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2)
2023(7415)
2022(6034)
2021(5831)
2020(4713)
2019(11122)
2018(11046)
2017(21556)
2016(11361)
2015(13245)
2014(13532)
2013(12901)
2012(11743)
2011(10456)
2010(10804)
2009(9994)
2008(9960)
2007(8949)
2006(7966)
2005(7371)
作者
(32119)
(26814)
(26596)
(25522)
(16975)
(12753)
(12148)
(10298)
(9994)
(9640)
(9043)
(9037)
(8610)
(8498)
(8185)
(8032)
(7890)
(7678)
(7645)
(7619)
(6585)
(6559)
(6539)
(6163)
(5956)
(5934)
(5853)
(5824)
(5410)
(5199)
学科
(49287)
经济(49242)
管理(28839)
(26692)
方法(23072)
(22445)
企业(22445)
(19913)
贸易(19902)
(19283)
数学(19222)
数学方法(18635)
(14252)
中国(12762)
地方(11493)
业经(11465)
理论(10433)
(9119)
农业(8891)
(8479)
(8425)
关系(7798)
(7380)
(7140)
(6840)
银行(6838)
教育(6664)
(6514)
环境(6489)
(6404)
机构
学院(164499)
大学(159800)
(66512)
经济(65010)
管理(59967)
研究(53214)
理学(50842)
理学院(50295)
管理学(48967)
管理学院(48691)
中国(40874)
(33657)
科学(31932)
(29508)
(26681)
(25293)
中心(24353)
研究所(23782)
(23110)
财经(23048)
(22804)
师范(22662)
业大(21915)
北京(21735)
(21012)
(20591)
经济学(19804)
(19762)
技术(18400)
经济学院(17877)
基金
项目(104599)
科学(81212)
研究(79653)
基金(72640)
(62696)
国家(62180)
科学基金(52513)
社会(48763)
社会科(46201)
社会科学(46190)
(42247)
教育(37535)
基金项目(37147)
(35076)
编号(34563)
自然(32901)
自然科(32067)
自然科学(32061)
自然科学基金(31385)
资助(31103)
成果(28316)
课题(24507)
重点(24020)
(23595)
(22176)
(21767)
项目编号(20591)
(20574)
创新(20215)
大学(19888)
期刊
(77361)
经济(77361)
研究(49504)
中国(31491)
管理(22915)
(22634)
教育(22620)
学报(22166)
(21867)
科学(20942)
大学(17664)
学学(16503)
技术(15871)
农业(15500)
(14921)
金融(14921)
(14508)
业经(14464)
经济研究(12997)
国际(12823)
问题(11691)
财经(10858)
(9456)
统计(9297)
商业(8613)
(8305)
(8058)
图书(8054)
技术经济(7684)
世界(7562)
共检索到25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安峥  
扩大自贸试验区对外文化贸易是新时期充分利用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政策扩大我国对外贸易,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内陆自贸区在文化底蕴、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培育对外文化贸易板块等模式提升了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的能力。然而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基础薄弱,营商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文化产业结构单一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制约了其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因此,内陆自贸区应该在立足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本地文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和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外来企业和先进技术,强化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和科技创新的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的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付亦重  杨嫣  
美国自贸区不仅数量多且发展较为成熟因而受到各国关注,其分布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沿海港口,也覆盖了内陆各州。其发展模式和自贸区管理体制,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是内陆各州自贸区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并对内陆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是内陆地区,如何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内陆自贸区之路,美国内陆自贸区的发展及监管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浪南  童汉飞  谢绵陛  
本文对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等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了其在功能设定、海关监管、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对中国保税区进一步拓展功能、营造竞争优势、并转型为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利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盟与中国毗邻而居,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贸易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中日韩三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3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日、韩3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案,应该是一个包含中、日、韩3国绝大部分产业领域的自由贸易安排,而不可能仅仅在部分产业和行业领域率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应该是一个包括中、日、韩3国全部领土的大自由贸易区,而不能是仅由3国各自部分地域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自由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媛媛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应是在淡化政治的前提下,分步骤、有重点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争取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实现两岸特定区域之间全面、直接、双向的经济交流,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签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临时协议做出贸易优惠安排,为自由贸易区过渡期创造条件。可尝试先在厦门、金门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然后进一步建立台湾与闽东南地区自由贸易区,最后形成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少爽  
自由贸易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中国、新加坡和韩国在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特点的自由贸易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其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自贸区主要港口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国在发展自由贸易区过程中所拥有的各自优势和面临的不同挑战,旨在揭示不同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形成过程之间的差异,以及制度如何对自贸区在塑造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以期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邬展霞  王周伟  王晓  仇倩  
本文介绍了自由贸易区的产业集聚及区内税制的设置原理,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迪拜自由贸易区不同的产业集聚及税制模式,总结了税制模式对自由贸易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税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和矛  李飞  赵光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中国和东盟的一些经济特点,提出了分阶段采取投资先导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来进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的战略开发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柯雷  赵曙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现雏形。本文着重论述了在“10+1”自由贸易区内,即使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由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内分工的存在,各国在相似的产业内依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进行贸易依然可以获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1992年1日27日—28日,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合作问题,会议签署了《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架构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三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的最主要收获是批准了于1991年10月举行的经济部长会议所作出的关于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将其具体化。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是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颖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以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与范围为新起点;以不断加强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和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增强政治互信以巩固和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经伟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首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和"一项特定"经济目标,需要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按照"四步走"发展过程进行推进。这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发展路径与国内其他11个自由贸易区差异性所在。坚持并遵循全面建成小康、自身改革、房地产业"断腕"后新产业的培育、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出"好法"和差异化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金融业改革的5个基础路径,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新内涵和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