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7)
- 2023(2365)
- 2022(1999)
- 2021(1995)
- 2020(1768)
- 2019(4129)
- 2018(4153)
- 2017(7977)
- 2016(4675)
- 2015(5473)
- 2014(5501)
- 2013(5620)
- 2012(5142)
- 2011(4865)
- 2010(4804)
- 2009(4472)
- 2008(4575)
- 2007(3977)
- 2006(3649)
- 2005(3164)
- 学科
- 济(18969)
- 经济(18949)
- 管理(15922)
- 业(11939)
- 企(9983)
- 企业(9983)
- 方法(9047)
- 数学(7945)
- 数学方法(7873)
- 学(7109)
- 资源(5269)
- 农(4766)
- 和(4566)
- 财(4447)
- 中国(4010)
- 地方(3721)
- 环境(3686)
- 人事(3338)
- 人事管理(3337)
- 业经(3325)
- 贸(3304)
- 贸易(3303)
- 关系(3296)
- 制(3289)
- 易(3142)
- 农业(3103)
- 发(2970)
- 生态(2754)
- 务(2739)
- 财务(2697)
- 机构
- 大学(70976)
- 学院(69266)
- 研究(27562)
- 管理(25635)
- 济(25310)
- 经济(24670)
- 理学(22121)
- 理学院(21831)
- 管理学(21315)
- 管理学院(21218)
- 中国(20613)
- 科学(20185)
- 农(17612)
- 所(16071)
- 京(15966)
- 研究所(14964)
- 农业(14125)
- 业大(13572)
- 中心(12084)
- 江(10961)
- 财(10455)
- 北京(10193)
- 院(9884)
- 范(9611)
- 师范(9466)
- 科学院(9395)
- 省(9097)
- 农业大学(8712)
- 州(8662)
- 财经(8517)
- 基金
- 项目(49042)
- 科学(37280)
- 基金(35222)
- 家(32869)
- 国家(32631)
- 研究(31294)
- 科学基金(26474)
- 自然(19376)
- 基金项目(18758)
- 自然科(18727)
- 自然科学(18716)
- 社会(18594)
- 自然科学基金(18411)
- 省(18278)
- 社会科(17563)
- 社会科学(17557)
- 划(16163)
- 资助(15131)
- 教育(13812)
- 编号(12205)
- 重点(11411)
- 部(10673)
- 计划(10334)
- 发(10278)
- 科研(9940)
- 科技(9776)
- 成果(9753)
- 创(9243)
- 创新(8693)
- 业(8296)
共检索到105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宁宇 樊强国 顾孝连 夏连军
为了解西部内陆水库放牧式养殖西伯利亚鲟的生产潜力,以甘肃省酒泉市的红砂墩水库为例,调查了水库中底栖动物的资源以及西伯利亚鲟的食物组成和季度摄食量。结果显示:水库中底栖动物12种,其中,腹足类3种,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3种,甲壳类2种。2龄西伯利亚鲟的食物组成包括调查所得的全部底栖生物,以甲壳类、腹足类、寡毛类和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随着鲟鱼的生长,秋冬季后开始逐渐摄食小型底栖鱼类。研究表明2龄西伯利亚鲟食谱范围较广,适合在此类水库中养殖。另对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进行估算,该水库底栖动物每年提供给鲟鱼生长的鱼产潜力为18.55 t。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超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实验所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为全人工繁殖所得的幼鱼,其初始体长为(7.04±0.32)cm,初始体重为(4.54±1.80)g,实验周期35 d。实验设计了5个温度处理组,水温分别为12℃、17℃、22℃、27℃和3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的幼鱼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用指数方程[W=b×exp(a d)]分别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西伯利亚鲟的体重生长进行拟合,12℃、17℃、22℃、27℃和32℃不同温度下体重的生长系数a值依次为:0.037、0.057、0.061、0.050、0.020,养殖在22℃温度条件下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体重生长系数最大,而32℃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宁宇 程起群 高露娇 么宗利 夏连军
在90d的饲养实验中,研究了集约化室内储水池养殖条件下,流速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按照流速,实验鱼分为4组:即流速分别为V1组(0.12m.s-1),V2组(0.16m.s-1),V3组(0.20m.s-1),和V4组(0.5h流速为0.20m.s-1,0.5h流速为0的间隙式水流组)。水温在13.8~24.7℃变化。在16.7~22.5℃的温度段内,随着流速增大,幼鱼的最终体重、体长、生长效率、净增重、每日生长率及日增重等指标均逐渐增大,饵料系数逐渐降低,其中西伯利亚鲟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关系式为GE=52.5V+69.567(R2=0.997...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生长 集约化养殖 流速 温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高艳丽
取7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Brandt),第1次产卵前4个月,放入2组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越冬,Ⅰ组水温13~14℃;Ⅱ组7~8℃。每组4尾雌鱼,6尾雄鱼。催产前水温升至15~16℃,人工催产结果,Ⅰ组1尾雌鱼排卵和2尾雄鱼排精,Ⅱ组3尾雌鱼排卵,5尾雄鱼排精;雌鱼排卵全部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得成熟卵3.26kg,共计21.5×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19.11×104粒,受精率86.7%~95.6%;孵出鱼苗12.5×104尾,孵化率40%~68.9%。结果说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产前培育温度变化对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和...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人工繁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陈宁宁 张涛 宋超 赵峰 刘鉴毅
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2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消化酶活性及分布特征。通过对5种消化器官(胃、肝脏、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是淀粉酶的主要分泌器官,淀粉酶活性在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幽门盲囊和十二指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瓣肠(p<0.05);胃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极低,与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和瓣肠是蛋白酶分泌主要器官,胃中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瓣肠,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盲囊、十二指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消化器官 消化酶 消化道指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洪玉 夏磊 彭翔 刘晓勇 赵明军 齐茜
选择规格相近[体重(8.41±0.82)g,体长(10.12±0.44)cm]的西伯利亚鲟鱼225尾,分为3组,每组3个平行,分别用8%(对照组)、12%(中脂组)、16%(高脂组)油脂含量的饲料投喂。养殖42 d后,测定体长、体重,尾静脉取血,解剖。通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切片观察等评价建模是否成功。结果表明,高脂组生长最快,终末体长、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脂组(P<0.05),肝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脂组(P0.05);高脂组血清AST、ALT及T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TG显著高于中脂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肝脏呈暗红...
