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2)
- 2023(12737)
- 2022(11221)
- 2021(10484)
- 2020(8840)
- 2019(20297)
- 2018(20328)
- 2017(39026)
- 2016(21338)
- 2015(23966)
- 2014(24009)
- 2013(23702)
- 2012(21600)
- 2011(19365)
- 2010(19278)
- 2009(17551)
- 2008(16882)
- 2007(14747)
- 2006(12805)
- 2005(11134)
- 学科
- 济(90580)
- 经济(90498)
- 管理(64837)
- 业(60504)
- 企(50676)
- 企业(50676)
- 方法(45003)
- 数学(39562)
- 数学方法(39003)
- 农(21945)
- 学(21318)
- 中国(20671)
- 地方(20477)
- 财(19485)
- 技术(18223)
- 业经(18216)
- 环境(17635)
- 农业(15388)
- 理论(15046)
- 和(14634)
- 贸(14610)
- 贸易(14605)
- 易(14080)
- 划(13872)
- 制(12505)
- 务(12351)
- 财务(12274)
- 财务管理(12256)
- 地方经济(11879)
- 企业财务(11638)
- 机构
- 大学(306819)
- 学院(305610)
- 管理(123812)
- 济(117118)
- 经济(114524)
- 理学(108957)
- 理学院(107696)
- 管理学(105471)
- 管理学院(104937)
- 研究(101432)
- 中国(71847)
- 科学(67292)
- 京(64908)
- 所(51884)
- 农(50175)
- 财(49482)
- 业大(48233)
- 研究所(48030)
- 中心(44940)
- 江(43098)
- 范(41107)
- 财经(41080)
- 师范(40619)
- 北京(40582)
- 农业(39656)
- 院(37632)
- 经(37392)
- 州(35471)
- 经济学(34275)
- 技术(34173)
- 基金
- 项目(220047)
- 科学(173106)
- 基金(159487)
- 研究(156939)
- 家(140495)
- 国家(139384)
- 科学基金(119517)
- 社会(97865)
- 社会科(92759)
- 社会科学(92731)
- 省(87126)
- 基金项目(85052)
- 自然(80073)
- 自然科(78201)
- 自然科学(78182)
- 自然科学基金(76703)
- 划(73662)
- 教育(72129)
- 资助(66542)
- 编号(63124)
- 重点(49715)
- 成果(49635)
- 部(47742)
- 发(46993)
- 创(45962)
- 课题(43588)
- 创新(42847)
- 科研(42638)
- 计划(40978)
- 教育部(40280)
- 期刊
- 济(121312)
- 经济(121312)
- 研究(82902)
- 中国(53839)
- 学报(51537)
- 科学(47863)
- 管理(43779)
- 农(43337)
- 大学(37776)
- 学学(35763)
- 财(35240)
- 教育(33388)
- 农业(30926)
- 技术(29153)
- 业经(19832)
- 经济研究(19223)
- 融(19088)
- 金融(19088)
- 财经(18922)
- 科技(16929)
- 技术经济(16625)
- 图书(16582)
- 经(16021)
- 业(15876)
- 问题(15638)
- 资源(15365)
- 统计(14836)
- 理论(14332)
- 版(13965)
- 策(13924)
共检索到42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赵春生 陈渊 胡国宏 杨欣乔
为探讨内陆苏打型水域移殖对虾的可能性,野外条件下进行了幼虾生存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体长为2.0—3.0 cm的凡纳滨对虾在pH 7.7-9.0、碱度4.13-10.10 mmol/L、盐度0.036%-0.099%的苏打型淡水环境可存活48 h;在pH 8.3-9.5、碱度9.80-38.78 mmol/L、盐度0.10%-0.35%的半咸水环境存活时间不超过24 h;Ca2+浓度、Ca2+/Mg2+、离子系数、碱度及pH是影响对虾生存的主要水环境因子。通过驯化适应,提高对虾对水环境一系列生态因子组合的综合适应能力,是内陆苏打型水域移殖对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苏打型水域 对虾 生存 环境因子 相关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赵春生 陈渊
研究内陆碱性水域凡纳滨对虾体重生长速度分别与碱度、盐度、pH、离子系数、Ca2+、Mg2+、K+质量浓度、Ca2++Mg2+以及(1/2Ca2+)/(1/2Mg2+)、Na+/K+等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因子对对虾体重生长速度的影响存在相互作用;它们与体重生长速度的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他因子的显著负效应影响;碱度、盐度、pH、离子系数、Ca2++Mg2+、(1/2Ca2+)/(1/2Mg2+)及Ca2+质量浓度对对虾生长的影响被弱化;Mg2+质量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内陆碱性水域K+质量浓度和Na+/K+很可能是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适当提高盐度及Ca2+、K+质量浓度,降低N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慧 耿隆坤 房文红 来琦芳 田荣庆 赵兆龙 王富平 侯俊涛 俞鲁礼 刘振华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引进河水、压碱降盐等改良水质的技术措施,使中国对虾首次成功地移植到内陆咸水水域。经过1个月的试养,中国对虾平均体长增长3.82 cm,平均体重为1.82 g。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移植 内陆咸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杨欣乔 孙丽敏
采用虾塘水添加天然盐碱水的方法,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Boone)对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环境的驯化适应试验。结果表明,驯化速度采用每隔12 h、24 h、48 h分别提高1次碱度1、2、4 mmol/L,经过14 d,从碱度为3.17 mmol/L的盐碱水环境,分别驯化至30.44、29.13及27.32 mmol/L的水环境,幼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1%、39%及34%。通过驯化适应,可提高幼虾对碳酸盐类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存活率。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碳酸盐类盐碱水 驯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振如 李辉权 闵信爱 陈敏 蔡树其
本文对(石匈)洲岛周围水域墨吉对虾的移动、繁殖习性和幼、成虾的数量分布特点以及环境因子对幼、成虾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估算出其生长和死亡的参数,应用单位补充量产量分析和体长股分析的方法进行资源评估。
关键词:
