(1252)
(1194)
(1193)
(1155)
学科
(11144)
经济(11127)
管理(9708)
(6873)
企业(6873)
(6790)
方法(5339)
人事(4179)
人事管理(4179)
理论(4177)
(4168)
数学(3518)
数学方法(3474)
业经(3025)
中国(2443)
(2358)
(2261)
(2045)
(1898)
经济学(1881)
教育(1875)
(1812)
经济理论(1778)
(1751)
(1719)
金融(1719)
(1650)
银行(1649)
(1596)
经营(1552)
机构
大学(40583)
学院(38555)
(16160)
经济(15838)
管理(15525)
理学(13744)
理学院(13591)
管理学(13380)
管理学院(13314)
研究(12048)
中国(9115)
(8395)
(8090)
科学(6938)
财经(6657)
(6079)
(5709)
经济学(5619)
(5601)
师范(5553)
(5326)
研究所(5219)
北京(5138)
财经大学(5115)
中心(4989)
经济学院(4939)
师范大学(4611)
商学(4604)
商学院(4559)
(4367)
基金
项目(23978)
科学(19716)
基金(18599)
研究(17545)
(16041)
国家(15894)
科学基金(13996)
社会(12191)
社会科(11462)
社会科学(11459)
基金项目(9576)
自然(8856)
自然科(8688)
自然科学(8686)
自然科学基金(8565)
教育(8547)
(8373)
资助(7457)
(7329)
编号(6735)
成果(6073)
(5723)
重点(5423)
教育部(5242)
国家社会(5103)
人文(4973)
(4909)
大学(4677)
课题(4612)
(4598)
期刊
(18296)
经济(18296)
研究(11662)
管理(6898)
中国(6678)
(6473)
学报(5899)
科学(5882)
教育(4894)
大学(4729)
学学(4455)
财经(3924)
(3595)
(3421)
经济研究(2869)
技术(2615)
(2413)
金融(2413)
农业(2335)
问题(2306)
业经(2274)
经济学(2051)
(2021)
(1926)
现代(1813)
(1750)
技术经济(1738)
图书(1702)
资源(1693)
商业(1689)
共检索到5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符纯洁  凌文辁  张军成  
近年来探讨员工沉默背后原因的研究日渐丰富。Detert和Edmondson(2011)突破以往的社会交换视角和理性人假设,立足社会认知的视角,认为长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化过程在个体心中形成并发展了关于建言的认知图式,由这些认知图式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个体的内隐建言理论,长期、稳定地存在于个体心中并毫无意识地指引着个体关于建言的思考和行为,这为探讨员工沉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文章对内隐建言理论的源起——内隐理论、内隐建言理论的内涵与特性、个体内隐建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内隐建言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内隐认知与员工沉默关系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介。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畅果  郭磊  
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普通员工通常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然而出于各种考虑,员工往往会选择隐瞒与工作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种故意的沉默行为会危害组织、团队乃至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员工会选择保持沉默?这一沉默决策是基于怎样的认知路径和心理预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沉默决策过程包括了对发言的意愿、机会、效果和影响的四阶段认知判断,只有当员工愿意说、觉得有机会说、说了有效果和不惹来麻烦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发表言论;中国员工普遍持有一些内隐建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想  张龙  
公开与员工探讨问题、交流想法,不但有利于上级及时了解工作相关问题,而且是表达对员工工作支持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有助于增加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员工建言有利于团队和组织效能的提高。不过,由于诸多原因,员工往往保持沉默。鉴于此,本文主张管理者应该通过建言行为鼓励员工打破沉默,积极建言。建言被定义为个体主动与他人公开交流以试图影响组织工作环境的行为。因建言主体存在差异,本文将建言分为员工建言和管理者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冠峰  王亮  
从组织认同的角度看,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较低时会提出意见,对组织认同程度较高时也会提出意见,但先前的研究并未对此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通过明确各个变量的边界,具体讨论了员工在不同程度的组织认同下沉默与建言行为关系的变化,发现组织认同与员工的行为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当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程度较低时,员工的沉默行为多于建言行为,且随着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提高,其沉默行为逐渐增加,建言行为逐渐减少;当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处于模糊与中立状态时,员工的沉默行为达到最多,建言行为则最少;当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比较高时,员工的沉默行为逐渐减少,建言行为逐渐增多,直至其建言行为多于沉默行...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锦云  
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员工自愿性工作行为,建言与沉默的研究一直各行其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意思一样对立相反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以长三角地区制造类民营和外资企业的350组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诺莫网络视角,本研究从情绪、认知和领导因素的角度,探讨了建言与沉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建言与沉默是两个独立的构念。在情绪特征上,正性情绪会促进员工建言,而负性情绪既会促进员工建言,更会导致员工沉默;在认知特征上,自我效能感会促使员工建言,心理安全会促进建言且抑制沉默;在领导特征上,领导成员关系与建言正相关。在作用效能上,建言比沉默更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研究结果综合支持了建言与沉默并非对立相反的观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鹏  时勘  林振林  
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威权型领导行为、心理状态与员工建言/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通过对398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威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与沉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心理状态(心理授权、心理安全感与愤世嫉俗)在威权型领导与员工建言/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威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通过影响心理授权间接影响员工建言。威权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沉默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还可以通过降低员工的心理安全感,提高员工的愤世嫉俗情绪,间接影响员工沉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建涛  廖建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66名领导与其286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威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威权领导和员工权力距离都对员工建言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另外,员工权力距离还会调节威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效应,当员工权力距离较大时,威权领导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较弱。最后,员工心理授权部分中介威权领导、员工权力距离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完全中介威权领导和员工权力距离的交互项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晓涛  郑兴山  石金涛  
本文根据员工沉默动机的不同,提出了员工沉默的三种类型:默许沉默、漠视沉默和人际恐惧沉默,并认为通过培养组织信任的氛围可以改善员工沉默的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希  
员工沉默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使得员工出现各种顺从和放弃的行为,影响其对组织的忠诚。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员工建言献策。文章在对员工沉默产生的弊端和根源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信任的企业文化、顺畅的沟通体系、适度的激励措施、学习型组织来打破员工沉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孝应  魏顺  顾建平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了组织内社会资本对员工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218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心理安全感在组织内社会资本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书芹  
本文认为,企业具有类似于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同样的特征,员工沉默也是受到各种干扰生态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文章基于干扰理论研究员工沉默的形成机理,并对干扰预测、生态活力恢复、员工沉默的生态位引导和管理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书迪  刘文兴  廖建桥  
基于自我概念理论探讨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控制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74名直接主管和247名员工分阶段和配对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控制点显著地调节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中介自恋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静  
新入职员工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而员工沉默会阻碍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文章阐述了新入职员工沉默的特点,分析了沉默行为背后的原因,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娜仁图雅  和金生  
企业文化是改善员工沉默行为可行性最大的"载体"。沉默型员工的存在有一定的行为动机,而企业文化激励性是让员工活泼起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表明,企业文化是改善员工沉默行为可行性最大的"载体"。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信念、符号、仪式、处事方式和价值观,其最大特征就是激励性,可以从精神上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与企业共进退、同患难。通过企业文化的激励性让沉默型员工变得活泼,是一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