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5)
2023(10568)
2022(8918)
2021(8467)
2020(6701)
2019(15657)
2018(15635)
2017(28719)
2016(15753)
2015(17665)
2014(17930)
2013(17467)
2012(16184)
2011(14867)
2010(15527)
2009(14085)
2008(13909)
2007(12900)
2006(11641)
2005(10805)
作者
(46745)
(38571)
(38569)
(36452)
(24515)
(18637)
(17463)
(14922)
(14726)
(14173)
(13208)
(13095)
(12704)
(12421)
(11949)
(11864)
(11349)
(11305)
(11119)
(11049)
(9870)
(9742)
(9490)
(8942)
(8873)
(8631)
(8614)
(8608)
(8011)
(7578)
学科
(70332)
经济(70262)
管理(40464)
(40020)
(28494)
企业(28494)
方法(25213)
(23317)
地方(22526)
中国(22130)
数学(21902)
数学方法(21339)
农业(16784)
业经(16474)
环境(14035)
(14007)
(12514)
地方经济(12343)
理论(12242)
(12207)
(11652)
银行(11636)
(11625)
金融(11623)
(11612)
贸易(11597)
(11480)
(11308)
(11084)
(10804)
机构
学院(223757)
大学(217772)
(86832)
经济(84682)
管理(81599)
研究(79077)
理学(68132)
理学院(67263)
管理学(65629)
管理学院(65232)
中国(61385)
科学(49868)
(49080)
(41058)
(39493)
(38022)
(36839)
研究所(36783)
中心(36499)
(32770)
业大(32696)
师范(32456)
北京(32175)
(30608)
财经(29837)
(29067)
农业(28838)
技术(27125)
(26887)
(26723)
基金
项目(141695)
科学(109956)
研究(106539)
基金(97473)
(85042)
国家(84284)
科学基金(71432)
社会(64460)
社会科(60914)
社会科学(60901)
(58755)
基金项目(50642)
教育(49360)
(48462)
编号(45451)
自然(45026)
自然科(43851)
自然科学(43844)
自然科学基金(42999)
资助(40640)
成果(36886)
(36437)
课题(33070)
重点(32816)
(29322)
发展(29054)
(29046)
(28537)
创新(27353)
(27092)
期刊
(111570)
经济(111570)
研究(67957)
中国(53924)
(36632)
教育(33604)
学报(33335)
管理(31905)
科学(31717)
(29932)
大学(25472)
农业(25078)
技术(23505)
学学(23410)
(22360)
金融(22360)
业经(21067)
经济研究(16324)
财经(13902)
问题(13761)
(13544)
图书(13423)
资源(12145)
(12022)
统计(11920)
技术经济(11370)
科技(10982)
(10963)
(10759)
商业(10754)
共检索到359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维忠  陈玉兰  韦振江  
内陆干旱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着既要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要使广大少数民族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双重任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只有通过与特色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增加农民生产资料占有量相结合,才能在改善恶劣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贫困农户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只有通过林业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的创新,调动项目区政府和贫困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使林业生态资产保值增值,使贫困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建敏  
中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是指年平均降水400 mm以下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青、甘、宁、陕、内蒙古和西藏7省区的绝大部分地区。这7省区的土地面积5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7.0%;1990年人口10319万人,占全国9.1%,但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1299.53亿元,只占全国7.4%。如何针对具体实际制定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日异扩大的差距,是区域开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燕顺  
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政府支持背景下的农户参与式扶贫"模式成效极为显著,其中包括甘肃省创立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本文在回顾、总结甘肃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思路、方法及实践成效基础上,探讨了实现"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性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凤荣  
青海是贫困问题突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居着汉、藏、回、蒙、土、撒拉等民族的562.67万人民,少数民族(264.34万人)人口占46.98%。消灭贫困不仅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青海特殊贫困成因,分析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今后扶贫开发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但同时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待优化。本文结合贵州省扶贫工作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扶贫开发对策建议,借以弥补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的缺陷,有力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方位覆盖贫困农户,大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强监督,凸显财政综合扶贫效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黎娟  
贫困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2000年开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逐渐在全国各地实践,并初具成效,为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对于"整村推进"的内涵与作用,各地看法不一,如何就该模式进行政策完善、提高效益、科学管理,值得关注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曦  严红  刘慧玲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西部农村的扶贫开发战略必须在冷静分析贫困治理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反贫困战略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需要、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创新扶贫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教育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推广小额信贷逐步缓解和消除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与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我国目前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金萍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意大利南方扶贫开发、韩国人力资本投资扶贫和美国福利政策扶贫,并比较了这3种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研究发现,意大利、韩国和美国在反贫困过程中都强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效果较为明显。意大利南方的工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了南方"造血"能力;韩国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美国贫困者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这对中国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斌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庆学  
贫困的实质是发展不足,反贫困的根本是加快发展。21世纪初我国进人扶贫攻坚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扶贫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华  夏建军  赵东伟  郭飞  
为了加快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早日帮助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科技扶贫模式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冀西北地区农村科技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科技宣传、扶贫示范、特色促进、培训普及"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扶贫开发新模式,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相关部门开展新一轮科技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坤英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对于建设全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辽宁实际,就财政扶贫开发新机制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责任机制、协调机制、长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财政扶贫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李宗礼  范严伟  孙伟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依据近年来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集雨利用的3种模式:分别是道路庭院集雨的人畜用水与农业补灌利用模式,坡地集雨生态林草-畜牧型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集雨利用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不强,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匹配不够,雨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生态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雨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体系、先进集雨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配套、雨水集蓄的环境效应评价制度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补偿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俊杰  
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而贫困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生存发展、技术落后的挑战,但这也为新时期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贫困地区也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天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可以基于低碳生态农业园、林业碳汇项目、低碳旅游等手段探索出一些有利于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低碳发展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