关键词:
鲟鱼 脂肪肝 高脂饲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仲孟 张露 赵瀚 黄志鹏 柯红雨 段元亮 李强 周剑
通过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及其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 × A. schrenc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测定,从而对3种鲟鱼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水分含量外,杂交种肌肉中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亲本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3种鲟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其亲本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鲟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另外,在杂交种肌肉中检测出亲本含有的18种脂肪酸外,还另外检测出4种脂肪酸,且杂交种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P<0.05)。在3种鲟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分别为棕榈酸(C16:0)、油酸(C18:1n9c)和亚油酸(C18:2n6c)。研究表明,杂交种相比于亲本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从而具有更明显的生产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旭光 陈佳 刘鑫 季遥
鲟具有古老的电感受系统,但鲟的电感受功能一直是有争议和被忽略的研究方向。为确定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电感受在摄食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对水下铝棒、绝缘铝棒和塑料棒的行为反应。西伯利鲟对水下铝棒、绝缘铝棒和塑料棒都产生了类似觅食的绕棒反应,且绕棒次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鲟对铝棒比对绝缘铝棒和塑料棒有更强烈吸吮棒表面的行为反应(P<0.01),鲟对铝棒的摄食偏好强度为2,而对绝缘铝棒和塑料棒的摄食偏好强度为0.96和0.28,表明水下腐蚀电场诱发了西伯利亚鲟摄食反应,鲟的电感受在摄食行为的最后阶段起到了饵料判别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对金属腐蚀电场的反应可以作为验证鲟电感受是否存在的一个行为模型,同时也对鲟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水下电场 电感受 行为谱 鲟 摄食行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凤 周洲 刘永涛 李小义 孔杰 陈飞雄
【目的】为探明西伯利亚鲟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动力学与消除规律,同时为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防治鲟鱼细菌性疾病和水产品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0℃条件下进行恩诺沙星10 mg/kg体重口灌给药后西伯利亚鲟血液、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恩诺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5、0.9和1.23 h;峰浓度值(C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西伯利亚鲟 药动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宇 朱绪春 刘慧敏 柳江群 乌云塔娜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花表型性状、花粉特性、雌蕊发育程度的变异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从13个种源地共筛选出的25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西伯利亚杏的花数量性状(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个数、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花粉活力)和质量性状(花瓣颜色、花萼颜色、花瓣形状、花瓣状态、花瓣类别)以及雌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花数量性状变异规律,并对花表型性状与花粉特性以及雌蕊发育程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涛 颜世伟 庄平 章龙珍 田美平 杨金海
利用超声波检查仪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的性别及性腺发育进行超声波扫描,并利用微创手术检查和组织学观察法来验证超声波对西伯利亚鲟性别及发育时期扫描的鉴定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超声波方法对西伯利亚鲟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较高,对2~5龄雌性鉴定的准确率为95%,对雄性鉴定的准确率为87%。超声波技术鉴定性腺发育的准确率随性腺的发育而提高,鉴定早期性腺(Ⅰ~Ⅱ期)发育的准确率(65.25%)低于对晚期性腺(Ⅲ~Ⅴ期)发育鉴定的准确率(88.65%)。超声波技术鉴定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速度较快,根据鱼的发育状况,平均每尾鱼所用的时间约30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炜 宋佳坤 范纯新 张涛 王斌
西伯利亚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进化发育研究材料。对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亚鲟的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成熟西伯利亚鲟卵呈球形、黑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2.9mm;在水温15.5~18.0℃下,受精卵历时133h开始孵出,所需总积温为2173~2369℃·h;根据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共34个发育时期,并对胚胎发育各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胚胎发育 积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宁宁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赵峰 黄桂云
对人工养殖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学和显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从前至后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直肠,食道与胃的分界不明显,形成一个"食道-胃过渡区",胃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织学研究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其中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杯状细胞和粘液细胞。"食道-胃过渡区"已有腺体存在。胃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杯状细胞,胃的粘膜表面有许多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幽门部的胃小凹较贲门部和胃体部深;贲门部和胃体部中含有大量的胃腺,幽门部无胃腺。幽门盲囊的管腔内被向内深入...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徐滨
设置5个麻醉组(15~35 V)与1个对照组(0 V),研究直流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13项生化指标的影响。随着电压强度升高,西伯利亚鲟麻醉组总蛋白与白蛋白质量浓度逐渐升高,35 V组总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5 V组与20 V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在15 V组中最低,在35 V组最高,35 V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 V组。对照组总胆固醇浓度为(2.35±0.69)mmol/L,15 V组与35 V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血糖浓度为(2.21±0.30)mmol/L,低于各麻醉组的浓度。尿素与总胆红素浓度在15 V组最低,35 V组最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乳酸脱...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直流电 生化指标 电压强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厚军 刘晓勇 常藕琴 王庆 孙慧武 刘瑞明 付小哲 刘雨果 吴淑勤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和心脏中各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纯化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分别为AeBF070904、AbHT070912,对分离菌进行了菌株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全自动细菌测定卡API20STREP和ID32STRE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对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链球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与停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