墨吉对虾 数量分布 资源评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清印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 ,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 ,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加快培育优质、抗逆对虾养殖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对虾 遗传改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婷婷 滕广亮 李英瑕 吴强 单秀娟 张庆利 金显仕
虾类是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开展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梯度随机森林模型(gredient forest model, GFM)和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s, GAMM),分析了2016—2018年间黄海与东海北部水域WSSV流行对虾类生物量的影响。分子检测结果显示,调查所获取的26种虾类中,11种被检测为WSSV阳性;2016、2017和2018年WSSV阳性采样站点的比率分别为48.395%、38.75%和21.74%,虾类样品中WSSV阳性检出比率分别为16.86%、9.6%和4.79%。GFM模型分析显示,解释变量“阳性样品数的对数(Ln_posi)”对响应变量“虾类生物量的对数(Ln_Abu)”的重要性最高。GAMM分析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最小原则筛选出的最优模型为:Ln_Abu~WSSV阳性率(P_rate)+Ln_posi+经度(Long),该模型中Ln_posi和P_rate是影响虾类生物量的极显著相关因子,Ln_Abu随着P_rate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WSSV在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中流行,推测对该海域的虾类生物量存在潜在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怡茹 张继红 吴文广 杜彦秋 孙威 冯旭 康秦梓 孔杰
“渔盐一体化”是山东省滨州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田养殖的重要模式。为了解该模式下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 (Chl-a)浓度、粒径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于2021年5—7月分别在养殖的初期、中期和收获期,测定了高盐组(S=54)和对照组(S=32)养殖水体的分级Chl-a浓度[小型浮游植物(micro Chl-a)、微型浮游植物(nano Chl-a)、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 Chl-a)、总Chl-a浓度]及相关环境参数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结果显示,日变化:对于总Chl-a浓度,高盐组无显著日变化(P>0.05),对照组在5月和6月存在显著的日差异(P<0.05)。对于浮游植物粒径结构,高盐组7月的pico Chl-a日变化显著(P<0.05);对照组7月的micro Chl-a和6月的nano Chl-a日变化显著(P<0.05)。月变化:两盐度组pico Chl-a、nano Chl-a和total Chl-a最低值和最高值都分别出现在6月和7月。且7月的total Chl-a显著高于5月和6月(P<0.05)。高盐组水体nano Chl-a占主要优势,随着养殖的进行粒径结构特性出现了演替,其中,pico Chl-a对total Chl-a贡献率由5月的6.43%提高至7月的16.81%,超过了micro Chl-a的贡献率。对照组5月和6月以micro Chl-a占主要优势,分别占59.64%和57.49%,其次是nano Chl-a,分别占35.46%和36.90%,7月以nano Chl-a占主要优势,贡献率达53.09%。RDA分析显示,Chl-a浓度与水温显著正相关,nano Chl-a的贡献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高盐组总Chl-a浓度与硅酸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总Chl-a与溶解有机氮显著正相关,与硅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讲,高盐组水体Chl-a浓度日变化较小,浮游植物粒级随养殖进行逐渐趋于小型化,可能与温度升高和较高的有机氮水平有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管卫兵 杨红
我国内陆水域渔业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多种问题,如增殖品种不合理,不重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陆水域 增殖渔业 对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宇庭
用矩阵形式描述了放养捕捞的数学模型 ,对主要变量———回捕率的估测方法 (渔获物年龄组成法 ,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和标志回捕法 )进行了说明。用渔获物年龄组成法和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 ,估算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牧养回捕率 ,还对目前牧养群体资源研究中参数求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关键词:
内陆水域 放养捕捞 数学模型 回捕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邓景耀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坤 张天时 孔杰 王清印
2004年7月,采用可视嵌入性荧光标记(Visible i mplant elastomer,VIE)对平均体长为4.75cm的中国对虾幼虾进行第6腹节的两部位标记,以研究VIE标记对中国对虾幼虾的适用性。10个家系的幼虾各取30尾,对其中的15尾进行标记,另15尾作为对照,共标记幼虾150尾。本研究分析了标记对虾和对照组的即时死亡率、生长和标记保持率。结果显示,标记对虾和对照组的即时死亡率低,前者为0.6%,后者无死亡。x2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30、60d后体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长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荧光标记对生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荧光标记 标记保持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房文红 王慧 来琦芳
实验结果表明 ,pH为 8.6、9.0、9.3和 9.5时 ,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幼虾 2 4h半致死碱度(LC50 )分别为 2 2 .0 0、11.66、6.57和 3.2 8mmol/L ;随着碱度、pH的升高 ,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下降。碱度和 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具综合作用 ,pH 8.6~ 9.0时 ,HCO3- 、CO32 - 共同影响幼虾的存活率 ;pH 9.0~9.5时 ,OH- 协同CO32 - 影响幼虾的成活 ;pH 9.5以上时 ,OH- 逐渐成为影响幼虾成活的主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